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5期   作者:刘华君
[导读]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用他的诗化的哲学语言叙述了这样一个过程:“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刘华君
        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十一中学    264315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用他的诗化的哲学语言叙述了这样一个过程:“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这句话中隐藏着物理试验教学的三重境界。物理教学中有太多的结论,那都是“留在沙上的脚印”,在接受学习中,只要学生对这些结论耳熟能详,师生就皆大欢喜。这是物理试验教学的第一重境界。“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是说注意那些结论的探索过程与方法,在模拟的相似环境中,通过试验,让学生看到探索的过程,当然这里所谓的“试验”主要是演示试验,此为第二重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第三重境界就是“他在路上看到了什么”。说到这里,他说的就不太完善了,应该补充一句:不只是用眼睛来观看,更重要的是用心灵去感受。让学生主导试验,体验探索的苦乐,体验科学精神,体验关爱,体验真情,从而完美实现物理教学的三维目标,在学习中升华人生旨趣.
一   知识太多 ,因而太累
知识和其他物质一样,有数量,当然也有质量。往昔我们太注重知识数量,用“学富五车”来激励学生们去掌握海量知识,这样的教学讲究面面俱到,结果使每节课都在局促中草草收场。在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里,最大的忌讳就是片面追求知识的数量,因为这样的追求挤占了宝贵的探索时空。积极的探索过程,如同一次浪漫的狩猎,陶醉的是过程,而真理不过是侥幸捕捉的几头野兽。
于是,物理试验教学的前提就是:不要太贪婪,不要企图面面俱到,一节课能够有一次高效率的探索就足矣!课堂中铺天盖地的知识灌输,让学生无暇思考,个性泯灭,学习的乐趣被学习的疲惫阻断。于是,课堂需要减负,对课程的精心取舍更能够彰显老师的教育艺术,更能展示老师的教育智慧!
笔者听过一位老师的《水的沸腾》一课,没有提前的演习,学生的表现完全是自主性的独立行为。随后,我与这位老师做了深谈,得到了奥妙。他当然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这种精心放在了学生的课外拓展中。课前发给每位学生一个温度计,让他们在家里探索水的沸腾,而且这位老师一直坚持着这样的作业方式,他很少布置书面作业,他的作业几乎是探索试验与生活观察。当时他很自豪的说:“我的学生早就习惯了课后试验探究,学生的潜能确实太厉害!”他的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确实,他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太厉害!我很清楚的记得,当时第一小组的学生完成了探索试验的时间是15分钟,随后在10分钟内,各组都完成了探索。

在展示的时候,老师说:“你们用的时间不同,问题出在哪里?”各组立即进行了交流,通过对比很快出现了问题的症结;随后在交流收获的时候,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我在昨天晚上的探索中,在水沸腾后,无论火苗多大,温度计的示数不变!”这个问题一提出,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要探索一下,一个新的探究开始了,结论很快出现了。探索的兴奋流动在课堂中,一种成就感流露在每个学生的脸上。随后老师的点拨又开始了:“那你说,你妈妈在煮饭的时候,用猛火还是用文火好些?”立即把学生带进了生活中,课堂的热烈讨论开始了……
一节充满快乐的优质课,探索的是高质量的知识,而不是一些用来处理枯燥的习题的知识。这样的模式,需要精心的准备,而这样的准备又是多么的其乐融融。初中学生好动,课外的有价值的探索让他们乐此不疲,学习不是压力,是生命的一次伟大的经历,是青春能量的有意义的释放,因而刻骨铭心。
二   标准单调  因而我笨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其要旨是: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因袭传统教育论,我们只是注重语言智能与数学逻辑智能的开发。在现在很多老师心里,所谓的能力提高,实际仅仅限于这两种智能。于是对应着评价就很单一,用分数来阉割了聪明与才气,出现了笨学生。
于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的提出如同及时雨,虽然不会在短时间内拯救一切,但起码能有亡羊补牢的补救效应。在物理教学,有的学生考试成绩一般,但在试验探索中能力突出,心灵与手巧是两种素质。我的一个学生,他的综合成绩很差,但就是物理成绩很好,原因是他喜欢物理试验探究。我安排他担任试验探究的组长,器重让他深受鼓舞,于是焕发了热情,他展示出了试验探究的才华,能力迅速提高,在市科技节上获得了一等奖。这个实例告诉了我,学生都不笨,老师要开拓视野,用多元智能的全新视角来看学生。学生笨的根源是,我们用数理逻辑智能代替了所有的能力,用一元标准划分了聪明与愚蠢,而且这样泾渭分明的划分必然会被感情所渲染,而老师的感情对学生的暗示是改变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  对接生命  快乐学习
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生命的对接,生命的对接,前提是尊重,随后是心灵的交流。在这样的对接中,有情操的熏染,有人格的同化。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里,提出了认知的同化原则与顺应原则。关于这两个原则,打个比喻,好像是一座刚建的屋子,把一些东西搬进来,然后井井有条的放置在里面,这就是同化原则。而顺应原则是,一些东西拿进来后,无法合理摆放,于是我们开始对房屋的构造重新营建,在房屋的结构大变后,才呈现出了条理。例如,在讲授《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首先结合生活经验,出现感性认识,随后通过斜面的小车的滑行距离的试验,不但推翻错误的观念,而且感受了试验的驳斥功能。这个过程几乎演练了科学史上的一段辉煌的篇章,在顺应之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合理的整饬。当然,教师在处理这个过程时,所有的教育智慧体现在与学生的生命对接中,在学生经历的系列选择中,感受到尊重,感受到自主探究的乐趣。例如,有的的老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哪些因素影响小车的滑行距离的时候,启发学生大胆猜想,出现了十几中影响因素。这样的思维发散中,让学生感知到生命的尊重,智慧的宣泄。物理试验教学不满足于知识的单向接受,也不满足于过程与方法的掌握,而应该呼唤学生的生命意识,享受心灵沟通的乐趣,实现生命之间的对接,真切的感受快乐,感受尊重,感受完美人格绽放的生命的华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