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同游 师生互立——浅析《论语》蕴涵的师生关系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5期   作者:关静
[导读] 《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性典籍,书中内容涉及社会、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其中“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等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活动产生了极大影响
        关静
        河南理工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河南 焦作 454003
        摘要:《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性典籍,书中内容涉及社会、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其中“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等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活动产生了极大影响。而书中关于“仁”的诠释,则更多地用于规范社会人际关系,成为古代中国社会礼制的基础,不过在今天读来,它对于认识和发展当代新型师生关系,同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仁”之下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我们要求他人从要求自己开始。“仁”之上线“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启示我们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同时懂得乐于助人。通过对“仁”的全面理解从而建立起师生之间“互立互达”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论语》;教师角色;师生关系;认知
一、关于教师角色的传统认知
        自古及今,在一般社会民众的眼里,“老师”都绝对称得上是一个“高大上”的字眼。那么,它高在哪里、大在何处?从关于老师的各种别称另解中,我们便可以窥知一二。在现代社会,学生通常将老师比喻为蜡烛,取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之句,歌颂老师像蜡烛一样无私奉献。对于这一点,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有同样的认识,在他看来,“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中国古人则走得更远,尊称老师为“师父”,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事师之犹事父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由此看出学生对教师是敬畏的,因为教师往往是长者,和学生之间存在年龄的差距,很难做到所谓的“亦师亦友”的关系,而更多的是像父子之间的关系。老师“闻道在先”,有着广博的知识,学生对老师绝对服从,老师教导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对知识的内容、老师的言论不能有所质疑,否则,就是对老师的不尊重,是对老师权威的挑战。再者而言,教师之所以被如此高看,还因为他们担负着对于他人而言至关重要的功用。在古代中国,国家以君为尊,家中以长者为尊,文化领域则以师为尊。封建统治者为了“建国君民,化民成俗”,非常推崇尊师重道,强调教师尊严。荀子甚至将教师的地位与天、地、君、祖先相提并论,他说:“天地者,生之本也; 先祖者,类之本也; 君师者,泊之本也。”人们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玉不琢, 不成器”、“学而优则仕”等思想的影响下,为了成为“人上人”而“寒窗苦读数十载”。教师作为能够让人实现梦想的“引航人”,自然受到更多的尊重和膜拜。此外,人们还认为“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 在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期待中,要求教师对学生要严格管教。教师要用“夏楚二物,收其威也”,若有不顺从的,或者扰乱课堂秩序的,教师可以随意加以训诫。教师这种威严和对学生严厉的态度,所导致的师生关系往往是紧张的,学生对教师的敬畏也是由于教师的威严而不得不顺从,并不是真正的尊师、爱师。[1]后来韩愈在《师说》中对老师作了这样的界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不过在今天看来,这样的认知也许显得不合时宜,因为在当今网络环境中,仅靠知识数量的优势很难成为合格的老师,教师“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亟待改变。
二、对新型师生关系的解读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时代业已到来,在此背景下教育活动亦深受影响,所呈现出的典型特征是:“内容信息化”、“学习自主化”、“方式协作化”。这就必然促使教师由“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课程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知识体系的建构者”。这一客观状况跟日内瓦学派心理学家皮亚杰所主张的建构主义“学习观”、“学生观”极为相近——教师不再是“传递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高级伙伴”。由此可见,教师的角色转换问题就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因为人类的知识状况包括知识的数量、性质、结构、增长方式、价值、组织特征等等。而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站在教育的立场上选择知识、组织知识、呈现知识和传授知识,并在一定的情境下创造条件,促使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和探究知识,在此基础上追求个体智力,情感、品德和体质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优秀的教师会思考:什么知识最有教育价值和怎样传授这些知识才有价值? 传授知识的目的和如何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与能力?如何化解知识增长的无限性与个体知识增长的有限性的矛盾?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不是孤立的,它们与整个社会的知识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时期不同,人们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就不同,也从而制约着和塑造着不同的教师角色。[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这一职业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与之相应的,教师在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领域中最细致,而又最缺乏研究的一个问题是人对人的权威问题,是年长者对年轻者的权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年长者权威角色的扮演是否合理,即教师的权威角色是否合理。

