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5期   作者:张雯欣
[导读]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师越来越重视生本教育理念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注重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以教学实际为基础。
        张雯欣
        苏州工业园区第三实验小学    215122
        【摘要】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师越来越重视生本教育理念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注重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以教学实际为基础。基于此,在音乐课堂中老师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孩子们的观点与想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潜在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本文主要论述,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生本教育理念。
【关键词】生本教育;音乐教学;小学;策略
时代的发展总是有它自己所具有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因此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所具有的特点。而21世纪的今天,生本教育理念便是这个时代成长发展下的产物,它主要是指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做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三个方面。简言话之,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式学习,与客观实际相结合地思考问题,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进而拓展音乐思维,增强思考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自己探究出音乐学习的奥秘与乐趣,使之一生受益。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生本教育理念。
一、 激发兴趣,放飞学生思维
无论哪一门课的学习都离不开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正所谓兴趣是人类学习最好的老师,小学的音乐教学更是如此。音乐的学习其实是一场游于音律乐符中的头脑风暴,它所侧重的是学生自身的音乐思维和审美能力能在欣赏学习音乐的途中一步步得到增强,而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对音乐这门课产生兴趣。
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下,老师要想培养学生对于音乐课堂的兴趣,就要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更加重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思考能力,善于从多个维度进行欣赏与品鉴,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以一次小学音乐课堂的实际教学经验为例,在老师开展《七个小兄弟》的教学时,老师发现单纯地向学生们介绍音乐中简谱“123”及相应的柯尔文手势和长民唱名,以及“do mi sol”的相对音高的知识点,并不能完全使他们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相反如果先播放相应的音乐故事视频《七个小兄弟》,指引他们一步步地自己进行演唱和欣赏,得出的自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更加具有信服力。
这次教学经验说明,作为小学音乐老师需要时刻牢记生本教育理念下音乐课堂的本质,不是一味地传授,而是鼓励学生自己进行探索与创造,指引他们自己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热情与信心,放飞他们的思维,培养创新精神与创造力。


二、 倾听生言,促进学生生成
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正处于思维的发展时期,对于学科知识总是有许多奇怪的出发点和问题,而这些疑问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来说是很好的事,它不仅证明了学生对知识有充分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更能说明他们正在对未知进行自我的探索与思考。音乐本就是一门具有音符乐章等抽象概念的学科,强调的是音乐思维能力,所以作为小学音乐老师,我们应该做得是无论是课上或是课下,对于学生关于某一部分知识的理解与疑问,都要予以尊重,倾听学生发言,从而促进学生生成。
以讲述《乃哟乃》的实践经验为例,老师在开展这次音乐教学时,发现许多学生对于土家族民歌的特点并不了解,对歌词中的一些特别的文字提出的困惑与疑问受到了老师的尊重与重视。根据学生们的疑问,老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鼓励孩子们用明亮的声音配着悠扬快乐的背景音乐,再次进行演唱,促进学生自我的生成,逐渐体会到土家族民歌活泼开朗的特点。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发展,音乐这门学科,它更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多维度地探索与欣赏。所以作为小学音乐老师的我们应当塑造的是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让学生舒适学习的氛围,鼓励他们多从不同角度来欣赏音乐的美丽,进行自我音乐思维的表达,倾听他们的发言,从而锻炼他们的音乐思维能力和对音乐的认知能力,促进审美能力的生成。
三、 循循善导,引导学生方向
老师应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并对音乐知识产生一定的自我积累与理解,认识到音乐学习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的发展作出正确的引导,做他们成长路上的灯塔,甘当人生的阶梯,指引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正处于萌芽的关键时期,对于知识的探索总是有多个维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维度都一定正确,特别是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不正确的音乐观会造成这一阶段的孩子们形成不正确的音乐思维,进而影响他们今后音乐的审美能力和学习能力,打击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与信心,削弱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以《牧童之歌》的教授为例,老师在向孩子们演唱关于《牧童之歌》的音乐节奏后,部分同学对于《牧童之歌》中的歌词并不理解,也无法体会到这首童歌里哈萨克族牧童天真活泼、勇敢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喜悦心情。作为老师对于孩子们无法体会到童歌里暗含的情感,及时做出了引导,鼓励他们收集关于牧童和放牧的相关资料,让孩子们能够处在那个情境去思考音乐里的情感,与歌词产生精神共鸣,同时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音乐观,体会到牧童放牧时的喜悦和幼时便为家庭付出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
在生本教育理念的当下,作为音乐老师我们是鼓励学生对于音乐中所出现的歌词进行思考的,但并不代表孩子们的思考方向就一定正确,所以在孩子们对音乐方向认识不清的情况下,我们作为老师需要及时地予以指导,做出指正,指引学生展开正确的音乐思维,在正确思维的基础上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和水平,增强他们对这门课的信心与活力。
音乐的教学与学习对于社会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音乐老师,需要让音乐教学与当今的生本教育理念相结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放飞学生的音乐思维;还要倾听学生的发言,重视课堂生成,鼓励他们多维度地思考问题,提高他们对音乐学习的热情与信心;更要对他们模糊不清的音乐思维作出指正,循循指导,让他们在正确思维的基础上,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1】汪怡帆.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分析及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D].中央音乐学院
【2】王越.论发展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个性化音乐修养[D].中央音乐学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