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墩大跨度盖梁抱箍支架施工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刘玄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大型市政工程项目开工建设,桥梁工程既能解决交通瓶颈,又能保证原水系不被破坏,甚至可以被打造成一张风景名片。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上海  200135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大型市政工程项目开工建设,桥梁工程既能解决交通瓶颈,又能保证原水系不被破坏,甚至可以被打造成一张风景名片。为了最大限度开发交通通行能力,桥面越做越宽,但有时候为了打造水系风景、防洪防汛需要,桥墩采用双柱式盖梁,此时的盖梁往往属于跨径大、悬臂大的预应力盖梁,且墩柱不会高,盖梁施工的支架搭设方式有多种,结合工程案例进行探讨,撰写本论文。
        关键词:大跨度;盖梁;支架;方法
        引言
        肇庆新区城市建设规划有多座中、小桥梁上跨现况水系或规划人工河道,墩柱顶高程比填筑围堰高程或现况地面高程高差不多,采用传统的满堂支架法、抱箍与工字钢(贝雷片)组合法多不具备空间条件,采用墩柱预埋钢棒加工字钢(贝雷片)组合法,一则墩柱预留孔道填充质量无法保证,二则影响墩柱外观。我司技术人员经现场勘察、研究,决定在传统抱箍法基础上作适当调整,选用抱箍+砼支撑基础+工字钢+槽钢组合法。经多个双墩预应力盖梁应用,该施工方法适用于跨度大、梁底净空小的低墩大跨度盖梁托架施工,特别是城市桥梁普遍较宽、盖梁跨度大又净空小的情况,总结形成此论文。
        1工法特点
        (1)可以克服满堂支架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的缺点,节省支撑钢管,施工过程简单易控,且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
        (2)因为大跨径盖梁本身设计预应力张拉程序时,即需要通过建模分析不同张拉模式下,桥墩顶部挠度变化,采用穿心钢棒法是否有影响未知,并且可以克服预留孔倾斜、预留孔道填充质量无保证或影响墩柱美观的弊端。
        (3)抱箍法施工简便,适应性强,外观轻巧,可以较好控制施工进度。
        (4)抱箍法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依赖性小,占用地面空间较少,而较于传统的抱箍支架法,在盖梁跨中及悬挑端位置增加砼基础作为承载受力支点,解决了低墩大跨度盖梁受空间限制操作不便的缺点。
        (5)适当增加承重点,可减小抱箍承重压力和对工字钢截面特性要求,达成减少抱箍使用数量、降低工字钢材料等级的目的,降低施工成本。
        2 工艺原理
        低墩大跨度盖梁抱箍支架法工艺原理如下:
        (1)定制抱箍主要由半圆形钢圈、牛腿、M24高强螺栓紧固件三部分组成,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将盖梁自重、模板自重、施工荷载等通过摩檫力直接传递给墩柱。抱箍采用两个半圆形的钢圈(厚15mm),通过连接板上的高强螺栓连接在一起,使钢圈与墩柱密贴,作为盖梁模板的支撑点,将抱箍内壁打磨干净,粘贴2mm厚的橡胶片,以增大抱箍与墩柱砼面之间的摩擦力,同时保护墩柱外观不被抱箍破坏。
        (2)在盖梁跨中及悬挑端位置增加砼基础作为承载受力支点,砼基础分担了抱箍的承重压力,相当于减少了传递到高强螺栓上的剪切力,螺栓需求数量少则抱箍也可少用,抱箍下滑的可能性也降低。在跨中及悬挑位置增加受力支点,减小了纵梁工字钢跨中弯矩、跨中挠度,则工字钢材料等级可以适当降低,节省成本。这是有别于其它传统抱箍支架施工工艺的最突出的特点。
        3 工艺流程及施工操作要点
        3.1主要工艺流程
        基坑回填→条形基础砼浇筑→安装抱箍及支架→安装盖梁底模→钢筋加工及安装→安装预埋件→安装侧模→浇筑砼→砼养护→拆除侧模→预应力张拉及压浆→拆除底模→拆除抱箍支架。
        3.2施工操作要点
        1) 地基处理
        基坑采用硬土或石渣进行回填,回填顶面标高需根据盖梁设计底高程、支架组成高度及砼条形基础高度反算。基坑回填后的地基承载力根据计算需达到200Kpa,现场要采用动力触探仪对回填后的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不达到要求时要进行再次处理。
        2)条形基础砼浇筑
        (1)条形基础设置位置为盖梁两端和墩柱中间;
