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应对解析 王云辉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王云辉
[导读] 摘要:我国房屋建筑市场在逐步向规范性、完善性方向进行转变,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日益完善。
        山东同丰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滨州  256600
        摘要:我国房屋建筑市场在逐步向规范性、完善性方向进行转变,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日益完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单位,为了能够全面提升施工质量,解决施工技术问题,各个施工建设环节的工作人员就要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准确落实施工标准要求,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上,使多种不同功能作用的施工技术充分发挥作用。本文从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入手,展开阐述,针对如何应对施工技术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问题与应对
        1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1.1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
        在实际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开展房屋建筑施工建设工作期间,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混凝土裂缝问题。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比方说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如果没有对搅拌温度和水分进行严格管控,将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期间没有采取相应控温措施,混凝土就会出现干燥的现象,在高温作用下就会逐渐变得僵硬或是出现裂缝的问题[1]。在对混凝土原材如水泥、砂子和石子进行混凝土配置搅拌期间,没有严格按照标准的配置比例对其进行配置或是没有对其进行复验;控制混凝土形状的模板出现问题等都会加大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概率,不利于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1.2钢筋问题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期间会运用到大量的钢筋材料,如果钢筋材料的质量问题没有达到标准要求,也就是出现钢筋抗拉程度差、钢筋应力小、钢筋重量差等问题;或是在钢筋原材料进行加工期间,钢筋搭接的长度、焊接的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在对钢筋进行安装期间,安装施工人员没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对梁板进行配筋等,这些问题就会降低房屋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会在后期使用期间产生安全事故。
        1.3健全的施工技术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完善的监理机制,只有机制体制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才能够促使质量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其他一线施工人员有效沟通交流,就房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共同商讨,有效改进。而当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机制落实中,一方面,缺乏严格的奖惩机制,未能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激励氛围,弱化了技术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另一方面,房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现今存在无章可循的现象,一旦出现工作延迟等问题,则易出现相互推诿现象,严重妨碍了实际房屋建筑质量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落实。
        2应对房屋建筑施工技术问题的重要对策
        2.1混凝土开裂处理对策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开裂缺陷是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即:在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出现一些规则或不规则的裂缝;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出现纵深裂缝。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包括:未对混凝土板面进行二次赶压收光;对于强度<1.2MPa的混凝土板,上人、上料或搭设支撑都可能引起开裂;混凝土在浇筑时或养护初期出现下沉现象。鉴于混凝土结构开裂对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严重影响,做好防治工作非常重要,即:(1)在浇筑楼板混凝土时,用长2~4m的木枋赶平并压实,而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压实收光板面共两遍,注意控制好楼板标高及其浇筑厚度;(2)在混凝土初凝后约12h之内,覆盖并洒水养护混凝土,注意若环境温度<5℃时,不应洒水;(3)待混凝土强度>1.2MPa之后,方可允许上人或上料,但不得在卸料时冲击到模板;(4)模板及其支撑稳定且刚度足够大,保证支撑支承的基土坚实且支承面足够大,同时在支撑体系中安设剪刀撑、水平杆和锁脚杆,以保证整个支撑体系的稳定状态[1]。


        2.2提前做好施工预防工作
        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在预防隐患的工作中非常重要,而且还直接体现在建筑工程质量上。建筑施工单位应该定期做好建筑施工原材料和各种施工半成品的安全质量检查。规范对建筑活动中工程质量的安全监督审核,具体需要对施工中生产和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程序,同时要充分利用先进的、对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安全监控的有益的技术和方法,对建筑施工中使用的原材料和各种施工半成品进行质量审核,以及定期进行科学性、规范性的检测。除此之外,为了尽早发现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隐患和问题,需要严格控制质量审核和流程的科学规范性,确保每项质量监督施工的环节都必须是经过项目负责人的签字验收,实行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将整个工程发生质量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2.3加强质量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的管理复杂性以及建筑工程的质量涉及面广,建筑施工方需要重视和严格控制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确保在“管理原则化”的前提下提高质量,在质量标准化管理的方针下保障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标准化管理顺利地开展和实施。为此,管理人员可以将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工作单元化,具体涉及建筑施工人员、技术、材料、机械、工艺管理方法等每个可控质量的项目。施工单位要加强对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和质量标准化管理,积极组织对项目及相关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增强项目管理人员对工作的责任心,开发和培养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创造力和职业发展潜能。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保证施工设备和技术的先进性和施工过程科学的合理性,切实加强对建筑施工设备生产过程中环保型材料与机械的采购、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等各个方面的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的标准,在预算的范围内采用高质量的环保型建筑材料与机械,增加对废气以及废物的污染处理技术投入,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对可持续回收的环保型材料进行质量监督管理。
        2.4提升质量技术体系规范化水平,创新落实监理工作机制
        在房屋建筑质量管理工作落实中,规范技术监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实际房屋工程项目技术体系规范中,首先,创新监理技术研究方面,积极应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检测方法,能够深入到工程项目施工各个领域中,精确分析,获得真实、客观的数据信息。其次,创新新技术和方法的落实应用,使用全新技术施工设备和施工仪器,并对施工仪器和机械设备进行严格审查,设备投入使用之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实施检验核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最后,建立专门化的技术核查管理机构。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操作比较复杂,为了切实提升每一项技术操作水平,要建立针对性强的技术核查管理机构,积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替换传统核查和管理方法,通过全新的管理方法,保证技术管理工作高效落实[2]。
        2.5积极引进新技术,改进技术操作弊端,提升技术操作水平
        为了充分发挥技术操作对于工程质量建设的贡献作用,在技术管理工作落实中,管理团队应立足长远,积极引进新技术,通过新技术的操作使用,改进以往技术使用存在的弊端,在新技术优势发挥基础上,提升整体的技术操作水平。基于以上分析,在新技术引进中,要结合工程项目具体落实,同时结合新技术形成系统化的技术施工规划,在工程项目前期阶段进行技术试验操作,技术应用符合要求之后,才能够在工程项目内部大规模推广使用。整体而言,新技术的应用是当前应对工程管理要求,应对工程复杂建设结构,同时实现成本有效控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各个部门应该给予支持。
        总之,为了有效解决城市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的诸多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应对房屋建筑工程管理每个细节的谨慎考察和处理,实现房屋建筑设计和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各项工作计划的全面落实,全面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易曼,赵永恒.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5(16):105.
        [2]李赵满.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1):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