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5期   作者:刘婧
[导读] 在新课程的落实中,学生学科素养能力的培养成了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所在。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教师要善于创新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在趣味化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最终达到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刘婧
        任丘市青塔乡三赵小学  河北任丘  062550
        摘要:在新课程的落实中,学生学科素养能力的培养成了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所在。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教师要善于创新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在趣味化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最终达到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下面,文章首先就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基本概述,然后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改革
        引言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应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运用丰富的教学工具,结合新奇的教学方法,将课本上的数学习题结合实际,从而提高作业的质量,教水平质量,让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有所提高,实现增加教育成果,达到教育目的,提高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能力。
        1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概述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此,教师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知识的传授,还需要重视对其核心素养的培养。目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已经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将数学知识与核心素养相结合,对于学生的知识的学习能够起到有利的效用。完善核心素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教学质量,还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使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本质和思想,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实现双赢的效果。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情感观念、知识和技能水平。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能力至关重要,应当予以重视。在当今社会,核心素养是教育发展中关键因素,对于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指导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他们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获得更多实际经验,与学习活动相结合,提升学习能力。其次,在新时代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可以帮助学生优化整体应对能力和创新能力,教育创新也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当今社会的学生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2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手段相对单一,课堂教学后劲不足
现阶段,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然而学校、家长、学生都有较大的升学压力,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依然盛行,因此,小学数学教师的大部分时间则放在了应试教育的课程内容上,采用“满堂灌”的知识输出教学模式,忽视思维能力培养,“知其然,却未知其所以然”,扼杀了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小学低年级时,或许依靠模仿和记忆力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在高年级需面对更多知识点时,光靠记忆力则不能游刃有余了,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时候就必须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2.2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方式相对被动
小学生都比较贪玩,自控能力不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不强,这是符合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状态,但他们对老师绝对信任、乐于服从老师的安排。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小学教师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学生基本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知识、被动学习的状态中,教师教学方法不妥当、教学设计不合理,将影响学生的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需要教师、家长的正确引导和合理督促,选择师生互动、生活情境等适宜方式,提高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2.3核心素养导向不强,教学改革浮于表面
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他认识、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受认知水平、分析能力影响,小学生难以对某些问题有深入的认识,需要较长的时间去理解和体会,表明核心素养的培养绝非一时之功;与此同时,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常规的考试成绩却不能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低。

因此,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周期长、难度大、见效慢、评价难等特点,而教师受困于传统的教学成绩诉求,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探索不够,故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有些浮于表面、进展相对缓慢。然而,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限于人生的某一阶段,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终身教育,直接影响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事业成就的大小,这就需要从孩子抓起,从小学阶段提升,故而以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亟待深化。
        3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3.1以情境创设教学实现数学教学改革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教育不断地发展改革,教师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素养,适应教育观念的转变。传统方式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应当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方式,以情景交融的方式教学,对于学生的教导,需要不断创新其学习环境,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初步在教师与学生间进行转换,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增加教学工具的使用,利用互联网教学的方式,将知识与兴趣相结合,改善传统枯燥的教授方式。实用的几何知识能够不断地开发学生的潜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3.2利用主题活动实现数学教学改革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活动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的基础所在,为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优化。教师可以利用主题活动的开展实现学生数学素养能力的提升,在寓教于乐的学习过程中使得学生会学数学、乐学数学、善学数学。例如,在教学《对称》这一数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热闹的民俗节”的主题活动。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中国民间的剪纸艺术,在图片的观看中诱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彩纸、小剪刀等教具,让学生动手实践;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课堂小老师的身份进行知识的讲解。在主题活动的开展中使得学生对对称数学知识展开深入的解读,在活动的探索与动手操作中实现学生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实现学生对轴对称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的提升。
3.3提高作业趣味性实现数学教学改革
3.3.1让作业成为学生的游戏
当前的教育情况下,教师布置的作业太过于单调枯燥,并且这些题目不能够很好地应用在生活中。因此,教师需要注意在习题方面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以便让学生进行综合练习。就像教师在让学生学习了“统计”后,应该给学生安排一项任务:去了解商店里东西的个数和单价,并根据数据,猜猜哪些东西卖得多,哪些东西卖得少。在这个问题上,学生需要自己去到现实中进行调查,所以每个同学手里的答案是不一样的,但教师看重的并不是答案,而是学生调查问题的能力和对数据的分析能力,并能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能够充分运用调查的数据来进行分析和处理,学生在收集作业信息的过程中,与同学和教师积极交流,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对于数学的热情。
3.3.2让作业生动活泼起来
数学作业中,有一个很普遍的情况就是教师教学的方式太过于现实和死板,学生在做作业时,会觉得十分的枯燥和提不起兴趣,小学生的思维很简单,喜欢可爱的、活泼的东西,并且喜欢去想象,如果在作业里,教师可以把一些词语换一下,换成更加生动、更加容易让小学生接受的词语,效果会更好。比如“小明有三块糖,小明给了小红一块,问小明还剩几块糖?”如果将这道题修饰成:“小兔有三个胡萝卜,小猪想吃胡萝卜,就找小兔要了一根,问小兔还剩几根?”就会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并且学生脑子里会不由自主地进行加减运算,而不是简单地去完成任务,用手指或者草稿去运算。所以,将题目生动化,想方设法提高作业的生动性,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以及完成作业的质量。
        结语
对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为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优化,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的综合提升。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优化中实现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得到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最终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确立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促使教师教学效率得到质性的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林云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改革[J].新课程研究,2019(25):39-40.
[2]朱华军.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