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薇 张婷婷 王阿鹏
石家庄海山实业发展总公司
摘要:针对双余度配平电动机构极性反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电动机构;角位移传感器;波形
Keyword: electric mechanism;Angular displacement sensor;wave form
1 故障现象
A、C通道极性反。
2 故障分析
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导致“双余度配平电动机构A、C通道极性反”故障的原因见图1故障树。
导致双余度配平电动机构A、C通道极性反的原因为角位移传感器调整的位置与基准输入电压差了一个相位。
图1 故障树
三、机理分析
3.1 双余度配平电动机构功用
用于改变驾驶杆零杆力的位置来实现俯仰配平,有手动配平和自动配平两种方式。
3.2 断路器基本原理
在手动配平状态时,通过驾驶杆上的五位开关接通电机,运动经减速器使输出摇臂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从而卸除载荷机构的拉力(或压力),当驾驶杆力为零时,通过五位开关切断电机,保持配平状态。
在自动配平状态,飞控计算机接受电动机构RVDT的输出信号,飞控计算机计算上、下配平离散指令并发送给CBTI,驱动马达运动,直到达到配平状态。
3.3故障原因分析
该故障现象中的正负电压为飞控计算机解算后的直流测量点的电压值,系统检测的极性检查是检查双余度配平电动机构向后配平时输入和输出为同相位,向前配平时输入输出为反相位。其中是以输入电压为基准判断向向后配平应为同相位和向前配平应为反相位。目前产品试验时只对RVDT1、RVDT2两个通道进行波形对比,而没有与输入电压(基准)进行对比,导致系统调试时两个通道极性同时反。
角位移传感器是通过调整传感器输出轴的角度改变输出的电压值。根据实际测量角位移传感器可分为四个输出相位(以输入电压为基准)。在每个相位区间内都可以通过调整角位移传感器找到满足零位和极限电压的位置。若在正的相位区间(即同相位)调整合格后极性检查为正,若在负的相位区间(即反相位)调整合格后极性检查为负。
该故障件调整角位移传感器时在负的相位区间内调整的零位,与基准输入电压差一个相位90°,虽然能满足DG-101双余度配平电动机构的性能要求,但不能满足系统调试中极性的检查要求,因此该故障件向后配平的极性检查为反相位负值,应为同相位正值。
四、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导致双余度配平电动机构A、C通道极性反的原因为角位移传感器调整的位置与基准输入电压差了一个相位。
五、改进措施
5.1增加角位移传感器故检项目
1.增加故检时角位移传感器安装位置的检查进行标记。
2.增加故检时角位移传感器调整旋钮凹槽相对位置进行标记。
5.2增加极性检查项目
根据系统调试的技术要求模拟系统调试中极性检查的方法,增加用示波器检查双余度配平电动机构的极性检查方法:
1.通过对设备内部输入及输出RVDT1、RVDT2的测量出“H”“L”端。
2.将示波器的两个通道分别接输入的激磁电压接口端和输出RVDT1端,(检测钩接“H”端,夹子接“L”端)检查顺时针极限位置的波形及逆时针极限位置的波形。
作者简介:
丁薇,工程师,主要从事航空电气修理技术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