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宁
徐工技师学院 221100
摘要:在现代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引领与带动之下,社会对于焊接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当然对于焊接人才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对于技师学院焊接加工专业教学而言,如何才能够提升人才培养成效,进而为社会培养与输送大批优质人才,成为了日常教学及教学改革过程当中的重要课题。对此,本文在结合当前焊接技能人才培养过程当中现实问题的基础之上,指出焊接技能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着眼于有效培养机制的研究。希望能够基于本文的分析与探索,能够为今后教学及焊接节能人才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技师学院;焊接教学;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建议
一、当前焊接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我校高度关注焊接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教学条件日渐良好,师资水平大幅提升,教学成效较为突出,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与输送了大批焊接技能人才。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的同时,也需要以分析和解决问题为突破口,以寻求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成效的改进与提升。
(一)缺少有针对性的、专业性较强的教材
当前,可用于技师学院焊接技能人才培养的教材种类与版本众多,然而量大却参差不齐,尤其是缺少有针对性、专业性较强的教材。一些出版社受经济利益的影响,为抢占市场先机与份额,推出了各种各样式版本的教材,但是将其应用于技师学院焊接人才培养当中来看,却存在针对性与专业性较弱的明显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编写人员缺乏充足的实践经验,所编写出来的教材大多重理论而轻实践,缺乏实践可实施性,实用性也较为不足。
(二)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教学队伍的教学能力受限,师资队伍建设不足,无法适应新时期焊接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焊接技能教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实践性要求,极度依赖与考验着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为切实提升学生的焊接技能,要以扎实其理论知识基础为前提,以不断提升其理实结合与转化能力为途径,在教学当中不断强化其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而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学能力,尤其是在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掌握熟练的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然而,结合目前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而言,并不能够达到预期,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三)焊接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有待完善
现阶段,虽然国家比较注重焊接技能人才的培养,社会对于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较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之中,但是就总体而言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健全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焊接技能人才培养变得孤军奋战无所依靠。具体来讲,焊接技能人才培养缺乏相应的对接单位,同时由于财务方面的原因,一些专项培训经费不能够及时到位,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焊接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不健全、不完善,不仅影响当前的焊接技能人才培养实效及学生实践技能水平的提升,更不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素养的提升及最终就业成果的实现。
二、进一步完善中职焊接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学生的职业目标,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焊接人才
焊接技能人才的培养,不应只以完成学业学习与应试达标为目标,相对应来讲要树立更高阶的目标,以进一步丰富与提升焊接技能人才培养内涵的同时,切实提升人才培养成效。其中,尤其要进一步明确学生的职业目标,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焊接人才。
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明确自身的职业目标,在教授知识的过程当中,还应着重于培养与树立学生的自豪感,让学生重新树立的专业学习及今后岗位工作的正确认知,焊接并不是一个传统认知下的脏累苦工作,而是一个凝聚智慧与勤劳的伟大事业。另外,由于焊接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不仅要技术过硬,还要保持充分的耐心与足够的细心。对此,我们还要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向学生们贯彻严谨认真、敢于创新的观念,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新时代焊接人才。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焊接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
伴随着新时期焊接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焊接教学的高层次要求,技师学院焊接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素养也应该获得相应的提升,这同样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教学成效得以提升的一个基础和关键。对此,首先要对教师开展定期的专业培训,尤其是要能够让教师到企业当中去,学习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与技能,以不断提升自身焊接技术的同时,促进自身教学观念及模式的改进;其次,可以定期举办教师焊接技能大赛,鼓励或要求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对其进行评分评价,以此来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素养的发展;最后,要具备开展一体化教学的能力,为此学校要保证实训基地的相关设备和实际工作一致,确保设备的实用性和先进性能够满足教师及学生们操作的需求,而教师则需要制定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的规范,带领学生们在操作的过程当中,感知实际工作氛围的同时,增进实践操作的能力。
(三)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开展模块化教学的模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和载体。为切实提升焊接技能人才培养实效,就必须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其中,可以开展模块化教学模式,即将教学内容合理划分为多个模块,逐一教学、逐个击破,这样可以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具体来讲,模块化教学模式的一个关键在于模块化设置,在设置具体模块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结合多角度、多目标来进行。比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学习难点来划分模块,也可以根据理论内容与实训知识结合起来一起嵌入到教学模块当中来等等。以埋弧自动焊模块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初步学习课本理论知识,进而结合多媒体教学来播放展示工厂生产过程当中的相关焊接视频,教师就关键步骤及操作规范加以重点解答,在学生形成一个初步的理解与认知之后,进行实践操作
(四)完善焊接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拓展校企对接渠道
要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对接,以此来进一步完善焊接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同时,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更为优良且真实的学习实践环境。其中,尤其对于企业而言,可以在和学校开展合作的基础上,选拔合适的人才,做好人才储备。在具体的企业实训过程当中,企业可以将作业中用过的材料或者是剩下的一些边角料供学生们练习使用,同时安排一些经验较为丰富的师傅在一旁指导,保证操作规范及安全的同时,当学生们在焊接作业中出现问题或有疑问的时候,就可以及时发问,解决疑惑等等。
三、结语
技师学院焊接技能人才培养,要着眼于技术培养的同时,还应以专业型、技能型、素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此来不断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于焊接技能人才高层次需求,同时为学生毕业后岗位竞争力、胜任力的形成与提升,以及最终的顺利就业等等提供一个有利的保障。当然,对于技师学院而言,为实现焊接技能人才的培养,就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实训教学方面,教师们在设计实践教学项目时,要根据学生自身的需求和能力,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从而增强教学的灵活性,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以后工作岗位的需求,增强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樊巧芳.焊接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现状分析[J].科技视界.2015(01):234-235
[2]石南辉;杨德云;吴奔;郝亮.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实用型焊接人才[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6(02):62-65
[3]周建新;庞旭明;刘淑延.以创新型焊接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育探索和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03):17-19
[4]殷园淋.如何提高焊接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J].河北农机.2016(09):25-26
[5]任艳艳;张怡青;邓小君;李晓东.基于“三服务”的焊接专业动态化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05):246-247
[6]刘晓辉;卢相昆.基于“供需对接、育训结合”的焊接加工专业紧缺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20(03):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