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高职机械制图的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5期   作者: 刘凤玲
[导读] 在传统的教学中,机械制图存在教学内容多,学习难度大,学生不感兴趣等问题
        刘凤玲
        威海职业学院     山东 威海     264200
         
        摘要:在传统的教学中,机械制图存在教学内容多,学习难度大,学生不感兴趣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师没有跟随时代进步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仍然沿袭“注入式”教学,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教学脱离实际,采用灌注、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难以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高职学生普遍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弱,他们既有较高的求知欲,又受阻于专业课程的学习难度,在课程学习中很难做到持之以恒,所以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适应信息技术发展,适应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适应新时代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学习资源的线上学习与教师课堂上组织引导学生的线下学习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有效改善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机械制图;混合式教学;教学设计;思政
引言
        当前,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增长阶段。自2015年提出中国制造“2025”目标以来,制造业一直在努力转型升级。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为制造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机械制图课程是高职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主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绘图看图,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很多学校在大一年级就开设了这门课程。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故结合教学经验,梳理发现的问题,分析形成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一、高职机械制图的教学问题
        (一)课时分配不合理
        高职教育的特点之一是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大部分高职院校鉴于此,在课时安排上对机械制图课时进行了缩减,只安排64~90课时左右,但是教师上课却没有合理的对内容进行缩减,造成课时不足,教师“满堂灌”的情况。
        (二)部分学生基础薄弱
        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于中专和高中,高中和中专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学习氛围存在较大差异。高中生源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专业教育,学习难度大,而中专生源学生的学习也不深不透,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教学标准和教学进度不易平衡和统一。这门课一部分章节内容的前后关联性很大,导致一些学生前面学不会,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而引发学生产生畏学厌学心理。
        (三)授课内容安排冗繁
        机械制图课程,主要包括九章内容,分别是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投影基础、基本立体、组合体、轴测图、图样的基本表示法、图样的特殊表示法、零件图、装配图,具有内容多、练习多、知识点多的特点。学生课堂上要接受教师的“满堂灌”,课后要完成大量练习,缺乏对新知识的消化反思,化为己用的时间,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二、课程的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学生是接受知识的主体,兴趣是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的基础,也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教师要在授课的过程中多下功夫。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各类相关专业书报杂志了解现在的教育动向,开拓教学视野和思维。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利用信息化手段、借助实物举例、借助多样性练习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时要充分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学情,将课程内容讲得清楚明白、通俗易懂。例如在讲投影坐标系时,把教室的其中两面墙和地面作为V面、H面、W面的示例去讲解;讲授螺纹定义时,把生活中带盖的螺旋状杯口作为实例讲解,杯盖内径是内螺纹、杯口外径是外螺纹;这样不仅使学生容易接受,而且符合学生心里的机制外观图,激发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探索
        传统机械制图的教学方式主要以多媒体教学与测绘相结合,以课程设计进行强化,这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高职学生的需要,前面所述课程内容的改造,增加了课时,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需要采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方式,以适用新的教学内容,由于各高校在课程安排上有课时限制,需要将学生的学习延伸到课前和课后,如在训练学生零件图时,可采用课前进行基础软件的操作训练,课后进行项目化教学,课中进行纠错或重点讲解,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信息化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结合,采用分组讨论、项目化教学、线上线下教学相融合方式对各个章节的内容进行训练与学习,以达到实际教学效果。此外,针对生源的多元化结构,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布置任务时安排相对有难度的项目,对基础稍差的学生布置难度较低的项目,并通过分组教学,将学习好的学生与学习差的学生进行混合编制,以好带差,实现共同进步。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意识
        学习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更是通过学习来认识学科本质,掌握学习方法,训练思维能力,培养动手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对于工科学生来说,走向工作岗位以后,不仅要发挥好专业技能,也要发挥好工程能力。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将学生的工程意识引入学生,使他们充分理解工程意识的概念,掌握相关的工程能力。例如组织测绘实训,模拟工作环境,将各种零件搬到现场,组织学生亲自测量部件,然后徒手绘图,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提高,还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在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各种项目或产品,从工程意识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使学生发挥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研究。同时,指导学生从机械实际物体中寻找灵感,更好地运用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顺利自主地完成绘图。
        (四)课程教学评价的探索
        课程标准是教学评价的依据,教师要根据专业的特点对机械制图课程标准进行编制,明确教学内容及教学考核指标,要对课程的质量进行全方位考核,需要对课程教学过程及课后进行教学评价,要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考核,可引入质量考核平台对学生在课堂进行满意度测评,并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实际的情况,在中期检测时考核学生阶段性质量,从而进行质量分析。具体教学评价方案,采用标准化的流程对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的手段有教学过程的适时评价、中期检测、期末检测,评价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线上对学生在课前与课后的预习情况及自习情况进行评价,主要采用在规定时间内的回答问题进行评价,同时,也采用了对学生进行采访式的提问,并结合其回答的情况进行评分,线下主要采用任务的方式,要求学生对标准化的要求及基本的识图及绘图进行掌握考核,在考核平台对教师上课的效果进行问卷调查,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结束语
        机械制图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对机械专业同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针对高职教育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明怀.高职院校《汽车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探索[J].南方农机,2018,49(23):141.
[2]李云娟.浅谈高职机械制图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245.
[3]唐秀丽.基于“互联网+”模式下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1):96-97.
[4]郝瑞卿.提高高职《机械制图》教学效果的思考[J].南方农机,2018,49(20):205.
[5]贾越华.新形势下高职模具专业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探讨[J].南方机,2018,49(20):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