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 叶鹏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叶鹏
[导读] 摘要:给排水系统中,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施工环节,给排水系统的正常使用关系着施工的质量。
        身份证号码:64030219900519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1
        摘要:给排水系统中,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施工环节,给排水系统的正常使用关系着施工的质量。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给排水管理施工不仅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中按照规定开展施工,确保给排水系统的安装质量,以下是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
        引言
        城市给排水系统应备完整性、安全性及循环性,给排水管道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相关部门和施工企业应对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加强研究和控制,确保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的同时,使水资源循环得以实现,确保城市生活的安全健康。
        1道路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
        1.1测量放线技术
        根据设计图纸和设计方案,对给排水管道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测量放线,在测量放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挖掘沟槽时要对整个施工团队进行测量放线技术的相关培训,保障施工团队中的每一个施工人员能够高度关注测量放线的准确性,为了确保通过测量放线技术,提高测量放线的准确度,施工团队中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应该了解测量放线技术所应该注意的问题。同时,施工团队中的管理人员还要指派相对较为专业的测量部门,对沟槽的位置定位及其测量的结果进行检测和监督,确保能够合理地进行测量放线技术的应用。同时为了确保左侧梁的沟槽内的每一个桩的施工都能够满足后期的施工要求,还需要对不同桩点的位置进行检查,确保桩和桩之间的距离,能够满足设计方案要求。其中在放线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在管道的中间位置进行放线,为了能够一直保持在中间的位置上,需要每隔20cm左右就对位置进行校准,这样可以看出发现的位置和中间位置是否出现了偏差,从而确保测量放线的准确性得到有效的提高。除了使测量放线技术应用后,提高相应的准确性以外,还应该明确测量放线的具体步骤,从而使后期在测量放线技术的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加顺利地完成测量放线的施工,并且保证所挖掘的沟槽以及桩的位置能够和事先设计方案更加吻合。
        1.2开挖沟槽
        沟槽的开挖,主要是提升给排水管道的稳定性,为给排水管道施工提供一个稳定的施工平台。在开挖沟槽的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了解道路四周环境,避免沟槽开挖施工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结合施工区域地下水位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不断优化给排水管道施工流程。此外,在沟槽开挖过程之中,要合理选择开挖技术,密切监测地下水,避免沟槽出现大面积渗漏,进一步提高管道沟槽稳定性与安全性。沟槽开挖采用机械施工方法较多,可以提升沟槽施工强度,给排水管道沟槽开挖施工结束后,还要进行加固处理,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1.3管道施工
        如果混凝土管径小于300mm,可以采取人工下管方式,若管径超过600mm,则需要采取吊机下管方式。采取人工下管施工方式,地面施工人员将管材有序传给沟槽底部施工人员。若开挖沟槽的深度超过3m,施工人员需要使用非金属绳索,将管身两端系住,避免出现串心吊装现象。如果采取混合开槽或者支撑开槽方式,受支撑的影响,需要自槽一端,进行有序的下管,在槽底部位,将管槽运送到安装部位,有序安装,下管过程中,确保管道位置正确,并合理控制管道的中线与标高。
        与混凝土管材不同,若采用HDPE波纹管,当开槽深度小于3m,采取人工抬管施工方式,槽深超过3m,采取人工压绳施工方法,严禁使用金属绳索将管道两端勾住。管道中存在向上放标志,施工人员要按照施工标志,有序摆放管子。在下管之前,施工人员要结合管材与管件质量标准要求,逐节检测,一旦发现不合格的管道,严格禁止下放。在施工前,要将基面杂物彻底清理干净,测量人员进行精确放样,确保管道标高满足设计要求。基坑内部的支撑,要随着管道的下放逐渐拆除,采取相间拆除方式,有效提高基坑壁稳定性。
        1.4回填施工
        道路给排水管道铺设完毕后,需要及时回填,沟槽回填中砂与粗砂到管顶以上500mm,管顶500mm以上,需要回填素土,回填密实度满足设计要求。塑料管道回填自管底基础到管顶以上500mm范围之内,需要采取人工回填方法,禁止采用机械推土回填方法。如果是HDPE波纹管,验收结束后,及时回填施工,回填到管底基础到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采取人工回填方式,回填过程中,管道两侧要均匀、对称回填,避免管道与构筑物产生较大位移,若条件允许,可采取对挤限位方案。管道沟槽回填可以采取分层回填方式,每层回填高度不宜超过200mm,管顶500mm以上位置,可以采取机械回填方式。


        1.5管道压力及渗水的测验技术
