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快乐种植”特色课程开发的价值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5期   作者:周赛玲
[导读]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
        周赛玲
        南京市燕子矶幼儿园祥和园区  南京市  210000

        摘要: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因此,为幼儿提供接触大自然,认识大自然的条件,根据幼儿的生活和经验,设置适宜的课程,从而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大班幼儿的生活范围逐渐变大,知识面增长,思维由具体变为抽象,需要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设置课程中将种植融合,能够更好的为幼儿成长提供服务,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关键词:种植;大班幼儿;种植课程
        大班幼儿好学、好问、探索欲望很强,种植活动的开展能够让他们尽情地亲近自然,亲身体验去探索。现阶段开展种植活动,由于孩子们都是在城市中生活,远离大自然,接触的植物很少,往往孩子在操作过程中,采用他律的手段,而且指导单一,孩子处于被动的状态,导致种植活动只是一种形式,一个要接受的任务,从而使种植活动失去了它的价值。针对这一情况,设置适于大班幼儿种植课程,让孩子被动转为主动,自主地参与到种植活动中来,促使他们成为种植过程中的小主人。
一、种植特色课程的内涵
        从教育的角度看,最终目的是教书育人,开启孩子的学习旅途,因此在种植活动过程中涵盖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大自然中千姿百态、无奇不有,幼儿园内的菜地、班级自然角只是它的渺小部分,是大自然的缩影,但是它也包容万象,品种胜多,如生姜、黄瓜、西红柿等。大班的种植活动结合了节气,在什么时节种植适宜的植物,设置种植课程时,重点要落在孩子亲自参与到种植过程中来。首先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机,从兴趣点出发,幼儿自己选择种植的植物,激发种植活动的兴趣,为活动的有效开展做好铺垫。然后结合节气,生成主题,种植符合时节的植物。最终大班幼儿在进行种植时掌握有关植物的知识以及观察技能,积极参与,有照顾﹑观察﹑记录生长过程的责任意识,自主探究植物的生长变化。
二﹑发挥种植特色课程的价值,为幼儿成长提供服务
        1.种植课程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1)在种植中培养探索精神
        大班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心强,教师要尊重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根据他们的兴趣点制定课程教育,通过亲身参与主动观察,收获发现的喜悦,表达自己的情感,积极参与到种植活动的探索中来,丰富幼儿的学习过程。例如种植生姜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发现只发了两棵萌芽,其他都是空空的土地,猜想很多:生姜种没处理好﹑肥料少了﹑水浇多了等等。
        (2)在种植中动手管理,承担照顾植物的责任
        种植课程的开设,幼儿能够亲近自然,与自然互动,动手探索自然的小秘密,也为幼儿创造了培养动手能力的条件。如蚕豆收获时,生成数学活动,幼儿在认一认﹑剥一剥﹑数一数﹑玩一玩,幼儿在剥豆比赛中锻炼发展了手的小肌肉群。为了更好的管理植物,幼儿动手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知道天气干燥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需要幼儿适时去浇水,有些时候有杂草长出,阻碍了植物的营养输入,幼儿主动去拔草,精心照顾植物,体现了孩子的责任与爱心,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3)在种植中习得观察能力
        眼睛是获取知识的源泉,观察是认知世界的手段,一切认识的过程都是从具体观察入手。植物的生长过程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需要孩子去精心照顾,期待植物的日日长大日日变化。幼儿在观察中发现植物的生长现象,如西红柿﹑黄瓜开的是黄色花,茄子开的是紫色花,萝卜开的是白色花;土豆﹑生姜本身就是种子,种在土里直接发芽了。
        (4)在种植中促使语言发展
        语言表达是表现的重要形式,每个幼儿都需要自我表现,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且充满自信。通过种植课程,幼儿在探索自然的同时,同伴间﹑师幼间﹑亲子间的交流,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如“黄瓜的叶子大大的绿绿的”﹑“南瓜的花谢了才会长瓜”﹑“丝瓜长了花还没谢完”等,幼儿表达了自己观察到的植物生长现象,分享自己发现的快乐,在表述中积累词汇。