建立合理的教师权威观,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教师的角色需要从传统权威型走向民主权威型,于教师而言,这不是单纯的角色转变,而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是教师角色的一种升华。[3]学生和社会对教师角色的升华已经从教师定位的外部诉求转向内在要素的规划和描述,即从教学上的传授知识、社会期望等转向从教师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内在的帮助和促进。[4]在目前情形下,中国社会所信奉的师道尊严势必面临严重挑战,传统师者所界定的问题学生势必越来越多。面对急剧变化的教育现实,我们迫切需要从中国传统思想中寻找良方,以“国药”医“国疾”,借以更好地完成角色转变。
三、当代师生之“仁”的诠释
        “仁”是《论语》一书所诠释的首要思想,主要用以指导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人际关系。《春初·元命苞》说道:“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 《礼记·经解》进一步解释:“上下相亲谓之仁。”而在《论语》中,孔氏儒学对“仁”进行了更为具体的界定,主要标准有高低两条:下线之仁和上线之仁。“仁”的低层次标准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要求他人从要求自己开始。仁的高层次标准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要站稳,也要将别人扶起;自己要腾达,也要救助民众”,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同时懂得乐于助人。这种理解,无论是对于中国封建社会来说,还是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言,都是颠簸不破的黄金法则,因为它完全是客观中立的,不附带任何阶级色彩。正是由于这一点,它才被中国古今社会长期沿用。遗憾的是在师生关系中,我们仿佛忘记了“仁”的存在。
        其实,如果我们将其使用范围扩大一下,延伸至教育活动中,以“仁”的“自由、平等、和谐”内涵来调节协作伙伴式的师生关系,那么我们对于现代教育活动的诸种改变,或许就会有更具说服力的“中国化”认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依旧是社会个体,教师不能因为教育活动的特殊性而忽略了学生的一般社会性,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人际关系,即便从“仁”的低层级理解来看,双方仍需平等相待,教师也不必充当权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 [5]
   “仁”是一种人文精神,不仅体现为生活上的关怀、知识讲解中的诗情画意,更包含意识上的超越性——对社会前途的整体性思考,对教育现状的反思与内省,对科技万能的阻隔与批判。长远看,教师要主动超越知识传授的简单水平,以个人的远大理想、进取精神感召学生,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探讨、创新、创造,自己甘做被踩踏的肩膀、被拍打的前浪,从而建立起“互立互达”的良性互动。无论生活还是学习,师生之间,真正需要的是有价值的遇见,实现“视界交融” ,从而达到相互理解。教育教学活动是作为整体的人在其中的活动 ,它的任务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通过师生的对话、理解,从而使双方受到精神的教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师生之间彼此用自己的愿望、追求、价值来把握他人,或者“设身处地”以他人的期望、追求、价值来把握自己、规范自己 。[6]这就不再是传统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因为这种交互性的师生双方,在教育中都是参与者,双方的听和言在不断地转换着,教师的教育能传达给学生,而学生作为独特的精神特性也能传达给教师,师生之间才能达到彼此的融合。[7]
        总之,当代师生之“仁”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广泛的认知旨趣,致力于主体间无压抑的自由对话,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其自我抉择能力。[8]身处激变的时代,作为教师,要有“仁”的意识,要以身作则,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对于学生,要教会他们开拓创新、勇担重任。放眼国际,发展、变革已进入快车道;回眸中国,人们对“仁”有了更多维度的需求。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亟需学海同游、师生互立,诚意思国运、丹心铸民魂。
参考文献:
[1] 孟艾菊.中国传统“师道”及其对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启示[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5月第4卷第2期.
[2] 石中英.当代知识的状况与教师角色的转换[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第6期.
[3] 石森.试论权威视野下教师角色的升华[J].辽宁教育.2018年第3期(下半月).
[4]徐凤莲.试论高校内部管理的五大关系[J].延安大学学报, 2003年2月第25卷第1期.
[5] 李孝川.学校生活中教师权威的退隐及其重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年9月第11卷第5期.
[6] 漆玲玲.平等、对话、理解: 从哲学视角解读师生关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6月第17卷第6期.
[7]邓凡 王贤.民主、平等、对话与理解——从哲学解释学视角解读师生关系[J].当代教育论坛.2007年第7期.
[8] 辜筠芳.批判教育学视域下的教师角色重构——基于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35卷第7期.


工作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通讯地址:河南省焦作市世纪路2001号河南理工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邮编:454003
联系电话:18839136351  邮箱:guanjing@hpu.edu.cn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