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云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谢村镇中心幼儿园 陕西汉中 723300
摘要:幼儿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的生活实践和适当的教育引导所养成的,一旦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形成后就会很难改变。在大班阶段对于幼儿的行为教育是相对比较重要。这个阶段如果能够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则对他们的一生都是受用的。所以作为大班幼儿教师要能够认识到该阶段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故事作为最贴合幼儿的教育方式,教师可以借助讲故事来完成对幼儿行为习惯的教育指导,从而帮助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能力和倾听能力等,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故事;大班幼儿;行为习惯
故事是幼儿普遍喜欢的内容,讲故事也是幼儿阶段有效的教学方法。所以,在落实很多幼儿教学活动时教师都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培养。幼儿阶段是培养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本文针对故事对大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展开探究,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一、当前幼儿不良行为习惯和成因
(一)不良卫生习惯
很多的幼儿都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比如挖鼻子、咬指甲还有铅笔,或者饭前饭后没有洗手的习惯,睡觉前喜欢吃零食,挑食和偏食现象严重等。这些不良的卫生习惯甚至会影响到幼儿身体健康成长,更会产生很多不利于的因素。
(二)不良品德习惯
一些幼儿平时受到了社会上人群或者家长的影响,会出现说话不讲文明,满口脏话的情况。有的小朋友还会随地大小便,随口吐痰或者对幼儿园的一些设备和玩具等随便的破坏,乱发脾气,不尊重长辈,爱撒谎,随便的翻看别人的东西,乱践踏草坪等等这样的情况。
(三)不良学习习惯
大班幼儿开始接触一些文化知识,但是很多时候他们会出现一边学习一边吃零食或者看电视的情况,或者一些错误的绘画和看书的姿势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纠正,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故事对大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
(一)故事促进大班幼儿语言表达习惯的培养
故事是幼儿普遍喜欢的一种内容,同时讲故事也是教师落实幼儿常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讲故事能够有效地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让幼儿通过故事中的内容逐渐的形成一些正确的认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帮助幼儿适当改变一些错误的习惯。幼儿阶段的孩子他们的口语能力需要慢慢的形成,那么教师在幼儿园内开展故事教学,可以鼓励幼儿讲故事或者复述老师的故事,而这些对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我们选择的一些故事绘本也要注意内容上面尽可能积极向上,符合幼儿的年龄认知,这样幼儿在听故事和讲故事的过程中能够慢慢吸收故事中的内容,从而培养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自发模仿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培养幼儿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比如,在一次阅读活动中我为幼儿讲了《一半的故事》书中的小猴子特别喜欢帮助别人,但是每一次帮助都是半途而废,帮着帮着就不见了,给其他的一些小动物造成了麻烦。这时候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学习这个故事从自己的身上发现问题,为幼儿引入话题,可以找几位幼儿说一说他们自己的想法,让幼儿思考如何帮助小猴子改掉这种做事情只做一半的坏习惯。通过这种讲故事的方式让所有的幼儿都参与到了话题的思考和讨论中,大家也在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中认识到了自己身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帮助幼儿有效的改掉做事情只做一半的坏习惯,从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故事促进大班幼儿倾听能力的提高
首先,在进行故事选择的时候要能够从幼儿角度出发选择活动中要讲的故事。
比如教师可以为幼儿选择成语故事,因为成语故事大多来自于我们古代文化历史中,具有着丰富的内容精髓,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成语故事都能够很好的被幼儿消化吸收,所以,教师还是要学会从幼儿角度出发选择故事,这样才能够激发幼儿听故事的积极性,为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奠定基础。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具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所以能够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是不同的,幼儿基本都喜欢一些生动和形象的事物,同时内容要和他们的生活相关。所以教师要针对每个阶段的幼儿选择不同的内容,这样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历。对于大班阶段的幼儿来说,他们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所以针对这个阶段的幼儿,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深度的成语故事,以此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
比如像郑人买履、悬梁刺股等等都是可以的,那么幼儿通过学习这些故事也能够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从而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 我们幼儿园地处乡镇,年轻的爸爸妈妈外出务工,90%的幼儿和爷爷奶奶生活。整合教师资源,进一步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理解能力,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语言词汇,给幼儿提供良好的睡前听故事环境,为此,幼儿园为幼儿准备了“谢幼说晚安”故事栏目,让幼儿每周二、四晚上8:00都能够准时听到老师讲到的优质绘本故事。用准确的文字、亲切的声音、丰富的故事奠基幼儿的美好品质和情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促进幼儿对语言敏感度的形成,启蒙幼儿爱阅读爱学习的内在潜质。坚持用优质资源潜移默化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同时,弥补家庭亲子陪伴的空白,给幼儿一段珍贵的童年回忆。
我们幼儿园的留守儿童较多,所以很多时候缺少父母教育指导,为此幼儿园为幼儿准备了“说晚安”故事栏目,让幼儿每周二、四晚上8:00都能够准时听到老师讲到的故事。
另外,在一些成语故事中也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具有着较强的灵活性。如果能够把成语故事中的内容落实到现实的生活情境中,往往能够加深幼儿对这些成语故事的理解和认识,也能够让幼儿掌握更多的知识。例如在进行午休的时候,有些幼儿不仅仅自己不想睡觉还会影响到周围的小朋友,这时候教师可以借助成语窃窃私语让幼儿入睡,让小朋友知道我们在睡觉的时候要能够做到鸦雀无声。又比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因为班上幼儿年龄偏低,课堂中无法很好地集中,这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讲一讲小猫三心二意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到要能够聚精会神。而教师给幼儿在讲解这些成语故事的过程中其实就很好的培养了幼儿倾听的习惯意识。
(三)讲故事促进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
我们面对留守儿童较多的幼儿园,幼儿从小缺乏家庭必要的教育和关爱,作为幼儿园教师更需要认识到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努力帮助幼儿从多个角度去培养他们的饮食习惯。比如:在“谢幼小喇叭”栏目中,幼儿讲到了关于汉堡男孩的绘本故事,这个故事中说到了小男孩维尼不喜欢吃蔬菜,但是喜欢吃汉堡。因此在他的食物名单中只有汉堡一种食物。妈妈告诉小维尼如果他总是只吃汉堡,那么有一天他可能会变成汉堡,结果有一天他真的变成了一个汉堡,其他小朋友都追着他跑,希望能够吃上一口。通过幼儿童稚的声音传递着让身边所有同伴认识到不挑食的重要性。小小的故事就传递了大大的道理,这样的教育远比教师干巴巴的讲道理要有效的多。
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件相当漫长的过程,特别需要老师们辛苦的培育,长期对他们进行正确方向的指引。鉴于我园儿童大部分为留守儿童,缺少家庭必要教育,作为教师更需要重点培养,借助故事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单月娟.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新课程,2020,(10):190.
[2]王亚雯.本科职业教育背景下学生管理面对的挑战与反思[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20,(5):107.
[3]岳怀旺,石慧.高职少数民族贫困生创业能力精准化培养路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8):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