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5期   作者:张显芳
[导读] 在高中地理思维能力中,通常包含有多项内容,比如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
        张显芳
        山东省莱州市第一中学     山东 烟台 261400
        摘要:在高中地理思维能力中,通常包含有多项内容,比如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基于此,本文从四个方面探究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仅供广大地理教师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对策
引言: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教师轻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等,导致学生在面对地理事物与现象时,始终不能进行创新思考,更加无法在脑海中构建空间形象。因此高中地理教师亟需探索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对策。
一、运用直观教具,培养空间思维
在高中地理课本中,大量的地理事物以及现象都具有较强抽象性,学习难度较大。在讲解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适时应用合适的直观教学工具,比如多媒体、地理模型等,通过运用各种直观教具,将距今较远的地理知识更加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此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同时使其更加清晰且全方位地认知地理知识,引发他们对地理现象的思考。
以教学“常见的天气系统”为例,在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教师应该有效利用多媒体。首先运用幻灯片,将当地最近的天气变化情况呈现在学生面前,比如风向、温度、云雨等。再应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多种常见天气,比如暴雨、台风、寒潮等。在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前提下,教师可以为他们讲解二种常见的天气系统,一是锋面天气系统,二是气旋反气旋天气系统。当为学生讲解锋面概念的时候,教师应该有效利用多媒体,将气团温度、湿度等相关内容更加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观察图片时,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提高他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深度。当教师讲解锋面对天气所产生影响的时候,同样可以合理应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各类锋面影响天气的动态过程,由此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提高他们对知识点的认知。
二、合理设置疑问,培养逻辑思维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言堂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无法有效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因此,为了改善缺乏活力与趣味性的教学环境,地理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应用设置疑问这一方法,在合理设置疑问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维,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促使其深入思考与研究地理知识,逐渐提高自身逻辑推理能力,形成逻辑思维。高中地理教师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合理设置疑问,应该有效掌控各种疑问设置步骤,提高课堂活跃度,促使学生养成逻辑思维[1]。
以教学“水圈和水循环”为例,在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对水资源概念的理解深度,增强他们利用图表反映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的能力,教师应该遵循学生对事物的思维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合理设置疑问。首先围绕水资源的含义提出问题:海水是水资源吗?河流水是水资源吗?学生对问题的探讨中,理解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阐释水资源。

在此基础上,教师接着向学生提出问题,所有淡水资源均可为人类生产生活所用吗?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人类经常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有哪些?在地球水体中所占比重大致是多少?思考这几个问题,学生需要结合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所占比例图,通过比例图,学生很直观认识到,海水是水圈的主体,陆地淡水仅占比2.526%,而在陆地淡水中存在于极地和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的冰川占68.72%,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水量很有限,从而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观念。接下来,教师可以将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分布图呈现在学生面前,提出问题水资源最多与最少的大洲?对最少的洲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你有什么建议?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并思考解决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途径。如此基于循序渐进的设疑环境下,不断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能力,逐渐形成逻辑思维[2]。
三、加强合作讨论,培养批判思维
针对批判思维而言,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技能,另一部分是思想态度,由此可反映思维水平。当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提出某一地理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激烈探讨,在探讨期间,督促学生在考虑问题时保持冷静的态度。当评价地理现象的时候,学生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即使外界因素不断影响,也没有任何动摇,逐渐形成批判性思维,利用辩证法分析地理问题,提高判断的准确性。从批判性思维角度来讲,可以将其视为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过程,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有效引导学生合作探讨,强化其批判性思维。
还是以教学“水圈与水循环”为例,教师也可以有效利用合作探讨的方式,由此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在合作探讨之前,教师应该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将各小组的人数控制在四至六人。每一个小组选择探讨的问题开展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在小组内部,发挥自身批判性思维,比如就“为何生活生产中主要利用淡水,而不是冰川水?”展开讨论,并整合小组内部每一名同学的观点。当小组内部进行探讨的时候,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名成员,促使他们进行多向交流,而且由于团队合作的调动,使其积极探讨问题,阐述个人观点。通过合作探讨,带给学生大量独立评价机会,从而在不断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批判性思维,强化自身批判思维能力[3]。
四、灵活思考问题,培养逆向思维
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使学生具有较强逆向思维能力,地理教师需要合理引导学生,使其积极思考问题,并提高思考灵活性,帮助他们掌握反向逆推以及辩证分析等技能,随着逆向推理的进行,不断提升学生逆向思维水平。当进行逆向思维探讨时,不少学生容易一时间给不出答案,对此教师应该在合适的时间给予指导,让他们以逆向思维为切入点,探索与发现问题,并且得到正确答案。除此之外,高中地理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更大鼓励,使其运用逆向思维探究问题,从而增强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以教学“地球的公转”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果黄赤交角为0,地球的公转有何特征与意义?然后,教师需要合理引导学生,使其有效利用反证法,学生结束思考后,相对直观地将该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有效处理反证过程中遇到的疑问,使其利用逆向思维探究相关问题。再比如,有关全球温室效应问题时,教师不仅要清楚讲解二氧化碳可以导致温室效应,还要讲明由于环境污染导致气温降低。如此基于辩证分析问题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全方位思考相关知识,形成逆向思维,可以全面认识地理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着重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为得到良好培养效果,需要利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合理设置疑问,加强合作讨论,灵活思考问题等,从而促进学生地理思维发展,调动他们探究地理现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其地理思维水平。
参考文献:
[1]温暖宁.浅谈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当代教研论丛,2019(05):96-97.
[2]李亮奇.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6(02):127.
[3]艾晓慧.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16):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