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佳怡
绍兴市柯桥区六一幼儿园 浙江 绍兴 312030
摘要:幼儿园的建构游戏中蕴含了很多的教育价值,对儿童的动作、认知、语言、社会性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当前幼儿园建构区的游戏质量存在诸多问题,不容忽视,幼儿游戏目的不明、场地材料受限、教师缺乏指导等问题严重阻碍着幼儿建构水平的发展,亟待解决。本文在已有问题出发,通过实践探索,提出提升幼儿建构水平的有效策略,主要侧重于优化建构环境,通过合理空间布局,保障建构空间;材料充足有序,满足建构需求;墙面互动有效,增加隐形指导;规则隐形建立,促进建构有序使幼儿的建构游戏质量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班;建构游戏;建构环境;策略
建构游戏作为幼儿园中最常见的游戏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它包括两个特性:建构性和象征性。如幼儿利用两三块积木进行组合、垒高,搭出汽车的模样,然后再用若干块积木搭汽车跑道,进行赛车的游戏,其中,利用积木搭汽车和跑道,就体现出了积木游戏的建构性,而玩赛车游戏就是积木游戏的象征性。[ 张晓霞.4-5岁幼儿积木建构水平的提升及其对几何空间能力发展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13.]因此,进行建构游戏不仅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表征能力,同时需要形状和空间知觉发展的一定水平以及实际操作能力。[ 董素芳.结构游戏材料投放方式对儿童结构游戏行为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通过建构游戏,幼儿可以学习到有关数学、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建构获得关于物质世界的认识,了解周围的生活。
一、合理空间布局,保障建构空间
小班幼儿因其年龄特点,通常以独自游戏为主,部分幼儿可能会出现平行游戏,但较少会出现合作游戏。在建构区有限的空间内,四五名幼儿同时进行建构,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矛盾:小宇进行独自建构游戏时,由于建构需要,需要到柜子里取用相应的积木,在经过旁边正同时在搭建积木的琳琳时,由于走的太急,一只脚不小心碰到了琳琳的建构作品,导致其作品倒塌,琳琳随即大喊:“你干嘛推倒我的城堡啊?”说着推倒了小宇的作品,随后两人开始争吵。以上案例在小班的建构区中时有发生,除了由于其年龄特点之外,这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即建构区的空间布局太小,不够合理。
因此,建构区空间需得到保障,可以分为两大区域——地面建构和桌面建构,地面建构主要在铺着海绵垫的空间内利用积木、彩砖、纸筒等材料进行建构,而桌面建构,主要在幼儿用桌上面利用雪花片、小积木等材料进行建构。建构区的空间扩大之后,幼儿之间因无意碰倒同伴建构作品的矛盾少了许多,幼儿也能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功能区进行建构。
二、材料充足有序,满足建构需求
小班幼儿需要为其提供同类多量的材料,保障其建构需求,这样既能减少幼儿因材料不足而争抢玩具的行为,又可以加强同伴间的模仿学习。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对本班建构区的建构材料进行了统计,并合理地进行数量上的补充以及种类上的丰富。在数量上,可以合理利用家长资源,发挥家园合作的力量,补充材料的数量;在种类上,可以在彩砖、积木、纸筒的常规材料基础上,增加纸杯、纸板盒、球、毛绒玩具、卷纸筒、工程帽等材料,为幼儿的建构过程中的表征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也能促进幼儿建构情境的产生和发展。
三、墙面互动有效,增加隐形指导
建构区的墙面不仅仅局限于建构技能图示的展示、建构作品的展示,除此之外,应该让墙面“会说话”,让墙面能与幼儿互动起来,变得更加有意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建构水平的提升。其实,建构区墙面的创设也在隐形之中,为幼儿的建构提供指导和帮助。不同以往的“一统一墙”,而是“四分天下”,即把建构区的墙面分为“图片展示区”、“建构技能提示区”、“作品欣赏区”、“设计区”。“图片展示区”主要张贴各种建构实物图,丰富幼儿积累相关的经验;“建构技能提示区”即根据幼儿当前的建构水平,为其提供最近发展区内的建构技能图示,比如当前幼儿在自主建构中已经掌握单纬垂直垒高或水平延长的技能,在命题建构或模型建构中,出现了二维的架空或围合,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幼儿需要巩固和加强二维架空和二维围合的技能,那么此时,我们就可以在“建构技能提示区”展示二维架空、二维垂直垒高或水平铺排、二维围合的建构技能图示,同时墙面的隐形支持,促进其在建构过程中表现出单纬结构以上的建构技能;“作品欣赏区”则粘贴的是幼儿的作品,幼儿在欣赏自己的作品时,增强自我满足感和自我成就感,同时也能促进同伴间的相互学习。而且幼儿自身建构作品的展示,也为幼儿提供了同伴间相互交流分享的机会,幼儿可以以此为媒介进行交流互动,促进同伴关系的良好建立;“设计区”是针对小班幼儿建构无目的性而设立,小班幼儿的建构特点通常是在建构过程中为其建构作品进行命名,或者随着建构作品的改变,其作品命名也会相应发生变化,缺少在建构前的计划性。因此,为了加强幼儿建构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可以在建构区墙面上设立设计区,旨在让幼儿在建构区根据自己的意愿,通过绘画记录的方式进行初步尝试设计。对小班幼儿来说,一开始会很有挑战性,可以是教师与幼儿共同绘制设计图,逐步增强幼儿建构的计划性和目的性。
四、规则隐形建立,促进建构有序
小班幼儿规则意识较弱,在建构游戏中,常常会出现建构区人数太多,无法满足游戏有序地进行建构游戏;游戏结束后材料摆放杂乱无序……因此,笔者在建构区中设立了以下几个隐形提示:第一是控制区域插卡孔的数量,教师针对上述游戏区太过拥挤与幼儿展开讨论,幼儿一致认为建构区中人数不能太多,说明他们已经有了这个意识,也有了解决的策略,调整区域插卡孔的数量,最后一致协商将区域插卡孔的数量设置为四,有且只有四位幼儿可以进入建构区进行游戏。第二是粘贴不干胶鞋印,在建构区入口处粘贴了四对不干胶小脚印,一方面避免幼儿进入建构区后脱鞋乱放的问题,另一方面隐形地提示幼儿该区域只有四名幼儿可以进入;第三是小标签,即教师根据材料的形状、颜色进行分类,并贴上相应形状及颜色的标签,隐形指导幼儿建构后的整理工作。对于较为复杂的材料,笔者采用拍照呈现的方式粘贴在对应的位置,较为直观地指导幼儿在建构游戏结束之后将积木摆放回相应的位置。加强幼儿的规则意识,促进其建构的有序性。
当然,幼儿建构水平的提升除了有良好的建构游戏环境作为基础保障之外,当然离不开游戏过程中以及游戏结束后教师的有效指导和评价。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丰富有趣的游戏情境,激发其建构的兴趣。而且对于建构材料的讲解教师要讲解的适度有效,促进其建构的多样性。最后教师的幼儿建构游戏的过程中要做到指导有的放矢,通过共同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法,来提高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建构的水平。
我们只有立足于儿童的立场,从他们的原有认知和水平出发,倾听他们的声音,俯首观察、放手退位、适宜指导,才能使得幼儿的建构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晓霞.4-5岁幼儿积木建构水平的提升及其对几何空间能力发展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13.
[2]董素芳.结构游戏材料投放方式对儿童结构游戏行为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