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 鲍杰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鲍杰
[导读] 摘要:钻孔灌注桩具有众多应用优势,作为桩基础的一种,其适应性强、承载力大、成本适中、施工方便、场地要求不高,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
        福建省民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800
        摘要:钻孔灌注桩具有众多应用优势,作为桩基础的一种,其适应性强、承载力大、成本适中、施工方便、场地要求不高,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实际应用中发现,这一技术成桩工序较多,隐蔽性大,易产生质量事故。所以,需要加强施工技术研究,提高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应用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我国近些年大型和超大型工程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林立,对基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桩基础作为一种有效的基础形式运用日益广泛,钻孔灌注桩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获得大量应用,在建筑工程中,这一技术的应用保证了基础质量,促进了行业发展,是一种有很高应用价值的技术。
        一、桩基上端施工
        1、参考桩径、桩底浓度,计算第一斗砼体积。
        2、桩身的浇筑高度直接影响成桩质量的好坏,一般成桩的设计高度高于桩顶高度0.5-1.0m去除多余部分混凝土后,剩下的部分混凝土中不可以夹杂浮浆和泥浆,混凝土的标号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设计,出现错误必须返工重浇。
        3、插入混凝土内导管长度要合理,一般长度控制在2-6m,桩体较长时可适当增加。
        二、桩身施工
        1、在施工前做钻孔试验,根据检测孔径、垂直度、孔壁稳定性、沉淤等数据,核对所选择的设备类型、施工方法与要求是否一致。在进行检测工作时,孔壁稳定时间可设计为14 h。如果一些工程要求较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增加实际测径数以获得更准确结果。
        2、工程中,护壁所采用的泥浆必须符合护壁施工要求,泥浆液面要比所在位置的地下水位高出至少0.5m,如果条件适宜,最好达到比地下水水位高2m。如果护壁泥浆本身质量不高,会导致护壁性能差,很容易导致沉淀速度过快。黏土或者是亚黏土成孔,可以注清水、原土制作,不过要注意排碴泥浆密度1.1-1.2 间;如果是在砂性土或者是具有较厚夹砂层位置成孔,要将泥浆密度保持在1.1-1.3;如果是在夹砂卵石或者是较容易出现坍孔的一些土层中进行成孔作业,要求泥浆相对密度1.3-1.5为宜。在进行施工中,要定期、多次测定泥浆黏度、含砂率等,在浇注前位于孔底500mm 以内泥浆密度必须≯1.25(平均为1.18),要求含砂率≯8%,要求黏度≯20Pa•S。而对于一些直径小于1m的一些小直径桩体,泥浆停止循环工作后孔内也要一直保持合理液面高度。
        3、进行砼灌注工作前,要确保不出现缩颈、塌落等问题。为有效确保孔底沉渣实际厚度符合有关规定,避免桩实际承载力不足,在钻孔钻到设计所要求到达的持力层位置后,必须做好泥浆循环稀释工作以有效降低密度,使泥浆中存在的砂子、石渣得以清除。清孔后泥浆性能指标,含砂率为4%~8%,相对密度为1.10~1.25,粘度为18~20s。
        4、施工时吊放不能磕碰壁孔,不能存在变形或者损坏(钢筋笼起吊入孔,一般采用根据钢筋笼重量合理配置吊机)。在吊放工作完成后,固定钢筋笼,进行二次清孔,检测淤泥厚度。确定符合要求后,在半小时内进行砼灌注工作。


        三、灌注
        1、从完成钻孔到开始砼浇灌这段时间要尽量缩短,过长会影响最终质量;要注意砼浆体实际浓度,浇灌量参考设计要求,防止出现夹泥问题。
        2、要求导管口和孔底保持400mm左右距离,在进行旋转时必须测量,并且反复校核。如果发现球塞被压出来,而现在已经灌下一些砼,此时要将导管慢慢降下100-200mm,灌注初期的导管尽量多被砼埋入,提高埋深可以保证、提高底层砼实际强度。
        3、灌注桩基砼时,必须做好施工进度与时间上的掌控工作,如果可以时不时小量提高导管位置能够让砼更好注入。导管一般要求埋入砼实际深度在1-3m 并且不能少于1m,在施工中每隔15-20分钟进行一次深度测量与校核工作,及时发现偏差并进行调整。
        4、如果砼堵塞导管,通常是因为在材料规格上或者是配合比选取上存在一些问题所致,也可能是导管存在渗漏现象从而导致导管内的砼和管壁产生了更大的摩擦力、流动性变慢导致,在实际工作中要理清问题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处理,不能采取提管的办法。
        5、变截面桩可以从最小截面的桩底为起点进行灌注工作,技术上参考等截面桩。灌到扩大截面位置时,要把导管提升到扩大截面的下部大约2m的位置,要适当增加砼灌注速度与坍落度;另外如果砼面达到了扩大截面位置3m,必须把导管提到截面位置上部1m处,之后继续灌注直到完成。
        6、在采用全护筒进行水下砼灌注施工时,在砼面已经进入护筒之后,护筒下部应该一直比砼面低,随着导管不断提升,护筒高度也要随之提升。注意上拔护筒操作导致的砼面降低问题,确保导管埋深、护筒底面均处于砼面以下。施工中要一边进行灌注工作、一边做好排水措施,要尽力保证护筒内部水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水位不能过高,否则可能导致反穿孔问题出现,影响最终质量。
        四、桩身质量验收
        钻孔灌注桩质量检验工作在内容、方法上均应与有关规定相符,一般检测承载力是进行桩荷试验,进行桩身质量检验工作通常是以超声波对钻芯样做检测检验,要求抽查数为总桩数10%,如果工程要求较高,可以适当加大检验数甚至进行逐根检查。
        结束语
        钻孔灌注桩本身具有诸多优势,然而实际施工涉及很多环节,整体工艺偏于复杂,加之易受各类因素影响,干扰、制约较多,成桩质量难以保证,在严重情况下桩身承载力会明显降低,出现病桩、断桩等问题。为有效保证成桩质量与桩基安全性,就要做好对钻孔灌注桩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与检测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性解决。
        参考文献
        [1]赵夏炎.工民建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解析[J].四川水泥,2020(08):121+132.
        [2]王伟.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具体应用[J].四川水泥,2020(08):135-136.
        [3]高玉云.混凝土结构物施工中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J].价值工程,2020,39(21):92-93.
        [4]袁方.房屋建筑工程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20):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