论会计诚信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3期   作者:吴丽妍 张芙蓉
[导读] 人无诚不信,国无诚不立。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诚信的重要性做了多次阐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吴丽妍    张芙蓉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宁河供电分公司   天津市    301500
         
        摘要:人无诚不信,国无诚不立。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诚信的重要性做了多次阐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强调要“推进诚信建设”,对社会诚信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指明了方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各行各业诚信的问题越来越重视。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提高意识,强化监管,建立机制,不断将新时代会计诚信建设引向深入,全力推动新时代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关键词:会计诚信;重要性
引言
        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得以健康、持续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参与者,会计这一职业也越来越重要。会计对外提供报表的使用人有投资者、政府部门、债权人等,对内提供报表的使用人有经营者,这就需要我们会计人员站在中立的位子向他们提供财务数据,不偏不移,只有我们财务人员做到诚信,提供出来的数据对他们才会有实际意义。
1会计诚信体系的必要性
        1.1有利于助推信用制度建设,化解与防范信用风险
        契约思想最初起源于法律。根据契约的表现形式,可划分为隐性契约和显性契约。与制度经济学的观点相通,正式的会计规则安排在契约签订前就已经被契约双方广泛接受,故应被视为显性契约。而会计诚信隐藏于明确的具体条款之下,是契约双方形成的一个心照不宣的约定。然而,由于显性契约具有强制性,而作为隐性契约的会计诚信只能依靠自动履行机制。同时,基于法律的视角,市场不仅建立在复杂的信用关系之上,而且以信用法律作为其运行的重要保证。会计领域存在的诚信意识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家不断完善相关的信用管理与监管制度,从而为会计诚信的自动履行提供法律保障。在契约双方发生争执与利益冲突时,降低并化解风险,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
        1.2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会计的工作,不单需要对企业提供日常数据的核算、监督、管理功能,还必须对核算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汇总上报管理者,为管理者提供更重要决策依据,以便管理者能够清楚知道企业的现状,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做好心中有数。财务提供的数据不仅要纵向对比,还要横向对比,知道同行业的情况,以便在管理中调整策略,做到知已知彼,提高竞争力。
        1.3有利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促进实现帕累托改进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会计诚信被视为一项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与正式的会计规则共同构成会计制度。同时,会计作为一种微观的管理工具,其产生的经济后果能够使存在于组织内部的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分配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若仅考虑某项经济业务是否能够按照其适用的会计处理方法达到真实公允则有章可循,此时会计执行者的决策成本将会大大降低,同时,会计制度的运行效率相应会得以提升。
2造成会计诚信问题的原因
        2.1法律不健全
        我国《会计法》就会计人员诚信问题做了明文规定,新的《会计法》规定:各个企业、单位必须根据本单位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如实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报表;同时对假账也作出了特别规定。该法要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必须依照《会计法》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使会计核算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尽管法律已经对会计诚信问题做了明确规定,但实际上,对其界定还不是非常清晰,如单位负责人对初始会计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难以确定,且法律法规对会计失信、造假的惩罚力度不够等,都是我国《会计法》目前尚存在的问题。


        2.2会计从业人员整体职业素养较低
        会计诚信要求从业人员诚实守信从而能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供保证,并且会计从业人员诚信的缺失进一步降低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所以建立职业道德体系成为当务之急。用职业道德体系来约束和规范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净化企业日常活动环境,重新塑造会计从业人员形象,从而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3利益影响
        金融企业会计诚信问题缺失严重的根本原因是利益驱使,企业通过虚假的财务信息在企业融资、投资、借贷等内容上都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并且企业的相关领导者也会通过虚假的财务报告,粉饰自己的业绩,提升自身的薪金、福利、职位等方面的待遇,从而获得更多的个人利益,虽然很多的企业也会有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是相关审计人员的介入,但是由于现阶段审计行业处于低迷的买方市场,很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人员是按着一定比例分成的关系,因此,很多时候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审计报告的质量有待考量。
3如何进行企业会计的诚信建设
        3.1加强企业诚信管理
        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导致违反道德的行为发生,在企业的实际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财务部门的管制加强对会计做账行为的监督,不给腐败问题提供条件,减少会计道德缺失带来的不良影响。对于已发现的违法道德的会计行为,应当做到赏罚分明,制定相应的惩罚制度,大部分企业并未制定惩罚制度导致当违反道德行为发生时,没有相应的程序与措施进行处理导致会计从业人员的意识并未提高,一个完善的惩罚体系从一定意义上能提高从业人员的意识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给整个行业带来较好的影响。
        3.2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是防范会计诚信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只有会计人员素质提高了,才能防范或者杜绝诚信问题的发生。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会计人员办理事务时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培养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需要的是高校、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学校的第一课,学生就应该学习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让道德思想在脑海里根深蒂固;进入企业后,企业应不断加强会计人员思想道德的培训;整个社会也应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从根本上杜绝会计人员的错误思想
        3.3完善会计体系,建立健全相关的会计规制
        在完善会计体系,建立健全相关会计规制的过程中必须完善会计制度,深化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可以建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审计部门有一定的独立性,不隶属于董事会和监事会,从而有效地对收入、费用、支出、考核、人事等内容进行审核,提升对金融企业会计的有效监督和管理。
        3.4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当今社会,社会监督是外界监督的一种重要监督方式,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是监督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逐步趋于成熟的今天,应该充分发挥好大众媒体的作用,对先进道德榜样进行表彰,对严重失信人员公开批评,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风向标。
结束语
        总之,诚信是会计人员立身处世之本,是国有企业生存发展之基。社会需要诚信,建设诚信,共铸诚信,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国有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会计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制定科学的会计诚信建设规划,建立内部会计诚信监督管理机制,积极培养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职业诚信品质,保障企业会计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科学性,从而在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情况下,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凝聚更多的活力源泉。
参考文献
[1]谭善华.新形势下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12):294-295.
[2]李赛群.浅析会计诚信问题[J].时代经贸,2018(34):37-38.
[3]蔡玉娟.会计诚信的经济学思考[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12):24.
[4]李国强.会计诚信的探讨和守信的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21):53+55.
[5]孙关荣.新时代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4(04):78-8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