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以绍兴市L幼儿园为例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4期   作者:方倩颖
[导读] 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是提升幼儿乡土文化观念的有效途径之一,也为培养幼儿乡土文化情意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方倩颖
        绍兴市柯桥区六一幼儿园 浙江 绍兴 312030
        摘要: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是提升幼儿乡土文化观念的有效途径之一,也为培养幼儿乡土文化情意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前期调查,研究者发现L幼儿园在实施乡土文化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条件,但也呈现出很多问题与弊端。本文通过进一步访谈与深入调查,了解教师(及部分家长)对乡土文化教育的态度、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如何更合理地开展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提供思路。
关键词:乡土文化教育;问题;建议
绍兴市L幼儿园不论是场地资源还是已有课程架构,都为乡土文化教育行动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而从现状来看亦存在诸多问题。因此,研究者通过深入访谈,透过教育者的视角,归纳出了现阶段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思考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现阶段乡土文化教育实施存在的问题
1.教育者对乡土文化知识的了解较初浅,不够全面深入
对于“什么是乡土文化”,教师与家长都能够给出较为准确的解释,能够认识到乡土文化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种类丰富,具有地域性、传承性、本土性、融合性等特征。说明“乡土文化”这一概念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但对于绍兴乡土文化的具体内容的认知,大多源于自身的生活经历,还停留在初浅的层面。对绍兴乡土文化内容的了解不够全面深入,她们提到的乡土资源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的归类。
2.认同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很少付诸实践
教师普遍都认识到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价值,并且能够以幼儿为主体,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乡土文化教育表示认同。但是当问及是否有乡土文化教育的经历时,教师都表示,除非幼儿园统一安排,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地去实施乡土文化教育。可见,虽然教师能够意识到乡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但是缺乏实际行动。
3.乡土文化资源开发意识薄弱,且能力有限
要真正发挥乡土文化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必须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己在开展乡土文化教育时有困难,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第一,认为自己缺乏关于乡土文化的基本知识。第二,开展此类活动的经验不足,在组织能力和激发幼儿兴趣上需加强。第三,比较耗费时间,也怕麻烦。第四,一个人能力有限,需要借助集体的力量。客观方面主要指人力物力方面的支持不够导致乡土文化教育在幼儿园内无法正常开展。
4.注重形式多于内容,忽视教育性
很多幼儿园也尝试开展过乡土文化教育,但是未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系统性地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因此尝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内容比较单一,除了传统节日主题,其他乡土文化内容很少出现在教学主题中。教师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往往注重形式多于内容,热闹的游戏场面背后真正蕴含的教育性值得商榷。
二、导致乡土文化教育问题的原因剖析
    1.教育者对乡土文化的了解渠道比较单一
就目前对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教师、家长对乡土文化的内容了解得不够全面,究其原因发现了解的渠道相对单一。在访谈中研究者提问“通过什么途径去了解绍兴传统文化知识”,受访者的回答有“幼年时期的经历、长辈间口耳相传、参观古建筑及景点、电视等传播媒介”这四种渠道。大部分教师和家长对乡土文化知识的习得都来自生活经验,正是因为渠道单一,导致教师、家长对乡土文化的认知不够全面,甚至出现偏差。

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多渠道了解乡土文化知识,才能为乡土文化教育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2.教师缺乏乡土文化教育的相关培训
教师作为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主体,如果其关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与能力不足,则会致使生活中的乡土文化资源无法进入她们的视野,更不会将乡土文化融入教学活动。现阶段幼儿园开展的培训越来越多,但是大部分培训都是针对教师入职培训、教学活动观摩、教科研能力提升,或是关于某个主题举行的研讨会,普通一线教师参与培训的内容涉及乡土文化教育很缺乏。因此要推进乡土文化教育的进程,必须通过培训的方式帮助教师掌握丰富的、准确的乡土文化知识及乡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
3.对乡土文化教育的积极性有待提升
虽然有着许多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但教师主观上对乡土文化教育的积极性也有待提高。许多教师在观念层面上对于“要不要实施乡土文化教育”也都持肯定的态度。但是教师只谈及乡土文化教育对幼儿发展、文化传承的意义,并未看到其对教师专业成长、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益处,因此在行动层面处于被动的态势。因为缺乏信心、畏惧困难等原因,对实施乡土文化教育的积极性低下。
4.没有充分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
家庭与社区资源是幼儿园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力保障,教师是否重视家庭和社区资源,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幼儿园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现状。很多幼儿园在乡土文化教育方面与家庭、社区的联系不够密切,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号召家长为幼儿园课程开发出谋划策,唤醒家长们的主人翁意识。
三、推进乡土文化教育的思路与策略
1.有序组织系统化的乡土教育
幼儿园可以按照传统农历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的时序,结合地方传统美食、节日活动,构建有韵律节奏的乡土文化教育。例如春季开园时,家长与幼儿一起动手设计制作元宵花灯,装饰教学楼。清明节时,让孩子们捣绵菜,动手做清明饼。端午节,学唱《龙舟竞渡》的歌曲,学习敲鼓打锣等民间乐器,用五色线编织彩蛋袋子、粽子状的香囊。除了讲解传统节日的来历故事,还可以教一些应时的古代诗词或者方言童谣、民歌。
2.在日常教学方案中充分体现地方风土人情特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日常的教学设计要体现地域特色文化。比如给孩子们讲解江南水乡古村落建筑、家具、瓷器、瓯绣、染布,以及蓝色印花布中出现的传统戏剧纹饰,让孩子们再开展艺术创作。让孩子们观察发现周围环境中美的事物、询问地名来历及变迁,分享叙述回老家、爷爷家、外婆家等的所见所闻、各地的风情习俗。
3.营造有乡土风味的园区环境
在建筑外观、室内装饰、家具、用具、绿化等各环节都要重视营造地方特色、乡土风味的环境:设立乡土民俗馆,摆放民俗物件如石磨、捣臼、扇稻谷的风车、纺织布机、斗笠、蓑衣等等,粘贴悬挂本地剪纸、绣花、风景摄影、诗歌书画,摆放一些民间乐器、工艺美术品。可以编辑整理乡土教材资源书刊,老师们人手一册。安排春播、夏播、秋播,种植本地主要农作物,同时做好植物观察记录。
4.尊重外来人口和少数民族,正确客观对待外来文化
文化大融合、多元文化是势不可挡的主流,孩子们需要广博且包含整个世界的教学题材。文化的多样性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提供富有创造力的原动力,只有在和谐共生、比较竞争中,才会更好地发现乡土文化的魅力。
乡土教育从娃娃抓起,必须是一种包含自然性、趣味性、知识性、情感性、实用性的教育模式,除了培养乡土意识之外,生活教育、人格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也潜移默化地渗透其中。
参考文献:
[1] 玛利亚·蒙台梭利. 有吸引力的心灵.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 裴娣娜. 教育创新视野下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的思考 中国教育学刊,2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