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
天津市南开区阳光小学 天津 300110
摘要:马克思生态观的突出特征是,既要以人为本,又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它很好地处理了以人为本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了以人为本与保护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在人与自然之间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平衡点,跳出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非此即彼的怪圈。马克思的生态思想科学地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正确道路,为中国和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鉴于此,本文对马克思以人为本和谐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马克思;人与自然;以人为本;生态观
引言
中国现在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可见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遵循马克思以人为本和谐生态观的前提下,具有因地制宜和与时俱进的特点,既适合中国国情,又富有时代气息。
1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产生的背景
十九世纪后半期,西方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陆续完成了产业革命,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工业化的进程也十分迅速。人类社会实现了由古代文明向现代文明、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重大转变,但是,社会的进步必将使人类利用自然界的频率不断地增加。当西方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进行得热火朝天的同时,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弊病同时也在不断地暴露,其中最为严重的当属环境遭到污染、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不仅导致人类生活的环境质量大大降低,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很多人感染了疾病,环境污染让人们的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疾病蔓延,更有甚者因无法治愈而失去生命,马克思当时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于是他下定决心要进行深刻的分析,努力寻找出原因和解决措施,由此,马克思便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2马克思实践观中主客认识的生态原则
马克思认为实践的客体之一的自然界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的对象性的自然界,马克思把自然界划分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而区分的根据就是人的实践活动。无关于人的实践活动的自然界是自在的状态,而人的实践作用下的自然是人化自然,实践意义上的自然界才是对人而言具有现实意义的自然界。人在实践活动中展开与自然的关系,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尺度,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自然界中去,即人化自然。人化自然体现着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人既是价值主体,也是价值客体。然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诸多的哲学、伦理学派始终是把人作为价值主体进行研究的,而忽略了人类作为价值客体的研究。于是,人的主体性视域日益扩张,使得人类面对自然更多地讲权利而不讲义务和责任,更多地讲索取而不讲奉献。
3马克思以人为本和谐生态观的实现路径
3.1认清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自身的和谐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条件。只有人类社会实现了和谐,人类才能形成一个理性的整体,才能用理性去对待自然界,切实把自然看作人身体的一部分。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对待自然界与人对待自身是完全一致的,“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因此,在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中,人与自然界会进行正常的物质交换,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完成物质循环。但是,在资本主义不正常的社会关系中,劳动被异化,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就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在和谐的社会里,人们进行正常的理性活动,是不会破坏自然界的,而是会把自然界当作人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因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异化劳动把人的最高贵的最引以为豪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贬低为仅仅维持人肉体生存的手段;它把人相对动物而言所有的优点变成缺点,使得“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使人像动物般存在。异化劳动也使整个人类异化,“使自然界同人相异化”,让人不再把自然界看作自己的“无机的身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异化劳动使人变异成了地球生物圈的癌细胞,变成为了活着而活着的动物性存在;把人类的意识也异化成助推这种动物性生活的手段。
3.2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
整个地球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人类与地球不仅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更是时时刻刻都必须进行物质交流的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需要全人类齐心协力共同建设,需要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甚至每个人都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单靠某个或某几个国家是建立不起生态文明的,因为很多生态问题是全球性的,比如臭氧层空洞问题、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大气污染问题等。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马克思以人为本和谐生态观对人类的自救与向更高层次的文明迈进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3.3建立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六老汉”三代治沙人先进群体是自发治沙的典范,值得全社会学习并推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中,人民群众是主体,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是保障,只有将制度建设的外在强制性与人民群众的内在认同结合起来,才能集中优势建设美丽中国、绿色中国。
3.4推动生态改革发展和政策落实
一方面,生态问题的出现意味着急需改革,并且要全面深化改革。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生态文明建设勾画了蓝图,要根据新的时代结合实际国情出台相关政策与措施解决发展过程中一直积累的问题,探索原因,寻求解决途径。另一方面,要创新发展理念,推动以科学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断作出新指示,不断推出新政策,目的就是不断地将马克思生态观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解决生态问题的良方,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015年9月11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十八大报告中也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提出要建设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借鉴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全面贯彻党的会议精神,按照党和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新时代的发展状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为出发点,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保卫生态安全,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美丽中国。
结束语
“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生态文明条件下,人的生存范式就是“生态人”。马克思的“生态人”是对以往人的生存范式的辩证否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生态人”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六老汉”三代治沙人先进群体接续奋斗的治沙实践是对马克思“生态人”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践行。
参考文献
[1]黄炎.马克思生态消费的内涵初探[J].决策探索(下),2019(12):31.
[2]汉娜·霍勒曼,胡元江,李婉婉.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科学与求变[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06):1-7.
[3]龚锦涛,李春茹.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生态哲学意蕴[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32(12):133-140.
[4]李冬梅.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的当代启示[J].农业经济,2019(12):17-18.
[5]方熹,汤书波.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伦理精义及现代价值[J].伦理学研究,2019(06):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