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中政府作用研究——以青川县为例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陈玲
[导读] 摘要:今年是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关键的一年。
        四川省青川县委党校
        摘要:今年是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关键的一年。旅游扶贫能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在实现贫困人口致富增收有着重要意义。地方政府在旅游扶贫中的主导作用应充分发挥,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来促进旅游精准扶贫,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提高意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引进人才,提供智库保障;提升形象,加强宣传营销这几方面出发,确保旅游扶贫的实效,真正让贫困群众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关键词:旅游扶贫;地方政府;政府作用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这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对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作了重要讲话,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
        一、青川县脱贫攻坚基本情况
        青川县处于川、甘、陕三省结合部,有着3216平方公里的面积,总人口25万,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革命老区和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2014年,全县有79个贫困村,精准识别贫困户10323户31673人,贫困发生率为16.79%;到2019年4月,青川成功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全县脱贫摘帽,累计退出贫困村79个,全国现行标准下贫困户脱贫9802户30317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01%;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表扬2019年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中,青川县分别荣获2019年脱贫攻坚先进县和2019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先进县,这是连续三年获此殊荣。
        二、青川县旅游扶贫现状
        青川旅游资源丰富,有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白龙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毛寨东阳沟省自然保护区,国家4A旅游区青溪古城,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县城战国木牍文化生态公园,是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结合地区以及大九寨环线上重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被评为“全国最具魅力生态旅游县”和“四川省十大最休闲县区旅游目的地”。早在2017年就被评为四川省旅游扶贫示范区,带动了79个贫困村21800余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有金桥村、大坝村、乌龙村、大湾村、茶树村、侯家村等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同时依托生态禀赋,做好科学规划,编制了《青川县旅游扶贫专项规划》,制定了《青川县旅游扶贫专项方案(2016-2020年)》和《青川县旅游扶贫年度工作计划》。构建“三新”融合、“三微”联动的旅游扶贫新模式,获“2019年度中国脱贫攻坚与精准扶贫十佳案例”奖项。
        三、制约青川县旅游扶贫的原因分析
        青川虽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旅游扶贫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是旅游资源得不到深度开发。2019年开展的文旅资源普查过程中,青川有新增发现文旅资源700多处,但由于这些旅游资源多数隐于大山深处,交通条件相对滞后,造成这些优质资源长期不受关注,得不到深度开发。如茶坝乡的国家级传统村落双河村、马鞍山芥菜花海、双溶洞等,建峰镇马村荞鱼洞、陈家大院、何氏祠堂等。二是特色单一,体验感差。青川旅游线路除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和青溪古镇开发较为成熟之外,其他如白龙湖幸福岛、初心谷张家村、大坝凌霄花谷、仙雾茶海等乡村旅游特色单一,农家乐大多以吃农家饭为主,游客体验式少,参与力度不大,娱乐性差,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地方政府促进旅游扶贫发展思路
        (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地方政府是旅游扶贫的主导者,应充分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统筹兼顾产业特色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方案,使发展目标具有长远性和战略性。一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发展理念,合理开发贫困地区生态自然资源。以“旅游+”模式,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充分融合产业、文化等要素,做到多元化和多样化;二是引入社会资本,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旅游扶贫,创新扶贫模式,引进龙头企业、民间组织进行项目投资,创新技术手段,促进大众创业和大众创新。
        (二)提高意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
        发展旅游扶贫,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增强服务意识,以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和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真正发挥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一是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改善贫困地区人居环境,也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发展地方经济的物质保障。地方政府必须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形成功能完善、网络发达的形势,改善地方整体形象面貌。主要包括便利的交通条件(如机场、铁路、公路、景区道路等)、功能完善的景区设施(包括游客中心、公共厕所等)、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住宿条件(酒店、客栈、民宿)等。二是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工作,努力为旅游扶贫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对违反党和政府方针政策及相关法规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行政监督,积极构建有效科学的监督管理服务体系。
        (三)引进人才,提供智库保障
        人才资源是旅游扶贫中的智库保障,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激发贫困人口发展旅游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旅游扶贫模式真正让贫困群众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一是引入一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旅游产品开发、项目策划和旅游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地方旅游资源和产品进行有效管理,充分挖掘和利用贫困群众和旅游产业的联系,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品牌。二是对贫困群众进行旅游开发的专业培训。通过集中学习理论知识、外出参观学习、聘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职业技能比赛等多样化多形式的方式,增强贫困群众在旅游业方面发展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和创造力。
        (四)提升形象,加强宣传营销
        地方政府在旅游扶贫过程中,为提升贫困地区旅游发展整体形象,获得较好的市场反馈,应当运用综合行政手段来对旅游项目、产品进行宣传营销,宏观方面加以引导,为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宣传造势。创新宣传模式,打造全媒体传播平台,地方政府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建立涵盖网络、电视、杂志、声讯等综合信息网络全媒体平台,拓宽宣传营销的覆盖面,增加贫困地区旅游业的人气和知名度,利用大型旅游节庆活动的开展来提高宣传效率。
        参考文献:
        [1]严春艳,王兴水:《中国旅游扶贫研究进展》,《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年第1期.
        [2]谢永林:《永州龙头旅游资源的选择与开发对策》,《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第2期.
        [3]范小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干部辅导读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
        [4]李佳.《旅游扶贫理论与实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