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林
(浙江省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附属学校,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数学课堂要充满文化味,教师要充分挖掘数学文化的内涵,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让学生在数学文化的熏陶中感受数学的神奇魅力,使之润泽数学课堂。
关键词:数学文化 数学教学
数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工具,不仅是一门博大精深并应用广泛的科学,更是人类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积淀下来的文明。然而,在学生的心目中,在数学课堂里,数学总是与符号、定理、法则、运算等联系在一起,难学难教、枯燥乏味。部分学生在努力学习数学的同时,逐渐地厌烦、冷漠数学,而且随着数学知识的丰厚,厌倦的程度也在加剧。在学生离开学校的若干年后,你若问他哪些数学知识最有用,他要么不知如何作答,要么干脆回答:“除了加减乘除,其它的都还给老师了。”这些情况引起了我的反思,我们的数学教学该如何使学生终身受益呢?
一、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升“数学文化”素养。
数学不仅仅是一些演算的规则和变换的技巧,它的实质内容是能够让人们终身受益的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精神等。然而这些数学文化的精髓都依附在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对这种创造过程的了解,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活的、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学文化可以引导我们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的课堂氛围,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因此,我们要在数学学习本身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
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阐述知识产生的背景,努力还原、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形成与发展的各个阶段,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及交流等方法,有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知识,从而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触摸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消除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使他们在内心深处亲近数学。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方格纸和剪刀、直尺等学具,要求学生或者独立思考、或者小组合作,探讨面积计算的方法。有的学生通过数方格求出面积,有的通过剪、移、拼,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求出面积。最后学生发现这两种方法其实质是相同的,都可以归结为底×高。学生由此对转化的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还对数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数学既是创造的,也是发现的。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获得的过程来发展学生的能力,使数学的学习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传播,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这也正是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二、追寻数学文化历史,丰富“数学文化”底蕴。
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表现在知识本身,还寓于它的历史。数学的历史蜿蜒曲折,蕴含着无穷的魅力,它向我们展示了数学概念的起源、思想方法的形成、理论体系的发展以及古今中外数学家孜孜以求的探索经历。
追溯数学符号的由来,可以了解数学符号产生时那一段段鲜为人知的经历,体会到数学符号并非枯燥乏味,而是充满着智慧灵光、闪烁着生命活力。再现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认识能力和思想境界,让学生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观。
探寻数学家成长的足迹,可以感受数学先辈们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的态度;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意志;大胆探索、不断开拓的精神。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尤应利用这份精神食粮,对它们寻踪探源,让学生在了解数学发展史的同时,也可为数学之“魔力”而倾倒,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为高涨,探究数学的兴趣更为浓厚。
新课程教材的一大亮点就是注重体现数学文化的价值,从一年级开始就增加了一定数量的阅读与思考材料,开辟了“你知道吗?”、“生活中的数学”等拓展性栏目,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数学史等知识,以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数学的文化。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的呈现,使学生了解到“+”、“-”、“×”、“÷”等运算符号的由来;了解到计时方法、计数方法、测量方法等知识的演变过程;了解到《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著作的问世;了解到祖冲之、高斯、华罗庚等伟大数学家的故事。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课外读物、网络中查找相关资料,并与同学分享、交流。譬如在开始认识整数时,向学生介绍“0—9”等数字的来历与相关的小故事;介绍完集合时,与学生分享韦恩的事迹和成就。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教师留心注意积累,结合教学实际适时地将数学发展历史渗透进数学课堂,必定能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三、创设数学活动情境,感悟“数学文化”价值。
数学的文化意义还在于它的应用价值,只有用于社会实践、融入大众文化的学科才是有生命力的学科。从这个角度讲,数学应用教学是数学科学与数学文化的最佳契合点。“股市走势图”、“价格分析表”、“存贷款利率结算”等等都在向人们呈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数学现象或数学问题作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的联系。从而纠正其观念中数学最主要的作用是为了计算,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考试等错误的认识,激励学生的创造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比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玩24点和七巧板等游戏,将知识点的训练与文化的传承结合起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再比如教学完“认识人民币”,可以开展“小小商店”的实践活动;教学完“统计”,可开展班级调查,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析比较。这些都能让学生体验数学,感受数学文化。我们要充分挖掘与利用这些素材,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情境,渗透数学文化的应用教育价值,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头脑分析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无处不在的数学足迹。
我深深相信:数学教学只有挖掘蕴藏在数学之中的丰厚文化内涵,并将其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之中时,数学才会变得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学生才能从数学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美、领悟到数学的思想,才能从数学学习中汲取生命的力量,真正爱上数学、学好数学、享受数学!
参考文献:
【1】杨豫晖 吴姣 宋乃庆.中国数学文化研究述评[J].数学教育学报,2015,2.
【2】黄秦安.数学文化观念下的数学素质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2001,10(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