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组织者策略与学科能力培养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5期   作者:史慧研
[导读] 就先行组织者策略本身而言,它并不一定是某种形式图式知识或具有形式图式功能
        史慧研
        黑河市第五中学 黑龙江 黑河 164000

1 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基本特征
        就先行组织者策略本身而言,它并不一定是某种形式图式知识或具有形式图式功能,然而,事实上,在所有规范的先行组织者应用实践过程中,它都必然地是从某一个方面、某一个角度、某种意义上对新学习内容起组织作用。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几乎所有的先行组织者都典型地概括了一类事物或非同类事物的某个方面的特征。某些先行组织者的形式特征使得它与文科学习中的知识整体内容有所区别,于是,它便有了形式图式的功能和意义。因此,一般来说,几乎所有的比较规范的先行组织者都具有形式图式的特征、性质和功能先行组织者和形式图式原理同样具有促进深入探讨文科与文科思维规体的功能,本章主要以阅读和作文能力形成与教学轴为例,以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应用为突破探过文科学习能力缺陷诊断轴导的规律与方法。
        1960年,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一篇证明先行组程者使意义学习效果的实验报告中,把先行组织者(auie)定义为:”在正式学习之前,以适当方式介绍的关于学习器题内容的前导性村料,……这个前导性材料的抽象性、一般性和包容性部高于正式学习材料。时至今日、先行组织者的方法模式和应用范围等都产生了很大变化、持别是我国近年来将先行组织者策略应用于中小学特球力发展的教学训练、早已把先行组织者策略的设计、应用和方法进行了革新性的改造。如果把为了获得某种能力而学习的“组者”知识作为一种知识内容图式进行总结的话,它也具有许多方面的持征、性质、功能等。为了满是研究人类学科能力的需要我们从如下4个方画对完行组织者进行总结
        第一,在教学程序方画表现出来的料征一先行呈现。
        第二,组织者本身知识性质方画具有的特征一一是新课学习内容的上位知识。
        第三,在教学与功课能力异设计目标方面的特征一一获得合理知识结构
        单四,在知识的组织结构功能方面,它时常表现出形式图式的性质和特征。
2 先行组织者与课堂导语设计
        先行组织者策略的第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先行呈现。凡是一节求课的导语、引于、绪言等也都是现在正课之前的,即先行的。但是,先行组织者只是多种导语中的一种,即为本课所学的内容提供上位知识的,作为新知识学习的原有知识固定点的那种先导性知识。平时教师很难自发地运用这种导语,除非受过一定的认知学习理论培训。
        有关调查表明,教师日常设计的课堂导语多为:
        (1)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而进行的“学习动员”或“鼓动”;
        (2)介绍与新知识有关的某种旧知识,以便引出学习新知识的话题;
        (3)为新知识介绍有关背景知识;
        (4)概要介绍新知识,为新知识学习进行铺垫等。
        先行组织者虽然也是导语,但它是另一种导语。

它必须满足以下特点:
        (1)仅仅为本课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提供固定点;
        (2)该固定点是新知识的上位观念;
        (3)能促进学生对本次学习内容与以往旧知识之间的意义
        (4)从一个角度、一种特征、一个方面,对各种类型的知识学体习起组织作用。
        先行组织者并不是针对所有新课内容的,它只是针对新课内容中最重要部分、最关键知识或最难理解的知识。这些知识可能系是概念、命题,也可能是理论。有的設计起来比较容易一些,有的就要难一些
3 典型的先行组织者不应该是文章提要或概要相对于所学内容而言,先行组织者的概括、包容程度是比较高的。对牧长的文章、课文来说,许多人往往认为文章的提要或概要有较高概括性,因而就属于先行组织者。这种认识其实是错误的,下面的例子就对此作了说明。
        在美国曾发生这样一件事:ー些心理学家和医生认为,精神病院里许多病人的过激行为(如打架、选跑毁坏物品、自杀等),并な不一定都是病人本身一定有的行为,往往是精神病院那种不人道行的环境而引起的。他们搞了一项模拟实验,发表了一篇实验研究报告Q如何让作为非精神病学界的外界人士知道这篇报告写得益如何呢?这时就需要设计一个组织者材料来帮助他们参与这项活略动。这个组织材料就是这篇报告的一个很精要的上位知识材料。学但是有一点要特别注意,那就是上位知识材料不是报告的概要。概要是报告原文的缩短和精简,但不是上位知识。试对比鉴别力如下:养模拟精神病房的一般监护条件,以便确定精种病人的某些行为是否是该环境影响的后果。某州立医院的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应召去充当模拟病人和模拟监护人员。这些“病人”:用新取的名字,给穿不合体的衣服。监护人员带着墨镜,在“病人”面前公开谈论“病人”问题。病室小而拥挤,极少有椅之类的用品。所也不掩蔽。夜里不断地检查寝室。许多“病人”需要自己处理的自身的事情,也要请示医务人员,要得到允许オ行。整个模拟过程被做了录像,并在结束时请被试人员们谈他们的感受。在这个模拟研究的后期,“病人”们真的表现出许多精神病人的典型行为,包括试图逃跑、失拉地哭泣、砸窗子、偷窃,甚至连连打架。“病人”的怨恨情结失去人性特点或是处事有点像低给儿童。其结论是,精神病人的许多不理智行为实际上是病房环境本身造成的。
        上述内容是这篇实验报告的内容概要。读者读了它以后,对报告原文有了一定的基本了解。但是,并不一定能对报告中所涉及的事件作出是与非的判断。要想使某些人对报告内容作出判断评价,就必须给他们设计一个先行组织者。请看下边的先行组织者内容这个实验试图通过对典型的精神病房环境的模拟,揭示病人的一系列行为的产生原因,系统研究了切身环境的影响作用带来的病人个体的各种行为。即使是非精神病患者也不斜外。
        模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它再现各种类似真实件下发生的现象。它好像是游戏或是角色扮演,把被试置身于未曾遇到过的特殊角色位置及其关系中,使其互相作用。关健是要测量出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因素而产生的被试的行为变化。
        每典型的精神病房的情形如下:所有的病人都穿相同的衣反的任何时间里门都锁着。病人被限制在病房的一个指定的区学间内,以避免他们经常聚群哄闹。休息区相对开放一点,允许监护的病人利用。有一套用以控制病人的行为的标示系统。当病人表达一种需求行为时,他就拿一个卡片,用这个卡片英得所的东西等那些经常被归因于病人自身理智混乱造成的精神病人行为括:不断重复某一种动作;行为无常;情感压抑;向医务人员和病友施加暴力;试图逃跑等等。
        关键的问题是澄清这些行为仅仅是病人精神失常的果,还是由于病房自身环境作用造成的。
        上述短文中的第二、三、四自然段分别提供了三个上位知识:(1)体么是模拟研究;(2)典型的精神病房的监护情况一般是什么样、(3)精神病房中的典型的精神病人的行为般是什么样的。有了这三个上位知识,即使是普通公民等,也可以研究这篇报告的价值和意义了。这就是先行组织者的促进理解作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