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4期   作者:赵雪燕 宋增雨
[导读] 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进行土地资源的全方位管控,可以实现各种土地资源的最优
        赵雪燕1     宋增雨2
        1.身份证号码:37098319891009****     山东省     250000
         2 身份证号码:37290119870401****      山东省      250000
        摘要: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进行土地资源的全方位管控,可以实现各种土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部门还需要积极采用遥感地理信息技术来进行土地资源的使用以及开发工作,确保土地资源的最优化使用,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管理
        土地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只有做好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工作,才能够让土地资源的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对于我国的持续稳定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遥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管理工作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土地综合利用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就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究。
        1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系统,该系统能够对人类生存区域相关的土地、资源等信息进行处理,其能够利用计算机来高效管理这些数据。GIS系统将模型分析和图形图像作为系统基础功能,这使其能够对地理分布数据、地球表面数据以及空间数据等进行采集、分析、管理和储存,可以说,地理信息技术是一种将计算机科学、土地科学、信息科学、地理学、城市科学、测绘遥感学以及空间科学集合起来而形成的一种新兴学科。地理信息系统具有高效处理海量数据,并灵活分析空间数据的能力,它通过对地理因素的把控,可快速地获取用户所需的关键信息,并依照不同的要求,转化为图形和图像的形态,更加直观地展示数据处理的结果。遥感技术,又被叫作RS技术,其被译为遥远的感知,这种技术能够对目标事物进行远距离、无接触式地探测。利用这种技术能够获取与目标事物相关的所有信息,并且通过对这些获取的信息进行相应地加工与处理,从而使人们能够采取定性、定量方法来实现对目标事物的客观描述。在遥感技术中,其涉及到传感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提取及应用技术、信息传输技术、测量技术以及目标信息特征分析技术等。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结合,不但可保证稳定信息数据的来源,还可对土地信息进行实时地处理和监控,为土地整治、土地监测、土地调查等工作提供数据参考,对土地管理工作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2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土地资源的动态监管
        在土地利用动态管理过程中,通过遥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在区域可持续性发展条件下,还需要对土地资源稳定性以及土地利用率等因素进行综合性考虑,这也是保障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土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会受到地理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为了促进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还需要在生态环境监测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动态监管的作用,促进土地资源的利用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因为土地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始终处于变化状态下,如果采用传统的静态调查方式,只能够被动了解土地的使用情况,其采集的地理信息还存在有一定的滞后性,也就难以满足土地利用管理工作的具体需求。

通过遥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准确有效地掌握,并且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变更情况及时掌握,在对土地利用变化率进行综合性分析和评估基础上,保障各项地理信息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基于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下的土地使用动态监管系统,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获取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充足的管理依据。在进行土地的动态监测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空间分析技术来进行数据库内原始数据的处理跟计算工作,对于该区域内土地资源的变化情况起到良好的反映效果。
        2.2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应用
        经过笔者调查研究发现,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特有的专项数据库针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及制图。地理信息系统本身,较好地集成了多门学科的最新的技术手段,像关系数据库的管理、高效的图形算法和网络分析等,为空间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让传统复杂且难度系数高的空间分析工作变得较为简单。地理信息系统本身实现空间分析的基本目标,它具有较好的空间分析能力,可以利用不同空间分析技术,对专项数据库里面的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确保相关用户能够获得最新的数据,为空间决策提供最有力的数据支持。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三方面,它们分别是应用于土地评价、应用于地籍管理和应用于土地定级的评估中。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土地所在的区域进行划分,也能够按照土地功能进行科学评判。按照传统的方式,如果出发点不同,那么土地评价的项目也会存在差异。像有些是按照土地的潜在价值进行评价,有些是按照当前的可利用率进行评价。如此,对土地的评价过于片面。而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评价的应用,能够对土地进行科学的评价。我国行政管理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地籍管理,以往的地籍测绘和地籍管理是以人工管理为主,缺乏从空间分析方面对地籍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分析。而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土地的信息化管理,较好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土地定级的评估中,需要对图片进行扫描,让传统图片数字化,方便使用相关的软件对其修改,也利于建立数据库。修改后的图片,相关人员应该注意标注主要的信息数据,利用符号充分说明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并且说明道路状况。
        2.3土地现状调查
        在进行土地的现状调查过程中,可以积极采用遥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来对各种土地资源的实际分布情况以及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的地理信息监测,这样才能够对各个区域内的土地资源利用和使用情况进行有效掌握,为后续的土地资源利用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撑。在进行国有土地使用权以及农村集体使用权的分析和调查工作中,对于基本农田的数量以及质量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严格的登记造册工作,构建由图像、面积以及权属等因素构成的土地调查数据库,从而保障各类型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的有序开展。在遥感技术应用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航空影像因地制宜地开展土地现状调查工作,对于调查后得到的信息需要做好汇总以及统计工作,这样才能够让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得到最大化发挥,实现土地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从而充分发挥出国土资源的应用优势。
        3结语
        综上所述,土地利用管理作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管理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了获得良好的土地利用管理效果,要求我国土地管理部门能够借助遥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管理,并且能够实现土地现状的有效调查,对于土地利用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遥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了简要阐述,然后就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土地管理部门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逸萱.土地动态监测中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7(24):133.
        [2]王学超.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应用[J].自然科学(文摘版),2015(7):73.
        [3]宋蕾.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房地产导刊,2017(35):20,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