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通过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习惯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5期   作者:黄志造
[导读]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思维性、逻辑性和连贯性非常密切的一门学科;数学教学不但是要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能力,达到学数学用数学的目的,而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优为重要
        黄志造
        广东省东莞市黄江镇第二小学  523750
        [内容摘要]:新课标指出,数学是思维性、逻辑性和连贯性非常密切的一门学科;数学教学不但是要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能力,达到学数学用数学的目的,而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优为重要。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正体现了预习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打造我们的高效课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预习   自主学习    效率    自信    习惯  
        [正文]:
        数学是思维性的一门学科。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是个性化的思维过程,只有通过自己的观察、实践、思考、尝试、探索的新知,学生才觉得是最珍贵的东西。这也正体现了预习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如何通过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数学的好习惯呢?本文主要结合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来谈一谈。
        一、是明确预习的重要性。
        我们所讲的预习是指学生在老师教学新课之前,预先自学学习内容,也就是一些教育人士所说的“先学后教”。经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进行课前预习,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积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㈠预习能让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提高。
        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了本节新课所要学习的相关数学知识,并对相关学习内容进行了思考、尝试、实践的过程,因此就能在新课后对知识的拓展与提升会更加自动去探究。学生在预习后,这就是所谓的“先喝鸡汤”的做法,特别是对一些中下生,让他更加明白自己已经对新知懂得了什么,上课时就能有的放矢。当课堂上遇到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时,由于自己已经“喝了鸡汤”,肚子里先增加了“营养”,因此在学习新课知识的过程中,就会由于好奇,想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凝神倾听同学和老师的观点,更加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复习、掌握一些旧有的知识,初步认识知识的构架和网络,为完成由旧到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知识迁移奠定基础。比如在预习《比例的意义》这节新课时,学生在预习中可先进行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和求比值的方法等旧知识的复习,这样不但巩固了旧知识,而且又明白比例的意义是和求比值、根据比值写比例是有关联的,为学习好比例的意义作好辅垫。
        ㈡预习能让学生学习数学变得更加自信。
        通过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将一些简单知识点进行了“消化处理”,并对“消化”不了的知识点在课堂上进行师生共同探讨。这样既节省了讲授时间,又给学生更充分探讨的空间,同时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听课具有针对性。根据心理学家的看法,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希望在同学面前展现自己,希望得到更多赞许的眼光,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表扬,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满足与快乐,从而成为学习的胜利者,这样就会更加充满信心地进行学习。由于学生先喝了“鸡汤”,学生学习起来也就会变得更加有自信。如在学生预习了《圆柱的表面积》后,学生对于“两个底面的面积”很快就“消化”掉了,而对“圆柱的侧面积”有部分学生还不不太好“消化”。这样师生就可以在课堂上重点探讨“圆柱的侧面积”的算法,从而解决了“圆柱的表面积”。
        二、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㈠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展现学生个性思维的过程。
        预习时学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通过对已有知识理解、分析学习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样把预习作为常规的学习过程,学生的自学能力就会逐步提高。为体现预习在学生自学方面的效果,我曾经进行过一次测试:把20名学生平均分成两组,一组是对“圆柱的表面积”进行了预习的10位学生,他们除了计算有个别错误外,基本上都能计算出圆柱的表面积;但另一组没有预习的10位学生,只有极少数学生明白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㈡要确定预习内容。
        布置预习作业,应该确定预习内容,这就可以让学生有预习的目标、方向。在布置预习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知识点;也可以布置预习课本中的有关新知识点及相关的简单习题;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新课的内容动手操作准备学具;也可以让学生查阅有关新课知识的资料初步认识所要学习的新新内容等。只要每次预习都坚持这样,学生就自觉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当然,预习作业要少而精,要求不能太高,让学生觉得“我要预习”,而不是“要我预习”,这样学生预习的兴趣就来了。同时在学生预习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层次的差异,对预习效果不能一概而论,要因材施教。例如:在预习《比例的意义》时,我主要布置的预习内容是:首先复习比值的求法,其次是预习例题,最后举出实例练习。这样的预习内容,既简单学生又有事可做,预习起来也没有压力但有效果。
        ㈢明确行之有效的预习步骤,让学生预习时有“路”可走。
        在预习时,大多学生拿到书就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后就算完成了预习作业,但问他学会了什么,却什么也不知道,或者只知道书上的结论,究竞怎样得来的,一点也不理解。所以预习要学会看重点,我认为一般书中的例题就是这节课的重点,解决例题的分析过程及方法就是难点,因此预习时就要重难点是例题的分析过程,思考例题的解题方法。例如我在指导学生预习《圆柱的表面积》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预习步骤:先查找复习圆的半径、直径、周长和面积的关系及计算方法;然后是有关圆柱的特征、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动手查找资料、操作有关圆柱表面积包括的各部分名称,学习例题;最后是仿照例题进行例题的“实战演练”,并指出易错及注意的地方。
        ㈣重视落实预习作业的检查,让学生预习有“据”可寻。
        落实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是学生养成有效预习习惯的重要保证。如果老师没有落实检查预习作业,学生的心理就会出现可做可不做的心态,这样就不能保证预习做到持之以恒,预习习惯的养成不变成一句空话。因此我在学生每天完成预习作业后,我坚持每天都按时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当然要因材施教,对不同差异的学生作出不同的评价,学生预习起来才有动力。同时由于学生的知识层次不同,对新课的预习有各种各样的效果,因此对学生的预习过程或结果要及时组织汇报交流。比如可以通过小组交流预习作业、教学新课时进行针对性提问;对没有预习习惯或预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使其尝到课前预习的甜头。我还充分利用学生的预习的创意语进行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如学生旧知识设为“我的知识库”、“热身运动”…;而对新知识点有的命名为“我的能源”、“知识海洋”、“我的U盘”、“知识宝藏”…;而对练习则叫“趁热打铁”、“练习运动场”、“练兵场”…;而对于易错的则说“我的提醒”、“温馨提示”、“我想对你说”…。对这些富有童真的语言,正体现了学生对预习的投入,我们可充分激发学生的这些亮点,使学生的预习更加有效。落实检查预习作业,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预习成果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动一动、议一议等学习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体会新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主人的乐趣。通过有效的预习带动课堂学习的高效。
        当然,上述只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使预习做的更加有效,尽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因此教师还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做好预习作业,同时采用各形各样的方式和方法及时地检查、评价、反馈,并能及时给予评价与激励,注重发扬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认真踏实地抓好课前预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通过有效的预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从而打造出我们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2009第10期《新教育》:符连媚《小学数学预习的几点做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