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其
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 邮编:51515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如是说,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学生普遍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的事实,为了提升高中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我从自己的教学案例出发,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体会了几点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体现我对高中趣味语文课堂的思考。
一、声情并茂,阅读激趣
幸运的是,教材所选的都是典型的好文,不仅在内涵上可以欣赏品味,单单在声韵方面,就有许多能够激起人们的感情涟漪,引人入胜,美不胜收。因此,再赏析课文时,朗读是必经之路,是通幽曲径的开端,打开寻幽探密的大门。而如何朗读,朗读出什么,又是作为引领者的教师所需要指导的。
第一、示范朗读,代入情境。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中,我常常尽可能地搜寻一些优秀的朗读音频,作为示范,让学生在进入课文分析之前,先进入情境。如"白云出岫"的系列朗读,"喜马拉雅"上也有许多朗读发烧友上传的优质朗读音频,用这些具有指导作用的朗读将学生带入情境再好不过。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我播放的音频空灵澄澈,无论是读音、节奏,还是情感、意境,抑或是配乐、音色,都立刻将学生带入了那个初唐的月夜,音频一开始,学生立刻安静下来,认真倾听,并且还情不自禁地跟着音频轻轻朗读,仿佛跟随着朗读者一起走进了那个月色澄澈的美好夜晚,有学生后来还来索要音频文件。优秀的朗读资源制作精良,背景、音色、音调都可以作为典型,其示范作用不可小觑,可以让教师事半功倍。
第二、亲身试读,知其所以。示范朗读,终究是隔岸观火,因此,除了播放音频文件,我更注重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无论是赏析散文还是诗歌、文言文,我都尽可能地让学生朗读,并且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
【教例一】赏析苏轼的定风波时,在扫清了"吟啸"、"料峭"、"萧瑟处"等字词的理解障碍之后,全班同学齐读全词,然而效果欠佳,我请学生找出这首词中认为应该在朗读中特别注意的地方,说说为什么,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体现了学生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生:我认为,要尤其注意"谁怕"这两个字的语调,要读出那种无所畏惧的神态。
师:是的,说得很好,而且谁怕还是一个问号,应该稍稍升调,读出一种主动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的神态。(示范)
生:一蓑烟雨任平生要读得很平静,很淡定。
师:你能给大家示范朗读一下吗?
生:(朗读,全班跟读,"任平生"三个字重读且节奏放缓。)。
师:是的,任平生三字更能体现诗人的自在逍遥,所以朗读是要更加强调。
生:我觉得最后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要读出乐观旷达自在的思想。(示范,全班鼓掌。)
师:同学们对于情感的整体掌握非常好,也将作者这种不怕风雨、无论天气如何都很洒脱的的心态展现出来,但是同学们如果在朗读时能够将“风雨、晴”字的读音再拖长一点效果就更好了,感情就会更饱满。而且再次读的时候可以将速度比刚刚更慢一点,这样效果会更好。
生:我认为"料峭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一句要读出一种转折。"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这一句诗人的情感是有点伤感、低沉的,但是转眼看到的是阳光迎接着我,情感又从伤感变得欣慰、充满阳光,轻松愉快。
师:说得很好,就好像今天早上,天气很冷,出来外面看到阳光明媚温暖,你就会"哇"的一声。(全班跟着发出哇的声音。)
生:(示范)
师:很不错。(师示范,全班跟读。)
解读了几处重要的句子后,全班同学再来朗读则情感更加饱满充沛,不仅读出了正确的节奏,更读出了苏轼的心声。
我一直认为,好的文字同时也是好的声音,用声音将文字演绎出来,比起单纯的文字呈现和教师讲解更加生动丰厚,就像董卿主持的《朗读者》,嘉宾的演绎总能让一些熟悉的篇目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和生机。将朗读当作一种教学手段的同时,更当作一种乐趣,也是培养学生感知文本的另一种能力。
二、发微块隐,阅读积累
