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策略刍议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4期   作者:杨芬兰
[导读] 语文课程是一门思想性较强的学科,是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杨芬兰
        甘肃省 张掖市甘州区梁家墩镇中心学校  甘肃张掖734000
        摘要:语文课程是一门思想性较强的学科,是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它学科相比,在进行德育教育方面具有许多无可替代的优势。小学时代是同学们德育培养的重要启蒙阶段。德育教学不但要求有教育德育的课程,还要求别的相关学科老师们融合课程特征,体会德育的真谛,把德育的教育形式完美的与本科教育学科相互融合,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让他们变成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教学策略;全面发展
小学的德育教育,并不光是思想品德学科老师的责任,还要求别的学科老师的关注和共同参与。小学时期是孩子们开始产生并且逐步形成三观的关键时期,所以德育教育是各学科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承担着培养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教学任务。相比其他的学科,有着其特有的德育教育功能。实际上,每个从事教育相关的工作者都肩负着保护下一代茁壮成长的重要责任。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现状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德育教学不够重视
德育教育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语文教师还是认为德育教育是品德课和班主任的工作,再加上部分语文教师教学理念存在偏差,认为把德育教学安排在正常的教育之中,会大量占用专业课程的时间,耽误学生们基础知识的学习时间,故而极少有愿意将时间分出来用于德育教学,备课时也不能把德育教育的内容充分考虑进去,从而忽视了小学生的品德与情感问题,这样在教学中就会出现重知识传授轻德育教育的情况。虽然语文教学的重点不是德育教育,不能本末倒置,但也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让德育教育的功能缺失,否则,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语文课的学习失去兴趣,也会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落实中淡化了德育目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整体提高。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不应把它当成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而实际教学当中,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全面的落实“三维目标”。教学中为了迎合社会和家长的评价以及学校的考核,教学过程中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强化基础知识的训练上,只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而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3.部分教师专业知识广度深度不够,理念陈旧
要想把德育教育融入到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之中,并能起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学功底和较强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但由于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深度广度不够,在备课时就不能全面掌握教材德育内容的重点,不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就不能充分考虑德育教育的渗透问题;还有部分老师教学理念陈旧,依旧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课堂教学单一无趣,在课堂中仍是以老师为主体,习惯于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和滔滔不绝的给同学们满堂灌,不让学生互动和自主学习,很少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讲解,很少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积极的评价和有效的激励,致使德育教育的目标任务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目标的策略
1.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专业水平
      首先,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要顺势而为,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既教书还要育人。从思想根源上认识到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把德育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次,老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孩子们的引路人,需要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所以,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榜样,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用自己高尚的品质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让自己成为学生心中最崇拜的人,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同时,教师要不断的加强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扩充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要经常、反复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在备课时要准确把握教材的三维目标,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教育因素,并巧妙的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
2.在课堂教学中挖掘德育教育内容
      语文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挖掘德育教育内容。比如,有的课题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和时代背景,教师就要紧扣主题,在揭示课文的时代背景中,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在字、词、句的品析中,抓住最能表现课文思想内容的词句,让学生品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在朗读教学中,教材里面有许多词句华丽、语言优美、内容充实的文章,文章之中的文字和标点符号都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对自然和生活环境的细致描写,可以给同学们展示出不一样的、五光十色的世界。

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自己品读、集体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在朗诵重点段落和词句的同时,细致的体会到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和主要思想内容,从中体会到思想道德的熏陶和对美的追求。
            比如,当老师们在上《日月潭》这篇课文时,可以组织同学们自行体会并进行互相交流,老师在一旁提点。让同学们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叹,对我国大好河山的忠贞和爱国之情。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先进行默读体会,发现文章中最优美的词句,然后在语文课堂之上分享朗读给其他同学们共同品味,并进行组内交流,相互评价,最后选出一名同学进行全班的分享和发言汇报。在上《最后一课》这篇课文,就可以很好的让同学们感受到国家破灭前最后一刻的宁静是什么感觉,这个时候老师就要做好背景故事的讲解,然后使用表演的形式带领他们明白战乱时期,侵略者们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水深火热的处境和无休止的折磨以及悲伤。在上有关革命英雄题材的课文时,使学生明白战争的危害和国家和平的来之不易,深切体会革命英雄们的奋勇抗争、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激发他们心底对国家的热血,对战争的厌弃,对抗战杀敌的战士们的敬佩之情。另一方面,经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同学们可以在明白文章含义的时候还能轻易融入作者的感情世界,这个时候进行相应的德行教育和环保教育,可以培养同学们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敬畏和喜爱之情,还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语文的德育功能。
3.课外阅读和写作中提炼德育教育素材
   课外阅读和写作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补充。在教学之余,教师应多渠道拓展学生的课外读物,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特别是要开发读物的德育效果。语文老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把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师生阅读、亲子阅读和读书竞赛活动,有重点的向学生推荐一些英雄人物故事、名人传记、成语故事等书籍进行阅读,并有针对性的开展讲故事比赛,让孩子们在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情景中受到道德的熏陶和感染。同时还可带领学生进行班名的特色设计,引导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相关语文知识进行道德条约和要求的编写,然后张贴在墙上。班级设置图书角,还可以自己展开读书比赛活动,引导同学们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老师们还能推荐读书目录,把他粘贴在班级的墙壁上,督促同学进行阅读,增长见识和知识储备。
           班级之中,黑板报可以单独挑出一个角落作为美文赏析角和读书角,使得学生在课间可以利用零碎化时间进行课外知识的了解和积累,以书香的环境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培养出更多有道德、爱读书、有文化的人。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日记或周记是学生课外写作的主要形式。我们不要求小学生写日记,但可以写周记。老师可以从同学们每周的周记和作文中来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感受学生们对事物不同的态度和观点,走进和了解同学们的内心世界,这样就可以做到及时发现同学们思想或者生活学习上面的问题和困惑,就可以给予有的放矢的进行一定的援助和疏导。老师们需要把批改周记作业当成是道德教育的一个必要且重要的手段,在这个环节之中可以迅速发现问题的根源,及时解决相关的问题。当老师在批改时发现了一些对他人或者对社会略显偏激以及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观点时,也要耐心留下客观的评语,及时听取学生的真实想法,引导其进行改正,而不能对其进行过激的批评和指责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只要经常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学生就不会走上歪路,就会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
    4.在各种活动设计上突出德育教育主题
     小学语文老师大部分是班主任,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外,还可以利用班级主题班会、队会和社团活动,进行德育教育。比如,通过课本剧表演的形式来指引同学们感受爱国主义的情感和重要意义。老师们可以挑选学生深入解读文章中人物的品格和思想行为然后展开演绎,使他们意识到文章之中的主人公不在是书本里面的平面人物,而是一个个跃然纸上的活的灵魂,能够更好的使同学们带着角色的视角来体会情绪变化和心路历程来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加强对文章的感悟能力。还可利用重大节日和传统节日的节点,组织同学们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介绍节日的原由和意义、进行经典诵读等形式,对孩子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同学们了解党的光荣革命传统,懂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道德的养分。还可组织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感受劳动的艰辛,学会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和劳动成果。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对和平的追求和对祖国、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从而实现语文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机结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课外阅读等几个方面适时进行德育教育,可以提高和培养孩子们的道德情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可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意志品质和辨别是非、对错、丑美、善恶的能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在每个孩子的心田,从而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全面落实。
参考文献:
        [1]常世明.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112.
        [2]颜志礼.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开展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8):126-127.
        [3]周彦辉.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J].黑龙江科学,2018,9(19):108-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