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进行浅析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5期   作者:杨雯
[导读]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反映出一个人各方面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杨雯
        广西河池市南丹县幼儿园   547200
        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反映出一个人各方面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文章结合实际教学,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日常生活;幼儿;行为习惯
幼儿期即3—6岁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而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教育、培养的结果。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抓好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呢?
一、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和合理的生活制度是基础
(1)创造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对他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所受教育影响的反映,3-6岁幼儿,他的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社会环境、甚至是幼儿看到的图书、动画片等等,都会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发生重要作用。因此,和谐美好的幼儿园生活,和睦的家庭环境,良好社会风气,都是孩子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客观条件。比如:我们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包括礼貌教育、不打人不骂人、不拿别人的东西、学会分享、主动帮助别人等。教师就应该告诉孩子见到认识的人要主动问好,这些是讲礼貌的表现;去别人家做客时要主动问好,不得到主人允许不随便动东西;在外面不随便要陌生人的东西;在幼儿园不和小朋友抢玩具,要共同分享……这些都是良好的道德教育。
(2)制定一个合理的生活制度。
幼儿一日生活的合理化、系统化,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有很大的关系。生活有规律的幼儿,会更健康、快乐,不爱生病,也不缠人,这样家长和教师就会有更好的精力和时间去照顾他。所以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是有规律的集体生活,比如:七点半至八点吃早餐、八点至九点主题活动、九点半点至十点半做间操和户外活动、十点四十至十一点半吃午餐、十二点半午睡,两点半起床……,一定按照制定好的时间表对幼儿的生活活动进行管理,这样幼儿的行为习惯就能迅速形成规律,一旦形成规律,家长和教师今后就能很好的管理幼儿,所以也要要求家长在家也要和幼儿园保持一致,这样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幼儿都能很好的适应幼儿园和家庭生活。
二、成人的言行榜样是关键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而父母和教师是孩子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这就要求父母和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孩子以良好的影响,这对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重大的意义。特别是父母,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第一个模仿对象。父母的思想品德、交往方式、行为习惯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各个方面。比如:要求幼儿养成物归原主的习惯。首先家长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当你看完书后一定将其放回书架;看完电视后一定将其关闭,吃完东西后的垃圾一定不要乱扔,将其扔进垃圾桶内……。只有家长做到了你才能要求孩子。
第二个模仿对象是教师,幼儿在幼儿园天天面对的是教师,教师自然就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对于幼儿,教师的话可以说是“圣旨”,经常听到家长们埋怨:“自从上了幼儿园,谁的话也不听,只听老师的话。

”通过家长的这些话充分说明了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地位,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在一次区域活动-娃娃家中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正站着两手抱胸在说话,我就问:“你们在干什么?”他们说:“我们在模仿老师聊天”。他的话让我大吃一惊,我赶紧对娃娃家的幼儿说:“有的老师确实这样,但是这样的动作是不文雅的,希望幼儿要学习老师好的行为,不要学这些不文雅的动作。”通过这个活动说明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影响是巨大的,正如古人所言:“言教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三、家园合力是保障
幼儿天天在幼儿园和自己家中学习、游戏和活动,这就要求幼儿园和家庭应保持一致。通过书面形式和谈话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幼儿园了解家长,在根据幼儿特点制定一套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法。在幼儿园对幼儿提出的要求,要求家长在家督促幼儿严格执行,家园合力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与家庭教育要取得一致,很多时候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如: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家长一定不要剥夺幼儿劳动的机会,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收拾碗筷、擦擦桌子、洗洗袜子等,一定让幼儿自己做,做完后一定要及时表扬;在幼儿园时幼儿轮流值日,让每个幼儿充分体验到劳动带来的快乐。所以家长要和教师要求一致,要求幼儿在幼儿园做得力所能及的劳动,回家后家长也不要帮忙,这样幼儿才会慢慢形成爱劳动的习惯。
在日常工作中还可以组织各种活动促进家园一致,如:家长经验交流会,让幼儿习惯较好的幼儿家长做介绍,介绍自己是怎样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的;又如:专家讲座,定期请专家来讲座,针对家长的提问,做指导性回答。使幼儿家长真正了解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究竟从何时培养,以何种方式,有哪些内容,指导家长用科学的育儿方法,循序渐进,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以兴趣为出发点因势利导
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要以先进的理念联系幼儿的发展特点,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3-6岁的幼儿正是对儿歌和故事比较感兴趣的时候,于是就从这方面入手,如:在培养幼儿讲卫生的习惯时,家长和教师一定要耐心,边讲解,边示范,并给与必要的帮助。须知,幼儿的卫生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起来的,大人应经常督促、提醒。为了使幼儿引起兴趣,并能更好的掌握盥洗方法,家长和教师将盥洗过程编成儿歌如洗手歌、洗脸歌、刷牙歌等和孩子一起朗诵,增加幼儿的兴趣。在幼儿园充分利用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小猫和小弟》等这些经典的故事让幼儿从中学习一些良好行为习惯。同时还要经常表扬做的好幼儿,鼓励其它幼儿向他学习,以增强他的自信心。同时对做得不好的幼儿要特别关注,给与他特殊照顾,鼓励他反复练习,直到掌握为止。
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家庭、社会、幼儿园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需要成人的严格要求,反复提醒。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是一个艰巨任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幼儿能在一个健康、快乐、自由的环境中成长。
参考文献:
【1】盖静. 浅谈日常生活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C]// 2017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成果集. 2017.
【2】潘越. 日常生活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J]. 新校园(学习), 2017, 000(005):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