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娟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030031
摘要:发展高职高专院校,推进专业技能型教育不断壮大,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对于高职高专应用型高院校中所涉及到的人才培养优势,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开设等方面都做出一定成绩的研究,但是对于在实践教学方面研究相对较为薄弱,因此,选取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为文章的切入点,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具体论述,研究实践教学情况,试图寻找出一条转型道路。
关键词:高职高专,实践教学,。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探索建设符合中国教育实际,具有山西特色的高职高专院校,推动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作为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地方职业院校面临转型发展问题,而如何找到一条既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又能够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运作与发展模式,转型院校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本研究采用调查方案,问卷调查分为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选取山西省本土的高校中最具代表性的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分别在L 学院、T 学院、H 学院进行样本调查,所选的学生为大一,大二,大三,所选教师为承担转型发展专业的教师或指导教师。
一、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方案设计中实践环节的重要性突出不足
研究发现三所学院都是以专业技能型人才作为转型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中却各不相同三个专业培养中各有侧重,各个重点突出发展的指导思想。但是细细研究分析不难发现三所院校在制度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L学院的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只强调对技能方面的重点掌握;T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中对于基本理论的学习比重还是大于实践教学学习;H学院的金融工程专业强调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缺乏实际操作的具体指导措施,三所学院共同存在的问题是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略显单薄,只是从大的方向上规定了具体指导思想,但却没有详细的实施步骤。
(二)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相关课程所占课时与学分不足,从课时的分布情况来看,作为以专业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院校在课时分配比例上存在不合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二者比例均约为3;1,存在严重的失衡状态。教学实践活动的课程类型不够丰富,在开设的实践教学课程中,主要采取:1.校内实验课程,这是在校内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中的实训项目,也是学院采取的主要实践教学模式;2.到车间实习,主要依靠学校的实力强弱而定,如果学院得到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的帮助,实力较强,可以独立在学校建立车间厂房模拟现实情况的操作,但若没有实力建设车间,则这种实践教学方式将被搁置;3.企业实习,主要针对的是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是学生做出校园走向社会的提前实习。去什么样的企业实习,实习的岗位是什么都取决于校企合作开展的效果如何。如合作的企业较多,则选择的余地较多,而如果合作的企业较少,则选择余地单一,因此对学生的实训效果也会产生较多影响。
(三)实践教学实施中的问题
双师型教师短缺,在对教师年龄,校龄和学历的调查中分析出山西应用科技学院的教师队伍中主要是以30-45岁的中青年教师为主,在教龄方面主要是以3年以下或者10年以上的教师为主,出现了“中间断层”的状态,绝大多数的教师都具有较高的学历,但是既具有高学历又拥有资格证书的教师却仅有2人,占5%。这些数据都说明了双师型教师短缺,还是较为重视理论学习和科研活动。
(四)实习实训中的问题
1.学生实习实训的时长不足
对于实习实训的时间选择在一个学期还是两个学期或者是其他更长时间较合适,在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没有一个教师和学生认为实习时间超过两个学期较为合适,多数认为最佳的实习时间为3-6个月,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实习时间基本都设定在两个学期完成。
2.学生实习实训方式/形式单一
实习采取何种方式展开,主要可以选择采取实验室,顶岗学习,分散学习,观摩实习等。在所调查的三所院校中,基本只选择实验室实训和实习两种方式,其他形式并没有被采用,因此实习实训方式单一,效果不佳。
3.学生实习/实训中的指导不利
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中,虽然已经学习了必要的理论知识作为前提条件,但是在实践操作环节中对于知识的运用还存在着一些困难,需要校外企业导师的指点和提拔。
三、完善实践教学的对策
(一)完善课程方案设计的对策
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旧的思路作为指导课程设计的思想,但随着地方院校的转型发展,需要改变旧的思路,以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按照人才转型发展的人才培育模式引导课程方案设计改革。在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中要突出对技术型人才的技能要求和应用,之前以理论为主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经济社会的新要求。在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中,要结合国内外成功经验,人才的培养是宽领域的,若将人才培养限定在狭小的空间中,对于四年之后毕业找工作的机会将变的狭窄,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产生负面影响。
(二)完善课程结构的对策
1.增加实践教学所占课时和学分
根据三所学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基本处在1:3的状态,严重没有达到对于高职高专院校中要求的实践课与理论课的占比要求。因此,可以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课时比的安排,在德国的FH实践课程基本都处于60%以上的状态。作为应用技术型的本科院校在课程安排中首先应该突出实践课程的地位,增加实践课程的学分,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
2.丰富实践教学课程类型,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根据样本调查情况可以初步推断出山西省高职高专院校中普遍对于专业技术的课程类型处于较为低的水平,这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实践课程与传统的理论课程不同,它需要种类丰富并且形式多样化,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的积极性,提高技能的掌握程度,更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学效果的实现。要想突破改变,首先,对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更好的发挥现有课堂的教学效果;其次,增加实践课程的种类,将实训课程的单一类型不断丰富扩充,如采取见习观摩,顶岗实习等;最后,课程类型的丰富多样不是改革的关键点,改革的关键点在于将每类课程的特点和优势发挥极致,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完善实践教学实施的对策
1.提升师资水平,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的强弱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强弱,在调查中可以看出,地方转型院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短缺,教师多以中青年为主,来校时间不长,“双师型”教师极少等问题。教师队伍的薄弱要想得到改善,作为转型院校来讲,首先要建立一套关于专业技术教师进修制度;其次,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学历提升,技术提升;最后,还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才或专家走进课堂实际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2.积极建设学校硬件设施,完善实践教学实施条件
在积极响应国家对于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中,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经费支持,地方高职高专院校发展将会面临种种困难。因此,作为地方政府需要对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投入,并且对于相关保障支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需要及时到位。
(四)完善实习实训的对策
1实习实训的时长适当延长
学生参加实习工作的时间基本都在一个学期完成,但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来看,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办学目的的核心环节,在校内实习操作毕竟有限,只有将学生放到企业中实际动手操作才能更加接近职场的氛围,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习和运用知识,因此,延长现有的实习实训时间是必要的,将现有的一个学期时间延长至一个学年甚至1.5个学年,这样既可以解决现阶段实践教学课时安排不足的问题,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2.加强学生实习实训的指导
学生在校外实习最重要的是可以在专业技术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面对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真实困难可以独立解决。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一直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培养要尽职尽责,学生的培养始终还是在学校,在学校学习的基础上寻求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企业要将学校输送的人才进行合理化的安排,在企业实习期间,企业也要做到尽职尽责的培养学生,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生产一线,学生将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现实操作相融合,发现在实践过程中自身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再校外导师的指导下得以更好的解决。
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独立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更好地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只有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社会经济所需要的真正人才。
参考文献:
[1]袁勇.高职高专学前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J].文教资料,2018(9).
[2]刘纳新.财经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对策研究[J].湖南财政 经济学院报,2019(2).
[3]杨建国.浅论高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 师,2019(3).
作者简介:
原文娟(1991.3—),女,汉族,籍贯:山西省太原市,山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硕士学位,专业:税务,研究方向:税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