许多著名的作家,除了作品是传奇,人生也是传奇。语文的教学不仅仅教一篇文,也是在读一个人,选文只是一个作家丰厚作品中的冰山一角,我所追求的,是通过这一篇文字让学生主动去了解一种思想,一种生活,一种人生。除了入选教材的代表作外,这些作家的传奇同时也是一篇跌宕起伏的文章,很多作品也是作家心路历程的呈现,苏东坡的每一首诗词都是自己哲理人生的写照,如《前赤壁》的乐观,《后赤壁》的四大皆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悲凉,都和苏轼被贬黄州的人生挫折脱不开干系。因此,了解其人其事有助于解读文本。教学时,了解作家生活使触发学生赏读文章兴趣的开关。如何了解作者生平?简单的教师介绍远远不够,我总是争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荐一些人物传记,让学生课后主动阅读,充分了解人物后,写成人物简介,在课堂上分享。如此一来,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也培养了他们读书的习惯。
【教例二】在分析张爱玲的小说《封锁》时,这是高二学生第一次接触张爱玲,《封锁》也是张爱玲唯一一篇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作品,而张爱玲的文学价值自不待言,她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她的小说的主题也与此前学生接触过的高大上的不一样,反倒经常呈现一种悲凉的人生真相,这也是高中学生所较难理解的。因而,我提前一周让学生阅读《张爱玲传:失望是一种幸福》、《流言》、《金锁记》,让学生初步感知张爱玲的人生经历、文学特点、思想世界,并分小组、分阶段介绍张爱玲,以下摘录一位学生的发言稿件:
1.名门之后,没落贵族。(作家简介)
2.父母龃龉,年少孤独。
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是一个典型的遗少型人物,"一半生活在现在,一半生活在过去",母亲黄逸凡是一名音乐家以及画家,是一个非常具有艺术天分以及个人修养的西洋化女性。父亲沉迷鸦片以及讨姨太太是导致母亲愤然离家的主要原因,最终,母亲和姑姑一起去欧洲留学。
3.幼年争强好胜,与众不同。
张爱玲有个小自己一岁的弟弟,张子静,子静大眼睛、长睫毛、白皮肤,生得十分清秀。相比之下,张爱玲则像一只丑小鸭,加上作为男丁,连带的佣人张干也因此骄横起来,而张爱玲的佣人何干则要维诺许多。张爱玲四岁就觉察到男女的不平等,和佣人理论。因争强好胜,故读唐诗宋词各个方面都比要赛过弟弟。
4.短暂温暖,好景不长。
张廷重后与姨太太闹翻,被打破了头,且由于打了过量的吗啡而差点死去,至此之后张廷决定改变以往的生活,正在此时母亲与姑姑也留学回来。此时作者描写了之后的美好生活,家里的房子,环境以及日常母亲河以为伯母之间发生的事情,描述着自己的快乐生活。可是后来张廷重故态复萌,但不想黄逸凡离开,想到了不出钱养家,逼迫黄逸凡花光积蓄来依附自己的昏招,最后二人协议离婚。
张廷重后迎娶民国总理孙宝琦的七女儿孙用蕃。孙爱抽鸦片,性格扭曲,出嫁时已是三十六岁。孙性格暴躁,辱骂佣人,打骂孩子。虽然张爱玲在母亲的坚持下进学校念书,但还是跟随父亲生活,中学毕业后想去英国留学,结果父亲拒绝,认为是在走黄逸凡的老路,继母也出来讽刺:"你母亲离了婚还要来干涉你们家的事。既然放不下这里,为什么不会来?可惜迟了一步,回来只好做姨太太!"留学之路被阻。后因为去母亲那里住没有跟继母打招呼而打,意欲反抗而被张廷重暴打、监禁,生了痢疾也不给医治而差点送命,全在佣人的求情和帮助下逃出张家。从此以后离开张家,再也没有回去。
5.性格敏感、孤傲。
从小张爱玲就没有感受过家庭的温暖,而且在环境的影响下也学会了封建大家族中的勾心斗角,这导致张爱玲不仅自身性格比较孤僻、敏感,在遇到一些人和事的过程中也会习惯性的进行否定,对于周围的环境以及发生的情况也喜欢用审视以及怀疑的态度去看待。
与母亲性格迥异。
母亲对女儿的要求是一个现代淑女,自立自强,积极向上,时髦而充满阳光。但张爱玲在生活中却总是表现出懒散、局促和无知的一面。她不会小苹果,在姑姑家住了两点连电铃在哪儿都不知道,更别提出门认路、待人接物之类的。母亲对这一切自然是失望的,张爱玲甚至隐隐觉察出母亲有了"不知道在战火纷飞中为这么个女儿留下来是否值得"的念头。加上在经济上依附母亲,这让张爱玲感到非常痛苦。
在开始创作的早期,张爱玲并没有写过对父爱或者母爱歌颂的文章,而且还塑造了一些狠毒暴力的母亲形象,《花凋》中川嫦的母亲;《多少恨》中虞老头。张爱玲的无爱导致创作的作品中人物也是孤独的。《金锁记》中,曹七巧自己的婚姻不幸福,不愿自己的女儿出嫁,还拆散女儿的爱情,不愿自己的儿子长白和儿媳妇感情融洽,折磨死了儿媳。
6.出名要趁早
