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生活化的教学新对策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5期   作者:冉春云
[导读] 让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生活化,强调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理解与知识学习
        冉春云
        重庆市巫溪县长春小学校
        摘要:让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生活化,强调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理解与知识学习。它强调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化元素纳入到教学全过程,进行生活化教学导入、生活化教学设计、生活化资源补充、生活化活动开展,优化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全过程,从而建构带有生活化色彩的高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他们必须具备道的意识以及法制观念,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就是满足这一育人要求的重要学科。但就该学科的教学效率而言,其教学有效性并不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认知处于较低水平,课堂教学目标无法有效达成。
        为解决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存在的这一教学问题,激活道德与法治课堂,发挥学科教育功能,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涌动。教师就要在教学实践中将学科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从生活化视角学习课程,从而达到目的。
        一、生活化教学导入,联系学生经验
        从儿童的道德发展规律出发,激发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体验以及感悟,能够让他们对生活过程的体验更充分、更细腻。在上课伊始,教师就应当利用学生的生活已有经验做教学导入。这样能够有一个生活到课堂的“过渡”,也能够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角度出发,去理解知识,从而对后续的知识学习充满期待,利用生活化教学导入做好教学铺点。
        如在开《突发情况怎么办》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记忆里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如有的学生说自己突然流鼻血、如有的学生说自己不小心摔倒,大家纷纷回忆自己在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课堂气氛十分热络。这时,我顺应学生的讨论提出中心问题,即“突发情况怎么办”,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思考,很快学生们又投入了新的问题思考之中,兴趣被充分调动,自然而然的在生活化教学导入下课程教学顺利开展。
        二、生活化教学设计,优化学生学习
        为建构生活化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学科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就要积极创新,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模式,从生活化视角下优化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应当改变过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模拟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实施课程教学,将道德与法治课堂转变为一个小的生活圈,从而促使学生在真实的学习体验之中感受知识。
        如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语言情景、动画情景甚至是角色情境的创设,来建构一个具有真实性、生活化色彩的情境,让学生在感官刺激下,充分感受,在参与情境之中实现知识深度学习。


        如在学习《中华食文化》时,教师可以利用纪录片,为学生播放不同地段的“食文化”,让学生跟随视频、动画穿越到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去感受食文化的特殊性。这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再停留在文字层面,以多媒体为媒介走入不同的生活,也优化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诸多生活化教学设计的方式方法。譬如微课教学、小组合作等,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合理搭配。
        三、生活化资源补充,拓展学生认知
        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知识与生活之间本身就具有紧密的联系,教师应当善于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之中挖掘与教材相关联的,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色彩的生活素材做教学补充,让教材上那些空洞的理论变得生动起来,这样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样也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
        首先,教师可以在开展课程教学时以生活话题做教学引入,通过生活事例来补充课堂教学。这样能够让理论变得丰富,也让教学便的具体;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做教学的横纵向延伸,利用互联网上的丰富资源,做教学补充,也能够实现生活化资源的补充,让教学更丰富。
        如在学习《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时,教师就可以先利用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的讲话做教学引入,基于引入为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国际组织,展示其形成、建立以及发展,将知识全面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深化学生的理解与认知。
        四、生活化活动开展,丰富学生体验
        俗话说“理实一体”。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在开展可乘教学时要充分认知这一理念,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延伸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内化学生的情感素养。
        如在学习《我爱您,祖国》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国旗下进行庄严宣誓,激发学生的强烈爱国情感;如在学习《我和大自然交朋友》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引导学生观看大自然的动植物,品味生命的价值,品味大自然的神奇变化。
        总之,教师定期应当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走入生活。这样学生能够在知行合一中深化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的理解,教师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阶段推进道德与法治学科生活化教学十分必要。教师必须把握学科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以生活化视角看待道德与法治教学全过程,从而在添加生活化元素、充实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推进学科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惠兴.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浅谈[J].师道:教研,2020(05):113-114.
        [2]王杰.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01):48-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