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5期   作者: 莫志鸿
[导读]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全民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良莠不齐的文化和网络信息给当代中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冲击,使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开始逐渐发生了变化,影响了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中学生德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内容。
        莫志鸿
        广东省徐闻县和安中学 广东省 徐闻县524100
        摘要: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全民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良莠不齐的文化和网络信息给当代中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冲击,使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开始逐渐发生了变化,影响了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中学生德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内容。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的文化瑰宝,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思想和情感的熏陶,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升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和质量。本文从初中生德育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及价值体现角度展开论述。
        关键字:优秀传统文化,初中生,德育教育
        中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认知发展、思想形成、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需要老师借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来丰富德育教学资源,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也得到了正确的建立,从而实现中学生德育教育的价值最大化,实现了中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一、传统文化在初中生德育中的教育意义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拥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体现出中华民族精神,同时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宝贵资源,对中学生德育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与自强、宽容与坚强、文明与创造,无不展示出中国灿烂的文明和勤劳、智慧、勇敢、坚韧的民族精神和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初中生德育教育过程中,优秀的传统文化犹如清水之源,对学生起到了陶冶情操、净涤心灵、塑造品格、培养习惯的良好教育效果,因此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初中生德育进行有机融合,不仅丰富了德育知识内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也促进了德育教育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传统文化在初中生德育中的价值体现
        1、促进了中学生形成爱国主义情感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无数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民族英雄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因此在初中生德育教育过程中老师可以借助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的英雄事迹来搭建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拉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的生活距离,使学生结合传统文化内容树立起民族自信心,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激发起学生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1]比如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屈原的《离骚》,通过屈原的故事来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爱民的情怀;通过岳飞的故事体会保家卫国、忠肝义胆的岳飞精神;学习南宋后期杰出的民族英雄、军事家、政治家、爱国诗人文天祥的故事,感受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以及花木兰、杨门女将等鲜活的爱国先驱为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付出的不懈努力,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德育典范,使学生在优秀的英雄事迹中树立起爱国意识,形成爱国主义情感,为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促进了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思想和情感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外界事物和环境充满了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渴望拥有独立的自我但是依然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在良莠不齐的文化和思想冲击下,很容易滋生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念,影响了当代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初中生德育教育中老师要借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来促进德育教学的深入推进,使学生在了解、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潜移默化中为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积极的人生观念、世界观、价值观,大大提高了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比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文思想中,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体现出高尚的人文精神;道家的清静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处世之道,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法家的依法治国思想,墨家的人人平等、兼爱、推崇节约、反对铺张的优秀品德等等都对中学生的三观建立、价值体系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信念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了中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3、促进了中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在中学生德育教学中,儒家的文化和伦理思想、道德观念的渗透是促进中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传统文化内容。孔子的《论语》中提出了内省、反思、好学、内修外化、见贤思齐、等多种要求与方法,学生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使自己在思想、言行、人格、知识等多方面获得成长,从而促使学生形成外修内美、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2]比如孔子《论语·为政》中的“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讲的是做人要讲究信用,要言行一致,言必行,而行必果,这样才能以期达到君子的境界。在初中生德育中通过带领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读,使学生在揣摩文字内涵的同时促进了学生高尚品格、健全人格的建立,比传统德育教学中一味的进行说教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同时老师也可以在校内创设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环境,使学生在文化环境的浸润中潜移默化的得到了思想的熏陶,对学生的品格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租用。
        总结:
        综上所述,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柱,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学资源,不仅能够给中学生带来思想的熏陶,同时也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中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老师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德育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行为榜样,使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不断地规范自身行为,自我提升道德水平,使学生得到思想、行为、习惯的全面积极发展,促进了中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莫日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德育课教学的实践探究[J].儿童大世界.2019 (7).
        [2]王成.论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生德育中的重要性[J].试题与研究. 2018(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