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6期   作者:王虹雁
[导读] 在我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文言文对于传递古代历史、人文、文学、语法等方面的知识有着重要作用。
        王虹雁
        四川省绵阳市警钟街小学
        摘要:在我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文言文对于传递古代历史、人文、文学、语法等方面的知识有着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白话文的推广使用,文言文使用越来越少,特别是小学生基本失去了文言文的使用环境,这不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更应重视文言文教学,需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情况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和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就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进行探究,以期对促进提高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水平和小学生古文学修养有所增益。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在我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文言文对于传递古代历史、人文、文学、语法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小学生正处于对知识、语言学习能力很强的阶段,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及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古文言文的积累增进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一、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1.故事激趣,营造氛围
        文言文的课文难读拗口,文意难以领会,这是学生阅读和学习文言文过程中的拦路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故事的浓厚兴趣和影像、视频、图片等对学生的视觉冲击力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曹冲称象》时,先用一个浅显易懂的故事引入,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我再提出 :“如果把这个故事以古文的形式写出来会是怎样的?”這时,学生便会很期待古文的出现。顺势,我将课件中的课文朗读放出来,这样学生在这样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开始了文言文的学习。
        2.现身说法,减轻压力
        在实践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恐惧心理,在文言文教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教师可以将自己学生时代学习文言文的经历说给学生听,提醒他们“万事开头难,我们不要害怕,通过不断的阅读和积累,渐渐地,我们的古文阅读能力无形中得到了提高,此时回过头来看,你们会发现,原来,自己已经喜欢上了古文阅读。”这种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现身说法,对学生进行安慰和疏导,减轻恐惧心理,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二、以读为本
        古人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错的,在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让学生从各种形式的“读”中去理解古文的意思,比教师逐个讲解字词的意思来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标,效果要显著得多。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教学目标,还能增强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自信心。宋代著名的教育家朱熹说过 :“读书要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他告诉我们,读书是人体各个器官并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读”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不同层次的“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1.读准。读准是阅读各类文章的起码要求。

文言文有许多通假字、生僻字、破读字、古音字等,要想让学生熟读成诵,首先就要把这些字词读准。可以让学生先通读古文一遍,找出难以读准的字词,借助注释、查字典等方法读准字音。之后,通过个别朗读、小组分读、全班齐读等方式,纠正错读、漏读、多读字词的现象,最后,教师范读全文,以正字音。
        2.读顺。读顺是读懂文意的基础,是文言文阅读的一大难点。古人的语言习惯与我们现在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在诵读古文时,要在较长句子中进行正确的停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读,甚至是领读。学生掌握了准确的句子停顿后,经过多次诵读,也就能够为理解文意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读懂。读懂文意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学生在诵读文章时,通过教师指导的停顿,揣摩句子的意思。再借助文章后的注释,自读自悟,尝试自译。若有不理解的字词或句子,再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这种在读中悟,在悟中读的方法,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又达到了熟读成诵的教学目标。
        4.读透。文言文中蕴含着深刻的内涵,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片沃土。通过反复的品读,学生感悟古文中蕴含的各种哲学道理,学习为人处世的方式和人物所具有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司马光砸缸》,学生在弄懂文意后,经过品读,体会到司马光身上所具有的遇到问题沉着冷静和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品质。此时,再让学生将这种精神品质发扬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这就是一种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
        三、总结归纳,触类旁通
        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需要的就是学生不断地积累。学生平日接触的都是现代白话文,对文言文的接触也就是在课堂和平日习作及阅读中,因此,善于总结归纳和积累的孩子,在这古文阅读中总能脱颖而出。文言文中很多字词都有特定的某种或者几种意思,学习中将字词的用法概括总结积累起来,当阅读课本以外的古文时,才能触类旁通。如《观书有感》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是连词,意思是“因为”。又如鲁迅的《自嘲》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为”是动词,意思是“做”。就这两个例子而言,“为”有两个读音,不同的读音,词义和用法不一样。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之”、“其”、“因此”等等,善于总结归纳的学生,就会将常用字词的不同用法和词义总结归纳起来,当学习其他文言文时,便能触类旁通了。
        总之,文言文的教学应在“以读为本”的原则上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读中知其意、悟其境、动其情,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领悟祖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掌握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提高古文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言文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符号,曾是古代人们交流和表达的重要工具,经历千百年风雨磨砺,在当代信息社会背景下,越发显得煜煜生辉。我们小学加强文言文学习,就是想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早植文化之根。
        参考文献
        [1]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有效课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讨[J].林景书.教育观察.2018(08).
        [2]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古文“1+1”式阅读教学探究[J].吴丽芳.语文知识.201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