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美富
山西省大同市 北师大大同附中 037000
一、引言
中小学英语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对六、七年级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与研究,发现目前初中和小学英语在衔接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英语可持续学习能力欠缺。七年级学生英语可持续学习能力的欠缺主要体现在:一是开口难。虽然小学英语以听说为主,但很多学生仍存在开口难的问题,特别是听、说能力较差,语音语调不标准,绝大部分学生不认识音标,仍对用英语组织教学深感不适;二是读写能力很弱。阅读方面速度慢,遇生词,语篇阅读准确率低。书面表达方面,词汇与语法错误多,规范性差,不能用英语方式思考问题,书写不规范;三是学习习惯差。好多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朗读和背诵习惯,勤听多说、多练的英语学习方法更是缺乏。
(二)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学生中,个别学习优异者甚至达到九年级的英语水平,而较差的甚至达不到小学英语要求的水平,良莠不齐的知识基础,给教师的备课、上课都带来很多困难。教师很难照顾到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加上初中英语教学内容多,节奏快,要求高等原因,一部分学生在初中英语的起跑线上就感到难以适应,出现厌学、弃学的现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适应教育形势的需要,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从城市到农村陆续推广了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政策,此举对我国中学的英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一些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教学活动是学校工作的中心,那么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中小学教学内容的衔接关乎中小学英语课程衔接的全局。
二、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衔接问题的形成原因
1、教材知识的衔接存在问题
教学内容是教材承载的母体,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反映形式和集中表现。教科书是一项重要的教材。教科书是一种具有特定意义的书籍,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要适应教学特点和需要。
目前小学阶段选用的教材大都是PEP,中学阶段选用的是新目标GO FOR IT。两套教材在词汇、语法、话题等方面都出现了断层和重复,如小学六年级的内容要比初一的内容难度大,初一教材又是从ABC重新开始学起。在初一的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不得不回到以传授知识为本的教学模式,以弥补小学英语教学的不足。学生容易出现半生不熟,“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的状态,最后导致随着知识点的增多而出现知识和能力的缺陷。
在词汇方面,小学英语教材中出现了不少偏难或不常用的词汇。比如四年级的cracker, scooter,croak, pail, saucer, spray, stall, toad;五年级的snap, sticker, wink,chimney, kennel, spill, vehicle这些词汇在初中教材都没有涵盖,而初中教材很多生词在小学教材里早已出现。在语法方面,包括现在进行时、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甚至较难的现在完成时在内的几种时态以及常用其他基础语法在小学教材都已涵盖,其中有些语法作为重点知识反复呈现。譬如,五年级下册第5课Who was first?第6课Was it in the wardrobe?第9课Benny took my ball.第10课Where did you go?第11课What time did you see him?第12课I came by plane.第14课Peter made a kite with paper and bamboo.这七课的内容基本都围绕一般过去时这个语法项目展开。而一般过去时又在初中八年级上册作为全新的语法内容呈现。可以看出:这两套教材的知识衔接得并不完美。
2、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和教师对课程目标的认识不足
(二)教学方式的差异
从《标准》来看,小学英语强调语音和听说,强调通过听说、认读、唱玩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这种简单轻松的学习方法,在初期对调动学生兴趣无疑是有效的,但长期下去,则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并转化为能力。当小学生升入初中后,面对大量的单词、语法、课文时,很难适应和接受,从而影响到初中英语学习的效果。
解读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不难发现:小学和初中各年级的英语课程目标是循序渐进的,由低年级的听说为主逐渐过渡到高年级的听说读写并重。
但是在一些学校或者教师的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相违背。
教育管理部门、一些学校和英语教师对英语课程目标认识不足,在评价方式上过于侧重于学生的应试做题,一些小学英语教师以考试为指南针,采用一些陈旧的教学方法,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等,其结果是一些学生自小学就开始产生厌学心理。同样,一些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自初一开始就以中考为指挥棒,课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缺乏科学合理性。
3、中学与小学英语教师缺乏校际的交流
小学自开设英语以来就一直面临课时明显不足的问题,小学班额大,大多数教师要跨年级任课,或兼任多门学科的教学工作,教学任务繁重,这势必造成教师备课时间不足,影响教学效果,在某种程度上,无疑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由于中学和小学除了在生源输送有联系之外,他们似乎并不存在缺乏教育场域内的利益冲突。因此颇有“各自为政”、“井水不犯河水”的味道。即使在同一个教育管理中心管辖下的身处同一城镇的中学和小学,也很少组织学校间、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因此,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在教学认识上鲜有渠道进行沟通。
三、解决对策
针对以上在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上出现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解决:
首先,是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衔接,小学的英语教学任务主要是在培养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具备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学生会学习一些基本的词汇,简单的句子和少量的语法知识。到了初中,语言内容复杂,难度增大,中小学英语教师都要相互熟悉这两个学段的英语教材和课程标准,了解教材中每一阶段的重难点,以便有目的地设计可行性的英语教学方案。
其次,是教学内容的衔接,中小学教师应互相熟悉教材内容,把握教材体系的内在联系,并在自己的教学中注意比较性联系和有机渗透,为学生的后期学习作好铺垫与衔接。
其三,是教学方法的衔接,中小学英语教师要相互熟悉英语教材及教法,相互交流中小学英语教学信息,以便掌握英语教学规律,明确中小学英语的异同点,实现分层次教学。教师可以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学习进度,选择真实地道、活泼有趣、学生可理解的语言材料,组织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课堂活动,因材施教,消除学生害羞、胆小、紧张的情绪,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使他们逐渐度过一个爬坡式的缓冲时期,以适应初中的英语教学。
第四,中小学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特别是在他们如何预习、听课、温习、作业、复习、考试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提醒或指导,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第五,学习评价的衔接,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注重鼓励性评价,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乐意地参与学习;中学教师同样应注意到学生身心的发展,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坚持正面诱导,多找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第六,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层面衔接
建立一套完整的中小学英语课程衔接的体系,并行使好监管职责。应该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加大对教师的新课程改革培训力度,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提供中小学英语教师一起交流的机会,充分发挥出“一潭活水”效应。例如:开展教研交流会、互相听课、集体活动等等。
第七,教师层面
主动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对英语课程目标的认识。选择教材,活用教材,跳出教材,发展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或者说是其“话本”或“剧本”,教材对于学生来说是“无言的教师”。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并非等值对应,教学内容总是大于或小于教材内容的,至于其具体的表现形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内容来自师生对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及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中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合理地利用教材教学,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进行第二次的教学法加工。
最后,师生关系的衔接,小学教师特别注重与学生的交往,寓教于乐;中学教师则应注重师重道。
四、结语
小学和初中分别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中两个具有不同特点却又联系紧密的阶段,在这期间,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的变化尤为显著。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英语课程是一脉相承的体系,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内容的衔接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的实现。教育工作者只有先意识到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衔接的问题,找出症结所在,树立科学的课程观,并采用合理的对策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才能更好实现英语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