        (2)条形基础尺寸为:长3m(顺桥向)、宽1.2m、高0.4m;
        (3)条形基础采用C30素砼即可,亦可适当添加钢筋网片增加抗压性能。
        3)安装抱箍及支架
        (1)以全长32.86m、宽2.2m、高2m、墩柱间距16.16m、悬臂长8.35m的盖梁为例,采用12m的45b型工字钢在现场双拼接成36m,4根共144m,按相关技术规范焊接拼装。
        (2)将抱箍内壁打磨干净,粘贴2mm厚的橡胶片,以增大抱箍与墩柱砼面之间的摩擦力,同时保护墩柱外观不被抱箍破坏。抱箍安装在墩柱上预先设置的标示位置,将两片抱箍通过M24高强螺栓正反拧紧连接牢固,螺栓的扭紧力矩达到要求值66.43kg.m。抱箍在每次使用前需经过认真检查,必须保证所有焊缝均饱满、不开焊,否则应加焊,必须对每个螺栓的紧固情况进行认真检查。
        净空足够时,在每个承重抱箍下端可加装一个副抱箍,两抱箍间以方木、木楔支撑,以提高承载力,增加抱箍可靠性,抱箍上为承重横梁。净空不足时,可在墩柱抱箍接触面下沿打眼植入钢筋,以提高承载力。
        (3)承重横梁采用双拼45c工字钢, 与承重抱箍(条形基础)之间以一对千斤顶支撑, 工字钢内侧用对拉螺杆拉紧,中部设千斤顶支撑在条形砼基础上;工字钢上放一排长3.0米[16a号槽钢,垂直45c工字钢布置,槽钢中心间距50cm,并与工字钢焊接牢固。
        (4)按要求考虑设定好预拱度。抱箍下设千斤顶,用于调整底模的高程用。
   
        图1 抱箍支架法形象示意图(侧面)
        4)拆除抱箍及支架
        (1)按施工步骤完成盖梁的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砼浇筑等,待达到龄期及强度要求后,进行预应力张拉及压浆,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且压浆液凝固后,才能拆除模板承重支撑体系。
        (2)支撑体系拆除时,严格按由上而下的顺序进行。先将支撑千斤顶对称依次下降后拿出,再同时同开对拉螺杆将工字钢下落到抱箍上,用汽车吊配合拆下底模板、槽钢、工字钢,最后分片卸下抱箍。
        4 施工工法效益分析
        (1)无需整体地基加固处理
        采用满堂支架施工,盖梁下的基坑回填要全范围进行处理。采用抱箍法+砼基础组合支撑法施工,基坑回填只需在砼条形基础范围内换填石渣或硬土,无需整个基坑回填都用石渣。
        (2)适用性强
        抱箍法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依赖性小,占用地面空间较少,而较于传统的抱箍支架法,在盖梁跨中及悬挑端位置增加砼基础作为承载受力支点,解决了低墩大跨度盖梁受空间限制操作不便的缺点。
        (3)周转时间快、支模方便
        满堂支架要从地基加固处理开始,分层回填分层碾压,且各工况地形多变,钢管配置、长度选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抱箍施工只需十个液压千斤顶卸压取出,和两根工字钢及两个抱箍拆除,施工简便,周转快,并且移动相比之下也方便许多。
        (4)可以克服穿心钢棒法预留孔倾斜、预留孔道填充质量无保证,避免墩柱预留孔道修补影响美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5)两端和跨中位置适当增加承重点,可减小抱箍承重压力和对工字钢截面特性要求,达成减少抱箍使用数量、降低工字钢材料等级的目的,降低施工成本。
        5 结语
        该工法在传统的抱箍工字钢组合法基础上,充分考虑施工具备可操作性和安全合理性,采用增加砼条形基础作为承载受力支点,解决了低墩大跨度盖梁在采用传统的满堂支架、抱箍支架法、穿心棒支架法施工时,受空间限制操作不便、工字钢材料等级提高、抱箍下滑等缺陷,具有简易方便、适用等特点,同时可以减少抱箍使用数量、降低工字钢材料等级,显著降低项目建造成本,因此,该工法是可以作为成熟、可靠的技术进行推广,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王煜.抱箍法支撑在桥梁工程盖梁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2,(11)
        [2]陆文良,杨泽志.桥墩盖梁抱箍法施工技术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0)
        作者简介:
        刘玄,男,(1989.3~),湖北荆州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级工程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