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慧
国网太原供电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当今,随着智能电网的稳步推进,电力通信网络子网形态日渐丰富,各平面网元数量和承载的业务量不断增长。一般情况下,电力通信网络以5年为规划周期,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繁多,参考数据样本量巨大,对编制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规划后目标网络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及可靠性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各项技术的不断发展,综合利用信息化系统在大数据提取、存储和计算方面的优势,通过采集电力通信各类业务数据,形成通信网络与承载业务的关联关系;通过对电力通信网络规划中所遵循的原则、经验以及输出结果的深入调研,分析电力通信网络各平面的薄弱环节,为扩容整改提出依据;通过结合电力一、二次网架建设规划,二次设备与通信网络匹配规则,输出合理的网络规划成果,最后利用机器学习在模型建立方面的规范性结果,真正实现将电力通信网络规划与生产实际需要结合起来。
关键词:电力通信;规划系统;研究;实践
引言
现阶段的电力系统已经取得了非常巨大的发展。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有一个非常科学,细致的规划,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本文针对电力系统通信的规划和实施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对我国的电力系统通信有一定的帮助。
1现状分析
1.1电力通信规划管理现状
长期以来,电力通信网络规划都是采用传统手工编制方式,通过人工搜集数据,依据过往零散经验,参考现网运行状况和一二次网架建设规划,制定通信网络规划的相关方向。这样的方式,引用数据可靠性差,编制过程效率低,缺少对各类型潜在风险的预判,不同通信平面间的规划缺乏统一协调,规划结论脱离实际严重,在实际生产建设过程中重新设计和临时调整的部分过多,导致网络规划的效果难以评估,失去了以规划指导生产的意义,同时造成了时间和人力成本的极大浪费。
1.2电力通信网络规划研究分析
目前电网公司对于信息化支撑电力通信网络规划的方式仅限于利用通信数据中心作为参考依据,缺少与业务数据的直接关联结合,也缺少通过算法对网络建设智能规划模型的构建,针对通信网络规划的体系化研究更是一片空白。
2电力通信规划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2.1电力系统通信中的视
频图像通信业务。电力系统的通信中的视频图像业务包括了两个分项业务。第一个分项业务是远程视频会议业务;第二个分项是远程视频监控业务。这两种业务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非常的广泛,这是因为现在的电力系统中大多实现了现代化,因此现代化的电力系统中,智能视频图像业务已经是非常的重要。本文用电力系统中无人变电站来进行举例说明:无人变电站中的电网系统的自动运行,出现故障时的自动报警,都是通过远程的视频监控进行的,现在来看对于无人看守的变电站等电力系统中的无看守的运行岗位,采用远程视频进行监控运行时非常方便和必须的。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有效的节省人工。此外,电力系统的通信多媒体业务主要是由远程视频会议和远程视频监控两方面组成的。现阶段电力系统中的信息化网络业务中,多媒体通信业务已经占据了主要的位置。在接口方式上面,基于TCP/IP协议的10Base-T网络接口方式或者100Base-T网络接口方式会逐渐成为主流接口方式。
2.2研究各类电力通信规划输出算法模型
(1)研究通信网络承载业务按时间维度滚动发展的预测模型。依据国家能源政策、智能电网、保底电网等整体发展计划,结合过往电力通信网络发展趋势和技术演进替代趋势,提出通信网络所承载业务按五年、三年、一年等时间维度滚动发展的预测模型,同时可根据新政策、新计划的出台动态调整预测模型。业务随时间维度滚动发展的预测模型图。(2)研究针对不同专业网络平面的通信网络建设规划算法模型。通过上述研究成果和基础数据准备,通过机器学习的AdaBoost决策算法,实现大样本量历史决策经验的学习,提出针对传输网、调度数据网、综合数据网、语音调度交换网、PCM接入网、配网(含无线公网)、光缆网等不同专业各网络平面的整体通信网络建设规划算法模型。(3)研究与在建工程融合,掌握规划起始时间点可竣工投产的工程信息,保障建设规划所依据数据与现网的动态一致性。跟踪各类开展中的基建、检修、技改等工程建设的进度和成果,根据实际和预计投产情况动态调整规划起始时间的网络结构,作为面向现网组网情况的网络规划基础参考数据。(4)研究不同专业网络规划过程中对机房空间、电源、光缆等基础设施的统一协同规划模型。改变过往规划过程中将机房空间、通信电源、光缆等资源作为辅助设施独立提出规划再取总和的方式,将机房空间、通信电源、光缆作为子规划项目的规划主体,统筹安排资源调整以同时满足各专业网络的支撑需求。(5)研究通信网元的规划,细化至符合业务通道配置原则、设备健康性评价、N-1刚性约束等网络风险要求相结合的算法模型。研究各专业网络网元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符合业务通道配置原则、设备健康性评价、N-1刚性约束等网络风险等的基本风险管控要求,形成基础评估约束算法模型。
2.3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
稳定性控制软件、决策模式、系统决策准确性以及装置硬件等均属于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技术类别,其中软件质量决定系统运行的准确性,硬件系统属于实时控制与执行的关键基础。首先应分析电力系统稳定控制决策模式,包括实时控制、离线控制以及在线准时控制等方面,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为离线控制,其应结合不同的初始情况与拓扑结构,逐个进行试探,为决策的提出提供更多依据。系统运行方式、故障类型以及系统结构等均属于离线控制的主要模式,不同因素的组合会导致工况运行的差别,且电力系统前期设定与在下运行存在较大差异,无法确保匹配离线策略。对此,应在检测并确认故障类型后,实行在线控制方案,在实时分析工况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在线控制。系统控制模型主要由高维方程组成,可以计算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信息。在系统硬件方面应充分结合CPU的运行能力,安装数字信号处理器及通用单片机等设备。在通信能力方面,外部与内部通信均属于稳定控制装置的主要通信模式,其中内部通信采用总线方式,表现于通信通道数量与速度两个方面,而系统软件则包括数据采集、控制策略以及故障判定等方面,工作人员应由不同维度分析,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结语
智能电力通信规划系统的建设将有效提高规划结论的合理性和准确度,更好地适应和指导电力通信业务的发展方向,通过对规划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实现通信网络的分析与规划管理自动化,让管理人员的相关工作更加简易,实现通信资源的有效利用,不断提升电力通信网的运行和维护水平。电力通信规划系统的研究成果可在电网推广应用,并可以扩展应用至其他电力专业。
参考文献
[1]胡海云.电力系统通信的网络化建设[J].四川电力技术,2017(02):205-206.
[2]苏波,袁辉,王碧翠.电力系统通信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8(20):125-126.
[3]梁芝贤,穆国强.电力系统通信规划实施与建议[J].光通信技术,2017(02).
[4]杜晨昭,朱莹.电力系统智能电网通信网络规划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8(22):46.
[5]曹杰.试析电力光纤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的问题[J].中国新通信,2019,18(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