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田梦 2.李翼
身份证:61032119920313****
身份证:61011319920222****
摘要:混凝土结构具备安全性、稳固性和防火性等优点,所以其在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之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可是在施工的过程中,最能影响整个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原因就是混凝土裂缝。混凝土裂缝不但会缩短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寿命,还会危害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为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耐久性,在施工阶段中相关人员一定要增强混凝土裂缝的防治,确保稳定的运行水利水电工程。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
引言:混凝土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是最普遍的应用,用量最多的一种混合材料。尽管较高的使用率,然而混凝土较差的均匀性,较大的离散性,在压应力的作用下混凝土的破坏程度相对小,然而在拉应力作用下,混凝土会发生裂缝情况,这是一直困扰着工程技术人员的难题。所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更加重视混凝土的裂缝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充分的了解与认识混凝土发生裂缝的情况,然后拟定相关的质量措施,有效的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1、水利工程混凝土出现裂缝原因分析
1.1收缩裂缝
这种裂缝关键是因为没有养护混凝土,混凝土散热不好,太过的硬化速度,然后大幅度收缩。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常见的问题就是体积收缩的问题。其根本因素在于混凝土收缩的时候,因为内外部出现温度差,造成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收缩应力大于外部的收缩应力,然后出现了收缩裂缝。另外,混凝土用水量相对大的时候,也会持续收缩裂缝,出现混凝土配比问题时会影响混凝土制作质量,然后产生收缩裂缝。
1.2温差裂缝
水泥开始凝固的时候,会出现很多的水热与化热,这造成提高了水泥的内部温度,导致表面的拉应力,在凝固后期内部降低了温度,因为受到已凝固水泥与基础的限制,又会在内部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达到水泥的抗裂极限的时候,就会导致裂缝。
1.3主观原因
第一就是设计的问题,对水利水电工程相对而言混凝土荷载更大,也密切的关系到水文环境,当设计不合理。第二是工人施工技术不专业,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没有充分振捣或者过振,拆除混凝土模板后,没有进行养护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
2、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2.1提前勘察地形地质
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以前,需要具体的勘察这地区的地形地质,对这地段的施工条件进行合理、精确的评估,在实际考察以后,这施工范围的地质特定要使用先进的技术方法进行评测,便于事先掌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也许会出现的地质地形问题,做好地质因素导致出现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工作。同时,要拟定混凝土裂缝应急处理方案,防止因为地质因素导致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就算是发生了混凝土裂缝问题,也能够及时使用合理的对策来解决,然后保证成功实施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
2.2严格控制水利工程中使用的原材料的质量
在采购的过程中,全部的采购人员必须要根据设计要求实施选购,选购完以后要实施检测全部的原材料,达到施工规范以后才可以应用。采购人员与施工人员要重视材料,不可以从中得取利益。在采购水泥的过程中,水泥的干缩性需要我们重视。选择骨料的过程中,要尽量选择完善骨料的颗粒级配,降低水泥间出现的孔隙,能够选取5~16mm的碎石或者是10~25mm的碎石。
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过程中,混凝土组分的比重要进行严格的控制,降低水泥的应用,混凝土的强度与硬度要通过增加定量一级粉煤灰的形式来增加,这样来改善整个水利工程的抗腐蚀性,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几率。
2.3做好施工设计,规范施工流程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时候,要根据施工要求和标准实施设计混凝土施工,在这基础上产生合理的混泥土施工程序,这样其可以根据规定成功施工。上述设计的时候,人员要掌握好混凝土施工每一个重点,要重点关注容易出现裂缝的范围与位置,设计相关的控制方法实施预防与处理其裂缝,从基本上降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出现混凝土裂缝的可能性。除此以外,混凝土配筋加固设计还要做好,根据工程情况实施设计施工工艺,确定配筋加固时的每一项操作规程,有效的降低配筋对混凝土拉应力的影响,降低配筋加固过程中也许会出现的混凝土结构问题。
2.4优化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
在实施试拌混凝土的时候,尽可能的降低水泥的用量,并相应的添加以一级粉煤灰,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合理的控制好水胶比,另外粗骨料应用二级配的方式。掺入适量的粉煤灰能够合理的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在一定范围内有效的控制好温升,然后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具备合理提高抗侵蚀的作用。把一些斜筋合理的布置在孔洞四周和转角处等经常出现裂缝的位置,让钢筋替代混凝土的承担拉应力,然后在合理的范围内控制好混凝土裂缝的发展。为了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在设计汇总还要运用中低强度的水泥,同时加以应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就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而言,其要尽量取较小值,由于保护层越大的厚度越容易出现裂缝。
2.5确保混凝土受力科学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中,需要根据实际工程状况,严格管理施工过程和工程现场。混凝土构件在吊装、运输的时候,每一项保护工作都要全面的落实好,防止发生振动、破坏状况,也要合理的选择吊点与支撑点,防止出现误差,从基础上避免混凝土裂缝的问题。除此以外,浇筑混凝土阶段的技术水平和管理问题,会严重的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因此在实施浇筑的时候,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的根据工艺程序来实施操作。
2.6选择施工工艺
在拌制混凝土的时候,能够加入冰水,也能预冷骨料。风冷法、水冷法以及汽化冷却法等是常用的方法,要实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度,然后降低入仓温度。在完成浇筑后,要压实与抹平混凝土表面,对避免出现裂缝有帮助。在浇筑的时候,能进行分层浇筑、分区浇筑方法,振捣形式为流水振捣,确保浇筑层的紧密性。除此以外,合理的控制好浇筑时间,通常春、秋季能多浇,在天气相对热的时候,不建议浇筑,防止发生裂缝问题。
2.7施工温度控制
混凝土施工中水泥水化热是温度升高的因素,施工单位能够依据混凝土结构的功能要求,有效的降低水泥的应用,或者使用低水化热的水泥,降低拌合混凝土阶段中出现的热量。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合理的选择施工时间与浇筑形式,一般选取上午7点到10点或者下午3点到6点,实施拌合与浇筑混凝土施工,防止高温作业加大了混凝土结构的温差。在浇筑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使用分层浇筑施工方案,改善混泥土的散热效果。假如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应用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内部施工单位需要设置冷却水管,缩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让混凝土内部应力降低,防止出现温度裂缝。
2.8施工管理
对施工过程增强管理,能够确保有效的减少混凝土的裂缝。第一,要保证合理的应用施工技术,根据要求展开施工。第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能够跟相关的规范相符。完成每一道工序后要实施检验。总之,在水利水电施工的时候,要树立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尽管混凝土结构不限于一种裂缝,但还是需要做好材料的选择,并对混凝土结构增强养护。严格根据要求实施配比材料,根据工序的完成状况对其实施检验,这样就可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结语
总的来说,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发生缝隙的原因有非常多,这也就会让其牢固性和安全性严重的降低,因此施工人员要重视混凝土的裂缝,并使用相关的控制方法,以此同时还需要以预防为主,增强对施工的管理,有效的确保混凝土的结构安全,唯有如此中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才会越来越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莫智明.刍议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J].建材与装饰,2017(24):27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