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方法再探析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3期   作者:徐明垒
[导读]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根植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美术教育以审美和情感为主体的活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
        徐明垒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解放乡中心学校        161512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根植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美术教育以审美和情感为主体的活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立足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简单探讨如何更有效的进行美术教育,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美好的心理世界。
        关键词:美术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一、引言
        青少年是有独立思想的主体,生搬硬套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起作用,如何运用柔和向上的美术教育净化青少年心灵是我们研究探讨的价值所在。
二、美术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美术教育是观察了解青少年心理状况的窗口
        青少年阶段思想和情绪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性,更是自我意识觉醒,强调自我的阶段,如果单纯依靠直接询问或者是简单批评的方式去了解青少年的内心真实感受和想法,那么青少年会潜意识进行反抗,建立情感屏障,从而无法正常交流,难以了解其内心世界。但是美术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具有天然的熏陶优势,这是因为美术教育将所考察的内容与方面寄寓在对美术活动或者作品这些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态度之中,对于外界事物感官还处于纯洁的青少年来说,想要了解感受他们心态变化是比较显著方便的。例如在同一个主题的美术创作活动中,不同的学生会因为自己在不同生活背景下具有不同生活状态和想法动态,因此在创作时展现出不同的作品样貌,引导者就可善用这种美术作品的表达去探析琢磨出青少年的心路历程,更好地观察到青少年的心理状态。
(二)美术教育能促进青少年心理情绪健康发展
        美术教育最大的作用还是落实在对青少年心理进行有效疏导和教育的层面上。美术教育具有处理人心理情绪方面的独特优势,无论是过程性和娱乐性为主的美术创作活动,还是宣泄表达各种负面情绪的创作活动,都是通过强烈刺激情绪情感将其表达和发泄于美术的精神世界当中,例如对于自闭倾向的青少年来说,为了缓解心理上的恐惧不安、焦虑狂暴或者是孤独无助的情绪,通过绘画能与同伴家人或者是自己内心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一些郁积在内心的狂怒与恐惧的感情也能通过美术欣赏或美术创作发泄出来。

美术作品的美育作用是重要部分,所有的美术作品当中都渗透孕育着艺术家在各种心理活动之后的思想表达,而目的就是对美的追求,对美好的无限向往,成为一种承担道德教化和心理疏导的柔和方式,有效引导青少年正确的对待客观世界。
三、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美术教育在美术教材中的心理因素挖掘
        美术课堂一直是美术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要对美术教育的途径进行创新,首先要根植于教育的大背景,课堂教学的内容是从教材开始的,因此美术教育教材当中必定有能利用的材料去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当然青少年的基本情况是开展美术教育的基础与前提,根据这些基本信息,才能更好的分析和理解青少年在作品赏析欣赏的过程中的表达意向或者是作品创作当中表现的作品状态。
        其次是教材的深度挖掘,目前很多美术课堂都流于形式和表面,教材精心编排的内容被忽略,例如常见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教师教学时单纯让青少年看看是达不到心理教育的目的的,充分讲述达芬奇创作背后的故事,作品的故事事迹都是青少年欣赏学习的内容,美术作品及其构成因素是良好的心理治疗佳品,又或者是教材中一定会提到的元时代的美术作品,例如古希腊神像、印地安人的图腾和埃及法老的陵墓等等,美术作品能流传千古背后的因素能让青少年在单纯欣赏的基础上,更能得到心灵上的洗涤与美学上的熏陶,教师灵活运用和讲解教材,重视教材内容的深度与广度,青少年才能明白美术作品被赋予的浓重政治和宗教色彩,才能理解尼罗河畔胡夫金字塔宏伟的形体和稳固的三角形造型,为什么会给给千百万埃及奴隶带来巨大的心理震慑,中国农民热衷的门神为什么能暂时平衡贫苦农民对幸福的渴望,水平线的开阔感、三角形的安定感、波形的动感、折线的烦躁不安感、旋形的眩晕感[[]],这些特定的美术信息让美术教育落到地面上,能让青少年切实感受到美术教育的魅力与神奇之处。
        (二)美术教育在美术活动中的心理情绪调控
        美术是一门综合视觉、触觉、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等的学科,单纯讲究欣赏和赏鉴会容易让青少年缺少真实感,也缺乏参与感。为了充分发挥青少年的创造价值和主体作用,美术活动是青少年获得肯定,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的最佳途径[[]]。
        教师可设置特定的美术主题,在欣赏、讨论等环节之后,让青少年亲自参与美术创作活动中来,让他们在日常生活或者是课堂教学中感受到的美表达出来,对思考过程中探索出来的形象和画面缩流露出的情感加以反复的确认,从而增强对绘画的自信心。美术创作是一个与世界、与自我沟通的步骤,创作刺激了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体验,促进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觉醒,同时在过程当中,外界适当的肯定与鼓励,对于青少年自信心的成长帮助非常有效。
参考文献:
[1]张君岩.美术的心理教育作用浅析[J].文理导航,2019
[2]周凤昌.关于高中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读与写,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