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林庆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温店镇大杨中心小学
摘要:当前社会教育体制在不断的与时俱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开设了活动教学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此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为了通过活动课程的设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本文以小学数学为例分析活动课教学对小学生兴趣培养的研究。
关键字:活动课;教学;小学数学;兴趣
一、引言
在小学阶段数学课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使数学课变得更加有趣,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如何能够使小学生更加主动积极乐观的接受数学知识变成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原有的灌输式课堂模式,使得小学生能够通过动手实践来获得知识,掌握技能[1]。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能够为自己奠定足够坚实的数学基础能力,进而保障小学生获取更好的数学学习效果[2]。本文是以小学数学为例探究活动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通过在课堂缺乏互动,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对待出现的错误,没有正确的认识、数学教学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等三个方面对当前小学数学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其次根据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数学活动课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缺乏互动,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
数学课堂讲解教学的主体是老师。老师会把数学课本上的东西或者是她自己总结的一些经验在课堂上讲述给孩子们,孩子们会对老师所讲的东西加以思考,最后老师在通过作业、检测等方式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开展下一步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将所有教育的任务都放在了教师身上,教师往往需要进行充分的备课才能完成一次课程的讲解。就算是这样,学生的兴趣也很难被调动起来。如果学生没有与老师之间的互动,那么学生就有可能会走神。毕竟对于小学生来讲,想让他们集中精力学习一节课的时间,还需要一直听老师讲解,实际上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二)对待出现的错误,没有正确的认识
每个学生都有固有的错误回避。他们害怕在学习中暴露自己的问题。他们不愿意受到教师的批评,也不想被其他学生嘲笑。正是由于这种心理存在,学生不敢多问或敢多做事。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越来越多的错误会出现。而同样,许多教师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错误归因于他们没有认真听课,所以教师开始批评学生的错误。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严厉的批评才能纠正错误。正是由于这种恶性循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固有错误越来越多,逐渐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数学教学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
大部分数学教学都是老师着眼于教材本身,内容主要是数学理论及部分联系题,这种教学,由于没有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学生没有产生共鸣,学生没能够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同时学生也无法在实践中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小学数学活动课提高学生兴趣解决策略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创设合适的情景来调动小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可以捕捉课堂的精彩一瞬,或者设置特殊疑问来展开教学。比如在“约分”这个知识讲解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比较"1/3、2/6、3/9"三个分数的大小,首先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之后有小组代表发言。经过讨论后一些小组通过把分数转换成小数之后发现结构相同;另一些小组有不同的见解认为该方法只是对这个题使用,不适用于所有问题。如果一些分数不能变成小数,则需要怎样对比其大小。在学生发表完观点之后,教师进行讲解,在黑板上画出三个相同的圆,分别分成3份、6份、9份,然后按题意涂上颜色,让学生观察图像发现规律,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约分方法,从而记忆相关数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二)动手操作,产生兴趣
新课改以来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动手实践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在课堂当中教师也应当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比如在讲解“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这一节课时,可以让学生制作两个形状、大小都相同的梯形,然后将其进行拼装,学生就会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构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而之前计算平行四边形的公式为"底X高"。那么,梯形的面积计算就应该为"(上底+下底)X高÷2"。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也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体会成果,促进兴趣
活动课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一种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究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在活动课中,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出发,体会成果,促进兴趣。学生带着问题不断探索,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然后体会得到的成果,促进兴趣的形成。在进行数学活动课时,可以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让小学生体会数学带来的成果。
(四)语言激励,培养兴趣
数学活动课是用来发展学生应用数学能力,解决数学学科中遇到的一些特殊性问题,他与新授课不同,有自己的学科特点课程特点,即通过数学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把数学课堂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小学1到3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很弱,对新鲜事物还是以亲自尝试为主,形象思维能力占主要地位。因此,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投其所"好",在重视学生自己进行数学活动的同时,注意语言激励,要让学生从中获得数学经验,提高学习兴趣。
四、结论
新课程之下,我国的小学数学活动课需要进行改革。这种改革,不应当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应当是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革。本文就是针对数学活动课教学展开研究,通过研究提出了数学活动课教学对小学生兴趣培养的策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兴趣、通过实际动手操作,使学生产生兴趣、体会成果,促进兴趣及语言激励,培养兴趣、按照活动课原则进行课程设计。希望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玉波.浅谈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J].软件:教学,2015(2):238-239.
[2] 张小林.开发农村课程资源,实施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J].开心:素质教育,2017(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