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纪河1 樊磊*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郑州 450046
摘 要:高新技术发展如日中天的当代,在许多人都还不知道纳米是什么的时候它已悄然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人们吸取环境污染的教训,在纳米发展的同时关注其给社会带来的伦理问题。探讨了纳米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安全问题,最后提出针对引发伦理问题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纳米技术;环境污染;伦理问题;治理对策
Ethical issues and research on Nanotechnology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many people still don't know what nanometer is when it has quietly entered our life. People draw lessons from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ethical problems brought by nanometer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afety problems brought by the development of nanotechnology,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ethical problems.
Key words: nano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thical issues; countermeasures
0引言
纳米技术作为一项高新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得到了很多国家的重视。许多政府和企业纷纷对纳米技术加大了投资的力度,对其在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与此同时,人们也关注纳米技术的负面效应。某些纳米颗粒会危害动物的健康[1],也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排放到环境中的纳米废物也可能给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安全不仅是一个科学概念,而且是伦理学考量的基本因素[2]。本文从责任伦理出发,对纳米技术的发展进行反思,更好地应对纳米技术在未来发展中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威胁,对降低纳米技术在发展中可能产生的风险,促进纳米技术安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纳米技术伦理问题
由于纳米粒子的“无孔不入”,在研发、生产、储存、运输以及后处理过程中可能进入人体和环境[3],给人的健康和生态带来危害,因此有关纳米粒子的毒性研究、危害和风险的识别、工作场地的选择和风险控制、工人对风险的知情问题,以及工人健康的医学保障等一开始就成为纳米伦理关注的话题。根据美国国家[4]纳米技术行动计划,纳米技术的社会和伦理问题主要包括三个问题,其中一个便是纳米技术的环境、健康和安全议题。纳米技术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毒性及风险,主要包括纳米微粒的危害和暴露风险的两个焦点。
2009年北京朝阳医院[5]对一起职业中毒死亡事故进行调查,发现死去的两名女工肺部及肺盥洗液中均检出了30nm尺寸的颗粒物,课题组认为女工的死亡与纳米颗粒有关。
工人是在原材料生产场地长时间接触高浓度纳米材料的人群,在生产场地的呼吸与皮肤接触都使他们暴露在可能的危险中。紧接着在加工的过程中,工人们也可能以同样的方式接触到纳米材料,并且无论是原材料生产还是产品加工生产,工厂都有可能将生产的废气、废料排入环境中。最后消费者通过使用纳米材料化妆品和体育用品进行皮肤接触,使用过后的产品也会随生活垃圾进入环境。上述的风险只有在纳米颗粒具有毒性并且有暴露发生时才会存在。那么,纳米微粒是否存在毒性?尽管关于工程纳米材料的人体健康以及环境风险的研究正在进行,但是纳米材料的毒性是极其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6,7]。
笔者认为,人类健康和环境问题是纳米伦理学中最关键的问题,纳米科技的安全由于其材料本身毒性风险的不确定性,给参与其中的人员埋下了一块定时炸弹。科学家应在国家安全前提下及时将纳米的毒性研究公之于众,并致力于纳米毒性的检测。 在研究过程中采取必要安全措施,保证自身安全,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亦是如此,否则可能会对人员与环境造成无法挽救的伤害。
2 总结
毫无疑问,纳米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引发的伦理争议问题都是无法回避的[8]。针对这些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学习先进国家的治理经验,积极促进公民参与,提高政府监管能力,加强高科技企业社会伦理责任和加强科技工作者的道德伦理建设,利用道德约束和法律惩治的双重手段,使纳米技术的消极影响最小化,促进纳米技术发挥积极影响,引导纳米技术 “向善” 发展,从而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和人们生活的改善。
参考文献
[1]DELGADO - RAMOS G C. Nanotechnology in Mexico: global trends and national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and regulatory issues [J]. Technology in Society, 2014, 37: 4 - 15.
[2]MCGINN R. Ethical responsibilities of nanotechnology researchers: ashort guide [J]. Nanoethics, 2010, 4(1):1 - 12.
[3]JUSTO - HANANI R, DAYAN T. European risk governance of nanotechnology: explaining the emerging regulatory policy [J]. Research Policy, 2015, 44( 8): 1527 - 1536.
[4]CONTI J, SATTERFIELD T, HARTHORN B H. Vulnerability and social justice as factors in emergent U. S. nanotechnology risk perceptions [J]. Risk Analysis, 2011, 31(11): 1734 - 1748.
[5]耿雯倩, 江一峰. 纳米技术在医疗应用中的伦理问题研究 [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 30(5): 553 - 555.
[6]Clark K, Tongeren M V, Christense F Met al. Limitations and information needs for engineered nanomaterial-specific exposure estimation and scenarios: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ed reporting practices [J]. 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 2012, 14: 970.
[7]龚超. 纳米技术不确定性的哲学反思 [D].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2016.
[8]McCarthy E, Kelty C. Responsibility and nanotechnology [J].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2010, 40(3): 405 -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