张爱玲本人受到中国古典的小说、诗词、五四时期的文化、思想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所以其作品反映的内容也更复杂,其中含有中外、新旧文化以及意境的相互交融,这也导致张爱玲的作品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包含着自私、城府等等形象,非常真实的描写着人物。也是这样人物形象给她的文章中增添了很多凄凉的滋味,同时也在提醒着我们文明会逐渐消逝,在人间永久存在的只有人性的弱点。这位学生此前零零碎碎地读过张爱玲的部分作品,但不难看出,他是认真地把我推荐的数目都通读过,才能把最能体现张爱玲的一段人生经历呈现出来。了解张爱玲的这些经历对激发更多学生去阅读其作品的兴趣有莫大帮助。很多时候,我都会采用这种方法,在新接触作家的篇目的时候,让学生先认识这个人,如通过《促织》了解蒲松龄,进而阅读《聊斋志异》;通过《柳毅传》了解唐传奇,推荐阅读《太平广记》;通过《哦,香雪》了解铁凝,进而阅读其他的小说。充分地了解其人其事,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比较贴切地解读出作品的深层内涵,也是激发其探究欲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巧思设问,激发思考
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有价值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形,纯熟之功弥深。所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一个个有效的、符合文本内容、符合教学规律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思考探究,从而充分理解文本的目标。语文教材往往是一篇文章,教材后附的一些问题往往无法完整地、深入地触发学生的思考,因而,实际的教学过程其实是教师设问并让学生思考理解的过程,需要教师更多的教学智慧。
首先,教师吃透文本,立足文本。单一的灌输无法真正让学生思考,立足于文本的提问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如我在实习期间上《烛之武退秦师》,没有单纯介绍"重耳流亡"和"城璞大战"两个典故;而是在预习阶段就布置学生思考"秦晋为什么要围郑?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并具体分析。"并且暗示,秦晋围郑与两个历史典故有莫大关系。学生则能从文本中找出句子来回答,历史积累丰厚的学生则能说出重耳流亡和城濮大战这两个史实。在上苏轼的《定风波》时,我主要抓住了词作中的三处看似矛盾的地方来设问,一问:为什么说是"竹杖芒鞋轻胜马"?二问:词的序言中写到"雨具先去",可上阕又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哪里有蓑?这前后是否矛盾?三问:为什么说"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体现他什么样的精神?三个都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这样一来,不仅学生认真阅读文本,还能积极探究,调动已有积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设问科学,层层推进。解读文本避免抛出一些大而笼统的问题,而是立足教材,大问化小,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一环扣一环,顺着学生的思维由浅至深,最终水到渠成,体现文本的程序性和阶梯性,用问题逐渐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引导学生由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一步一步地深入思考和探究,并做出正确的理解、推理和判断,最终找出文本的深刻内涵。
【教例三】鲁迅的文章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比较晦涩难懂,如果单纯把对文本的解读抛给学生则流于灌输而无趣,更需要教师由浅入深地设计问题。《狂人日记》作为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具有开山的厚重,也开启了鲁迅往后小说创作的母题——吃人的礼教。但课堂操作如何才能由浅入深,激发探究的兴趣,最后自然而然地得出文本中吃人的本质?我的设计是这样的:
1、狂人,从作品的叙述来看他确实是个疯子,他有什么样的病症?朗读第1、2段,找出相关的句子分析。
(1)不正常的心态。他将所有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及交流都看成是吃人的过程。如"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将别人对自己的笑也理解成吃人安排妥当,将身体的一切都表现的暗藏杀机,这与正常的心理状态并不相符。
(2)逻辑不清晰。在变态的不正正常的心理下,狂人必然也不会有正常的逻辑思维,例如在文章第一部分所写的:有三十年的时间没有看见月光,但是在生活上是不存在的事情,是非常荒谬的。
(3)臆想生活的环境。狂人也就是在自己的幻觉中生活的人,也就是疯子。"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二十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
2、狂人发疯的原因就是觉得身边的人都想吃他,那么,小说中到底有没有吃人事件?