        2.种植课程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1)促进幼儿间的合作
        种植课程中重视学习过程,尽量通过直接经验供幼儿学习,充分体验探究学习及幼儿间分享的乐趣。如山芋收获,由于山芋长在泥土里,在挖的时候一个人挖很长时间,幼儿合作一起挖,很快就挖出山芋来,过后孩子们讨论,“铲子很小,挖泥少,一起挖就会很快找到山芋!”“挖好的山芋一筐子很重,几个小朋友一起抬才能回去。”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虽然挖呀﹑抬呀很累,但是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通过种植课程,能让幼儿在实践中走进大自然,还能在劳动中使幼儿相互沟通交流,协作中收获合作能力,意识到自身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2)架起师幼互动的桥梁
        开设种植课程时,将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放在首要地位,然后亲身体验种植的乐趣,共建师幼间互动关系。如青菜上发现虫,叶子被咬的一个个小洞,孩子们查阅资料,讨论有两种解决方法,一种是喷洒一定浓度的农药,一种是找虫抓虫,教师通过相关知识的讲授,从中讨论选择安全无毒的方法让孩子尝试,鼓励孩子制定抓虫的方法及抓后的处理计划,幼儿去操作,这样的过程,使孩子对种植课程产生极厚的兴趣,亲身体验感受其中的乐趣。
        (3)增进亲子间的情感,拉近距离
        种植课程从幼儿园延伸到家庭,幼儿在家庭的时间多于在幼儿园,向家长提议:在家中的菜地或者花盆里种植植物,引导孩子自己主动去种植﹑浇水﹑施肥﹑除草,自己照顾植物并观察记录它的生长过程。如在大班种植菠菜,家长带来种子后,先邀请孩子观察菠菜的种子,“种子上有刺。”、“形状不是圆形有点方方的。”、“摸起来刺刺的,这样在土里就不会被风吹走”......孩子们不但观察仔细,而且认真听种植的方法。种完后将多的种子让孩子带回与家长一起种植,共同照顾的同时家长与孩子间发生了很多种植趣事,拉近了亲子间的距离感。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不仅教授孩子基本的知识,而且帮助孩子开发创造性,通过创造性活动体现种植课程的价值,同时让孩子亲近自然,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为这些生活经验,远比枯燥乏味的学习某一知识尤为重要,它必将是孩子人生中的一道绚丽的彩虹。放孩子走出活动室,接触真实的大自然,投入到它的怀抱中,仔细看一看、认真想一想、伸出双手摸一摸,感受种植的快乐,收获自己成长的果实!
参考文献:
[1]黄人颂著《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2月第一版
[2]北京市"做中学”项目小组组编,“做中学”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案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12月
[3]郄海霞,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04.
[4]朱鸽翔,学前教育新方略,百家出版社,2000-10.
[5]周念丽,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夏惠贤,论自然观察者智力及其课程开发,比较教育研究,2004,(01)
[7]张伟文,幼儿园种植园地的“活管理”,少年儿童研究,2011, (24)
[8]朱娟,种植园地与幼儿园课程实践思路刍议,考试周刊,2014(94):191-191.
[9]原晋霞,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热爱自然谈幼儿园种植课程建设,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12(4):22-23.
[10]程静,幼儿园种植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辽宁教育,2014(10):64-65.
[11]张明芳,如何确保幼儿园生态种植课程价值的最大化,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9):181-181.
[12]甘红,初探幼儿园种植农作物系列园本课程,小学科学(教师版),2012(9):158.
[13]梁玉珍,幼儿语言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讨,科教导刊(下旬刊),2016(1).

作者简介:周赛玲(1990-01),女,汉族,籍贯:南京市六合区,当前职务:老师,当前职称:幼儿园二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