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5期   作者:陈凯榕
[导读]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通过融合多种资源,以学校和老师为实施主体的,旨在全面培育和提升学生道德水平的一项课程设计和实施
        陈凯榕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仕奋扬学校   广东省佛山市   528308
        【摘要】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通过融合多种资源,以学校和老师为实施主体的,旨在全面培育和提升学生道德水平的一项课程设计和实施。科学高效的开发将极大地激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本文从多种角度对小学的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策略
        
        一、构建校本德育课程的原则
        (一)预成性与生成性相结合
        生成性课程是教学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可预期的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对教学教育过程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可以客观真实反映课程的实践性,帮助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明确的教学目标、体系化的教学内容和稳定的教学过程的支撑下,校本德育课程拥有生成性特征。
        (二)共性与个性相结合
        要想构建良好的校本德育课程,不仅要处理好学生的共性问题,更需要时刻重视和培育其个性发展,通过适当的引导、不断的创新,将学生独立的性格和独特的特质发挥出来,要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三)单一性与多元性相结合
        在构建校本德育课程的具体实施中,必须注重单一性与多元性的有机融合,根据不同年龄层段学生的特性,科学合理的设置我们的课程内容,多角度全方位地最大程度发挥教育功能。
        二、对德育校本课程的认识
        1.校本课程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
        与以往的教学相比,校本课程更加贴近实际,其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环境的特征,以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为根本,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势相当明显。学生都有叛逆的心理,强行的灌输只会让其产生反感,更加隐蔽的教学手段,更能实现教学的目的和成果。首先,校本德育课程更加注重的是实际需求,通过隐藏根本的教育目的,从某某种程度上弱化了教育的手段和过程,其在德育方面的实际效果更加明显。
        2.德育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德育体验的空间
        校本德育课程的内容选择与课程设置,使其能否有序和良好实施的基础。这就是解决老师的教学内容和计划、学生需要学什么的问题。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综合性和全面性的实践教学行为应包含多种要素,如实地考察、调研、访问等,这些都将为学生的具体实践创造有利条件,使其在具体的实学习过程中不断摸索、吸收知识、获得道理。通过具体的实践,学生能够在实际的体验中掌握如何更好的收集有用信息并加以整理和分析,并作出正确的道德和价值的选择,从而实现培养个性,提升道德水平,培养正确价值观念的教学目的。
        3.德育校本课程为教师提供了进行过程评价的机会
        德育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首先应该是一个激励的过程,而不是以惩罚和奖励为目的,通过不断激励教师反思、不断学习、自我提升,从而更好地实现提升学生对事物的判断、道德分析水平的教学目的。作为教师,其教学的重点和重心应体现在教学的整体过程,时刻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理解能力、态度变化、心理成长等实际成果。评价的手段应该具备多样性,教师应充分利用所有可利用的资源,扩大评价的范围,提升评价的综合性。此外,老师在评价时,更应该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过适当的手段来提升学生对实践的理解和感悟。就评价的内容而言,老师在看到学生的每一次成长时,应更多的给予鼓励性的语言和表扬,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成长。


        三、构建校本德育课程的策略
        (一)构建生活德育课程
        品德是素质的体现,教师应将德育教学融入到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生活点滴之中,更好的帮助其构建正确和完整的道德意识,指导其良好的行为。所以德育教学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应具有生活化的特征。这就必须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规则层面,而是问题层面。在设计具体的课程时,一定要有目的性和规划性,老师不可以从自身的喜好和自身意愿出发,随意制定课程;而是必须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以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为目的,针对性系统性的设置稳步实施了长期性课程。由于小学生接触的事物有限其理解能力和心智有所欠缺,因此规则化是德育教学的重要因素。老师在设置具体的课程内容时,应尽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嗯、正面的、符合社会公德的案例,不易太过肤浅,也不要太过复杂,以学生能够理解为宜。
        (二)注重学科教学渗透德育
        如今,教学早已不是单单地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和一些技能,德育和行为的教育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更担负起了构建学生良好人格和道德水平的责任,必须将理论知识的教授和德育的培养融为一体,全面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在设计和开发德育课程内容时,学校和老师必须以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和共性为基础,实现更好地渗透,将德育教学时刻体现在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全面地培育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以美术教学为例,其在德育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效果相当明显。美术教学本身就是一项对美好事物的传授、探索和教育的过程。通过学习美术学生能够在感受美好事物的过程中形成对美的追求,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自身的思想素质不断提高。此外,美术学习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可以更好的培养孩子的信心,耐心和坚持性。
        (三)构建科学的课程评价模式
        第一,注重发展性评价。对小学的校本德育教学而言,其最终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为了增强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行为规范的养成,学生的整体学习过程和成长是动态变化的;所以在制定德育教学的实际效果评价体系时,也必须要注重发展的基本原则,对老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动态的评价,评价的重点应该是学生道德水平和行为规范不断提升的实际效果,从而鼓励其不断反思、提升。第二,注重多方面和全面化的评价。德育校本课程的实施本来就是一项极其丰富的教学过程,包括了对学生情感、行为规范、道德水平以及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培养。所以,在评价时切不可学生的理论知识为重点,而是应对其行为习惯、道德水平、技能掌握、思想提升等为评价因素,制定全面的综合性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成长过程。第三,注重社会评价。德育教学具有实践性和社会性的特征,因此在选择评价对象时也应该具有广泛性,除教学老师之外,学生本人、社会相关人士、学生家长以及管理成本都可对其进行评价。越是多元化的评价,越能够得到科学全面的评价结果。此外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能够有效地引导其深入思考,找出问题,不断提升,因为小学生能毫无顾忌的指出对方的缺点和优势,并积极地相互模仿,改进不足。
        
        
参考文献:
[1]邓美辰.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分析[J]. 新课程(小学版), 2019, 000(006):79.
[2]黄莉. 构建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原则与策略探讨[J]. 求知导刊, 2018, 000(020):58-58.
[3]闫向锋. 校本课程开发与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之研究[J]. 考试周刊, 2020, 000(010):107-108.
[4]郭淑珺.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特色化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J]. 家长, 2019, 000(012):P.37-38.
[5]周淑清, 关忠良. 基于本土资源开发农村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C]// 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二). 2019.
[6]单丹. TREE课程趣发展以德树人促成长 ——贵阳市实验小学少先队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思考[J]. 幸福生活指南, 2019, 000(009):1-1.
[7]毕雪莹. 以梦扬志乐学广才——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8, 000(030):P.223-223.
[8]艾琛. "地方名人文化"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为例[J]. 科教导刊旬刊, 2018, 354(10):107-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