        由于管道安装完成后主要应用于给排水工程,所以管道中传输的物质一般为液体,因此,必须要对管道所能承受的压力,以及管道是否出现了渗水现象进行相应的检测,在对管道的压力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由于管道的长度相对较长,所以必须使用分段式的检测方法,这种检测方法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并且确保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可以更加便捷,在分段的过程中要根据管道的具体长度,按照相关设计方案和测量方案将其分为几段,并且根据每一段的水压进行计算,从而精准的计算出管道所能承受的具体压力。同时分段后的每段的长度,还要根据在管道安装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以及沟槽的位置和结构进行确定,在试压的阶段,确保每一个分段的长度都要大于1km。在渗水试验的过程中,要确保能够对管道中的每一个位置都进行渗水试验,防止管道中某处出现渗水现象,而影响整个管道的压力和管道的流通性。
        2给排水管道施工中主要问题
        2.1设计缺陷
        设计缺陷主要体现在技术方面和工艺方面,例如预埋深度不够、污水提高泵设计出现问题等,最终导致在排水系统的设计方面存在重要缺陷,增加了水质污染的可能性与程度,也是未来给排水系统需重点改善的问题。特别是對于已经建设落成的老旧城区,城市功能已经趋于完善饱和,原有的建设条件基本成型,如果要进行额外设计,开发新的城市建设空间,在设计难度上也相对较大。
        2.2监督力度不够
        为了确保给排水管道的安装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必须加强对给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但是现阶段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虽然设立了专门的施工监督部门,但是在实际的监控过程中,很多监督工作人员没有按照施工的监督制度,对每一道工序进行监督,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缺少了某一个施工环节,从而影响给排水管道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除了监督力度不够的问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所使用的施工规范也不够标准,既缺乏详细的施工要求,又没有严谨的监督力度,将会导致整个施工流程出现质量问题。
        3给排水工程管道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
        3.1提高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是工程的主体,在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给排水工程的质量与效果,企业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企业要开展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培训,或者多媒体远程培训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此外,施工人员也要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不断地自我提升,在空闲时间多多学习,多多感悟,向优秀的企业学习先进的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推陈出新。其次,还可以招聘相关的优秀人才,开展培训,培养一批有质量、优秀的人才,加大施工队伍的建设。
        3.2加强渗漏防范
        渗漏是给排水中的常见问题,在设计中应加强渗漏防范。对由于管道基础质量问题产生的渗漏现象,应按设计要求对地基进行科学施工,根据现场的地质、自然条件等合理设计给排水管道,选择适合特点的管材,恰当设计管道接头处的处理,规避因管道接头处处理不当而引发的渗漏问题。
        3.3优化给水系统的设计,提高节水意识
        给水系统的设计是关系到特别是居民用水和节水的关键,设计规划要从发展的角度考虑,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放眼未来,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出发点,使给水系统发挥出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多种方式,加大节水宣传,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深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其中给排水管道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同时城市给排水能力也直接反映了政府管理职能水平,体现政府形象,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应对给排水管道施工的技术水平提高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韩新朋.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管理研究[J].居舍,2019(04):142.
        [2]徐山嵘.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03):116.
        [3]李根元.浅析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预防和控制[J].山西建筑,2019,45(04):133-134.
        [4]查广民.浅谈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01):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