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探究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郑春杰
[导读] 摘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其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安全工作是紧密相关的,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意义,就是确保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质量方面的安全性,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控制能够充分提现出建筑工程管理的价值,所以,二者的关系是缺一不可的。
        广西西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其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安全工作是紧密相关的,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意义,就是确保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质量方面的安全性,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控制能够充分提现出建筑工程管理的价值,所以,二者的关系是缺一不可的。建筑行业自身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在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不仅要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还要确保建筑工人的安全性。目前,大部分建筑企业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持续关注,建筑工程管理也因此油然而生。
        关键词: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有效控制
        1导言
        我国经济体系迅速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也在持续化运行着,与此同时面临较大挑战。以往工程管理模式以及施工质量控制不能适应建筑工程本质需求。如何推动建筑工程前进的脚步,成为新时代话题。相关人员要全方位的明确工程管理和施工控制要点,设计针对性的措施完全工程建设体系,为实现工程效率最大化打下坚实基础。
        2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现状
        第一,工程管理角度。现阶段一些建筑工程企业选择分包形式加以管理,此种管理方式不只是会影响到合同两方的信任程度,还会引出施工流程的混乱,难以保障施工进度。并且工程施工期间,施工者以及管理者会淡化操作环节,导致工程建设趋于形式化,由此引出人为失误,降低施工整体质量;第二,施工技术角度。建筑施工技术也是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重要因素。针对于不同的施工项目需要选择不同的施工技术。建筑施工包含的内容相对广泛化,所以针对施工质量和施工技术的要求比较严格化,导致施工技术因为自身特殊性多样问题,无形中增加施工实践难度。在此期间,施工队伍素质不高也是影响到施工技术水平的因素;第三,监督机制角度。监督机制是建筑工程建设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因为目前政府单位监督职能发挥不够实效,监督机制缺少完整性,引出工程管理权责不够确切的后果,制约建筑工程整体管理成效。
        3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3.1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不健全
        建筑工程往往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和人员,并且有着很强的流动性,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建筑工程管理难度。如果没有健全完善的体现,将难以明确各个施工单位、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职责权利,无法实现高效地合作施工,进而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效果不佳,甚至出现推诿责任的情况。可见,健全的管理体系是保证建筑工程人员、材料、施工工序有序进行的保障,没有健全的管理体系可能出现遗漏施工工序、施工现场混乱、建筑材料浪费等诸多问题,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严重影响工程的有序推进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2建筑材料选择不当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整体的基础,没有良好的材料支持,再先进的施工技术,再完善的管理体系,都无法促使高质量的建筑落成。然而,现实情况是,一些企业为了短期利益,不切实际地节省成本,在建筑材料上偷工减料,甚至以次充好,这都为建筑后期使用过程中爆发质量问题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风险,不仅影响住户的居住体验,还影响企业的良好发展。另外,在采购建筑材料的过程中,也时常发生采购人员因各种原因采用质量不过关的材料进行施工的现象,这也在无形中降低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3.3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欠缺
        工程项目建设工艺流程较多且复杂,无论是工序还是施工技术方面的标准要求都较高,需要应用到包括信息技术、金融管理等各个方面专业知识,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情况直接影响了上述工作的开展。当前很多建筑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不仅体现在基础知识不足上,还体现在工作责任心以及对工程项目的了解程度等方面,有的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不高,也没有及时为自己“充电”,导致管理方式落后,专业性不足,难以切实达到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效果。


        4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措施分析
        4.1协调多个施工流程,形成完整的监督机制
        在解决施工期间存在的分包问题上,不相同的项目分包对应不同的建筑工程企业,所以工程项目多个环节之间相互配合与衔接,加强多个建筑企业之间的关联,构建有机整体,确定单位之间自身的职责范围,落实工程材料供应与采购和施工流程交叉管理等工作。并且形成科学的项目管理体系,整合工程管理结构,发挥组织职能,降低对个人技能水平的依赖程度,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综合质量。另外建筑企业要想有效提高管理质量与施工控制水平,要与时俱进的完善现有管理监督机制,意识到施工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内化多个环节监督作业,尤其是保障施工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整合工程质量验收作业。
        4.2材料质量
        材料质量的保证是工程施工进度及工程品质的基础保证。首先在进行选料时需要专业负责的采购员,而现实有些采购员为了中饱私囊对品质不够重视;其次对所选材料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及化学物成分检验,实际中化学成分检验环节很多时候都会被取消,质量检验也只是草草了事;然后在材料的保管及发放过程中,需要依据材料特性选择合适场所保管,在发放过程中应秉着先进先出原则,然而事实上对于材料的保管都是随意安放,并没有根据材料特性来执行。甚至有些材料相互压制进而损坏了材料质量,在材料发放时都是实行方便主义,有些材料因长时间存放影响了材料性能。
        4.3注重成本控制,提高施工作业质量
        建筑企业在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便是注重成本控制,处于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强化成本控制可以保障企业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建筑单位要明确成本管理意识,将成本意识贯彻到每一个流程之中。并且科学的控制工程成本,将其视作一种规章机制加以实施。管理者整体上掌握资金运行情况,巧妙地整理工程亏损范围,由此将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得以保障。在此期间相关人员要强调施工准备工作,施工期间严格要求施工者自身的素质水平和建设施工材料质量,之后及时验收建筑工程标准。
        4.4加强对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完工的基础。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管理效果,可以采用定期培训的方式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施工单位可以将职工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施工单位自身未来的发展相结合,加强对企业自身和员工自身的不足的分析,并且开展合理的发展计划,改进完善不足之处。比如,定期做好质量安全培训,时刻提醒所有员工质量安全的重要意义,同时应当加强对员工自身潜能的挖掘,合理分配岗位,让每位员工都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实现自我价值。
        4.5监督工程进度,落实施工控制管理
        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起始之前要明确实际施工方案,分配多个施工流程时间与进程。并且针对会出现的施工问题加以防治,提出对应处理对策,将保障施工进度为基础减少施工具体时间,控制着施工运行成本。施工方案设置中强化和设计者的沟通互动,同时施工需求的材料以及人员和机械设备都均在施工开始之前进行准备,推动建筑工程建设作业进展。
        5结束语
        总之,工程管理是保证工程施工最最最为有效的手段。建筑工程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指挥着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监督好工程的进度和质量问题,控制好材料质量,对整个工程都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十分有利于工程质量整体的提高,促进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存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探析[J].安徽建筑,2019,26(12):229-230.
        [2]王羽.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J].建材与装饰,2020(04):182-183.
        [3]白晓庆.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6,23(12):147-148.
        [4]黄灿雄.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江西建材,2017(20):291+2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