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颂颂
无锡市梅村中心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阶段是对幼儿学习能力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时期,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也推动着公众对幼儿园教育关注度的逐渐提升,其中幼儿生活自主性的培养对其成长意义极为深刻。通过观察幼儿培育模式可以发现,游戏是幼儿培育课堂中常见的活动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授知识、讲授道理、培养幼儿个人能力,锻炼幼儿在学习及生活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本文将从幼儿教育的实际案例出发,通过教师培训、课程体系以及培育管理这三方面来探寻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生活自主性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生活自主性;幼儿园教育
教师在学前教育中应当注重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尤其是生活自主性的养成,要让幼儿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自主探究。这需要教师在对幼儿的培育中运用恰当的培育方式,使用游戏化课程对幼儿自主性进行培养。游戏化课程具有形式多样、氛围轻松且以幼儿为主体的特点,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每个幼儿的发现与收获都有所不同,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特殊性,符合幼儿教育的特点。接下来,笔者将对现今幼儿游戏化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而后对培养幼儿自主性的游戏化课程策略进行探索。
一、幼儿课程游戏化问题分析
现今幼儿课程游戏化教育已得到较快发展,对幼儿个人成长帮助较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教师在游戏课程过程中难以平衡游戏与课程的关系,或者由于教师水平限制,在游戏组织过程中过于重视游戏,忽视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这些问题短期内很难发现,但会对幼儿未来发展产生阻碍。
比如笔者在刚开始对幼儿进行游戏化课程时,虽然已经确定好游戏目的和大体步骤,但由于每个幼儿课上表现情况的差异,要么出现游戏进行到一半,幼儿们之间突然产生矛盾的情况,不得不停下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要么课上玩得不亦乐乎,幼儿们玩游戏非常投入,教师想要达到的游戏效果却迟迟没有机会实现,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又比如笔者观察到很多教师过于依赖游戏来推进幼儿培育进程,导致课堂内容脱离现实。虽然趣味性达到了,却不符合幼儿们的发展需求,幼儿也无法在这样的游戏中得到深层次的收获。
可见课程游戏化虽然是幼儿教育的良药,但也需要各种条件的配合才能发挥其作用,否则便只能将这种课堂变成完全的游戏活动,在这种游戏中幼儿是无法得到生活自主性的养成与锻炼的。
二、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培养幼儿自主性的策略探寻
幼儿教育中的知识不具备系统性,其主要教育目的是让幼儿适应课堂,深入课堂,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1]。因此对幼儿培育过程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兴趣和爱好,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同时也要贴近生活,让幼儿在游戏中感悟生活之美。而这就需要从教师技能、课程体系以及培育管理出发,全方位打造课程游戏化的必备环境。
1.科学培训教师培育幼儿技能
教师是幼儿培育过程中的主持人和引导者,虽然说幼儿是课堂的主体,但也需要教师的辅助和支持。因此教师个人培育能力对幼儿学习有很大影响,教师加强自身培育技能,为幼儿自主能力的培养提供坚强后盾。
以笔者本人培育过程为例,在刚开始进行幼儿培育工作时,我虽有足够的理论能力作为基础,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我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也总会感到非常棘手。
比如在一开始进行游戏化课程时,笔者安排的游戏比较生硬粗糙,都是从成年人角度出发进行游戏设置,幼儿很难提起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更别说游戏后能有所领悟和收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笔者对幼儿了解更加深入,在课上安排了一些比较有趣灵活的游戏,比如“手指做饭”、“打电话”、“连连看”等,这些游戏不仅促使幼儿积极参与,而且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有利于他们生活自主性的培养。
教师个人水平对整个活动过程的展开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游戏课堂上应关注课堂状况,及时对课程进行完善提升,树立起正确的培育观念,灵活运用好课堂游戏这一工具,为幼儿成长发展提供指引和帮助。
2.规范课程游戏体系构建
游戏只是课程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还是为课堂服务。打造规范的课程游戏体系对幼儿园教师以及幼儿都非常重要。因此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引出本次活动背后的内容,在游戏的过程中渗透课程内容,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而也这是教师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培养幼儿自主性的前提[2]。
教师可以以连贯的游戏形式锻炼幼儿的探究意识,比如笔者在某次数字课程时创设了一个“小熊购物”的情景,以故事形式展开,趣味性十足。游戏的一开始,笔者随机选择三名同学扮演小熊,另外三名同学扮演售货员,给每只“小熊”分发“购物币”,而每位售货员都有一张卡片,上面有品种、价格都不同的蜂蜜。小熊们首先要认识自己手里购物币代表的面值,这就先锻炼了幼儿认识纸币的能力,其次自己选择想要的蜂蜜,这让幼儿了解到了十以内的计算,也锻炼了幼儿自主购物的能力。
幼儿在愉悦的游戏过程中不仅得到了欢乐,也对生活的各种情景有所熟悉。这种规范化的课程游戏体系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压力,另一方面也对幼儿的个人能力有所锻炼。
3.优化游戏课堂管理系统
幼儿游戏课堂是一种集体性的课程,因此就算课堂设计得再好,教师也没有办法照顾到每个幼儿的学习状况和情绪。基于这点,采用游戏活动后的管理评价便显得至关重要,只有对幼儿本人的学习感受进行了解,才能更好地让课程更有利于幼儿自主性的养成。
比如在一次课堂游戏中,为培养幼儿团结协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班内发起“加油寻宝”的游戏,班内幼儿分成两组,每组根据老师给出的线索在班内寻宝,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在游戏中幼儿之间就可以互相帮助,共同通关。在游戏结束后,笔者询问幼儿有什么收获,并给其留出一定时间思考,让幼儿给这次游戏体验评分。根据评分,笔者发现幼儿对此兴趣并不太大,这样以后的游戏安排中笔者便会有意识地减少这种类型的游戏。
对于新入职教师来说,他们对班内幼儿的整体情况还不了解,因而每次活动后的反馈评价都对以后幼儿的培养有很大影响。制定明确的活动任务和指导体系有利于这些教师更好地发展。而对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说,游戏化课程的评价管理体系也能够帮助他们灵活调整游戏模式,帮助幼儿全面发展[3]。
综上所述,游戏能够帮助幼儿建立系统化的知识理解体系,使其更好地对知识进行吸收和理解。对游戏摸索和探究的过程也是幼儿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课堂游戏模式不仅对幼儿生活自主性具有极大的帮助,且对幼儿的未来成长发展也会有所助力。
参考文献:
[1]朱萍.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0)
[2]李乐.幼儿园区域游戏中幼儿自主性培养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0)
[3]戴玉珍.谈如何让幼儿在探索自主性游戏的行与思中成长[J].才智,2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