提示:《狂人日记》并不是全部都靠凭空想象的,同时也对历史记载的内容以及实际事件进行列举。
历史上的吃人事件:《本草纲目》记载"人肉可以煎吃"、易子而食;食肉寝皮;割股疗亲、易牙蒸子献给齐桓公。
(齐桓公一句戏言则令易牙烹子而献,此举让齐桓公很是感动。但是在管仲死后对齐桓公叮嘱要远离竖刁、易牙、卫开方这三个人。但是齐桓公在易牙走之后却又将三个人召回宫中。第二年时,齐桓公病重,这三个人拥立公子无亏,导致太子昭不得不去宋,至此引发齐国内战。此时这些人将宫门堵住,并且假传指令不让任何人到宫中,最终将齐桓公饿死。)
在现实中也有吃人的事情发生:炒了大恶人的心肝吃、咬孩子的女人。
3、鲁迅先生的哪些作品体现了社会上有吃人的现象?(请讨论举例)
——《祝福》寡妇祥林嫂因为两人丈夫都死了,就成为不祥的象征。从鲁四老爷授意周围的人不让祥林嫂参加祭祀,鲁镇的普通老百姓的行为,"我"面对祥林嫂"人死后有没有灵魂"的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面对,这就会让祥林嫂在精神以及灵魂上受到虐杀。很多人的行为在不经意间就会受到封建观念的影响,而祥林嫂、鲁四老爷等等都是在这个封建社会中的牺牲品。
——《孔乙己》孔乙己也是一个被吃掉的人。作为一个原本心地善良的读书者,但是却成为除了之乎者也什么也不会的人。孔乙己虽然穷困潦倒但是却自命不凡,这样的情况也导致其成为了人们的笑料,最终在因偷盗被打断腿后在生活的折磨下离开。
——《故乡》中的闰土,少年时的闰土和我没有任何隔膜,活泼善良,知道许多有趣的事情,但中年时的闰土却称呼我为"老爷"而不是之前的"迅哥儿",被"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闰土是被封建政府统治、生活压迫、逆来顺受的天命观给吃掉的底层人民的代表。
——《阿Q正传》中的阿Q,生活在社会底层,饱受着很多封建地位较高的人士的摧残,面对这些摧残他都是用精神胜利法进行面对。这些精神胜利法也展现了人们懦弱、懒惰,以及狡猾展现出来。精神胜利法简单来说就是让奴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心理的平衡,并且用欺骗以及麻痹自己的方式让自己习惯这样的生活,用自己幻想的胜利来麻醉自己,将奴隶的痛苦生活转变成其在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让自己受到麻痹,最终更安心更心甘情愿的成为奴隶。
4."吃人"的内涵是什么?
首先应该明确,“吃人”不只是在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意义的象征和表现。在文章中所表现的“吃人”事件,这是一种隐喻的手法,更多的是对封建社会中的制度以及习惯对人的摧残的描写。
四个问题的设置立足文本,层层深入,充分调动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和挖掘已有积累的能力,先弄明白狂人确实发狂,才会误认为周围的人都要吃他,事实上,要吃他的早已把周围的人都腐蚀毒害了的礼教,然后找出鲁迅其他被礼教毒害的人物,从而得出吃人的真正内涵。这样,问题设置逐层深入、学生发言踊跃积极,课堂教学效果水到渠成。
无论是融合情感和理解的朗读,了解作家跌宕人生的预习,符合教学规律的设问,目的都是为了带动学生情感和思维,使之充分融入语文课堂。当然,激发语文课堂趣味性的方法远远不止这三点,然而这是我教学所得,这些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有趣的课堂,往往是多方面的融合,让学生发展思维,轻松快乐地学习语文,是我不断追寻探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