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院前急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0期   作者:原一
[导读] 分析120院前急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救治效果。
        原一
        哈尔滨市急救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6
        摘要:目的 分析120院前急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接受我院120 院前急救的7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根据急救处置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沙丁胺醇气道喷雾吸入治疗,观察组35例给予静脉平喘药物急救处理。对比两组治疗有效情况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33/3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8.57%(24/3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97.14%(34/35),对照组患者家属满意度74.29%(26/3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院前急救中静脉通道给药治疗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为后续治疗提供时间和条件,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120院前急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支气管哮喘为临床常见呼吸道疾病,其具有极高发病率和病死率,而急性发作为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1]。由于该疾病具有恶化迅速、发病突然、经及时处理后能够迅速缓解等特点,故此在疾病急性发作期,给与其有效急救措施,能够降低致死性哮喘发生风险。本文通过分析两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各项情况,明确急救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接受我院120院前急救的7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根据急救处置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纳入标准:符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诊断标准;患者或家属均签订院前急救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其他严重疾病。其中,对照组35例包括男24例,女11例;年龄13-76岁,平均年龄(46.35±1.21)岁。观察组35例包括男25例,女10例;年龄12-78岁,平均年龄(46.51±1.09)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35例因家属或者患者不同意不支持现场做静脉用药急救治疗故行一般急救处理。
        观察组35例行静脉平喘药物急救处理。在患者家属拨打 120 电话后,工作人员应在电话中告知家属有关自救的相关注意事项,并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医护人员抵达现场后,给与其面罩吸入氧浓度约40%左右的氧气,并为患者开通 1-2 条静脉通道,立即进行解痉平喘急救处理。急性过敏或有血管性水肿给与肾上腺素 0.3mg 皮下注射,氨茶碱250mg 加入葡萄糖液 20-40ml 缓慢静脉注射,不论支气管扩张剂效果如何均应给予皮质激素,常规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200mg静脉滴注或甲强龙40mg静脉注射;对于伴有呼吸衰竭者应行气管插管或球囊面罩机械通气,如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应适当补碱,可给与 150-250ml 的碳酸氢钠溶液静脉滴注治疗。整个过程中需对患者经皮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电数值进行监测,实施救治措施后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后续观察和治疗。
        1.3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症状明显缓解,双肺哮鸣音大部分消失,血氧饱和度恢复95%~98%;有效:症状部分缓解,双肺哮鸣音减少,血氧饱和度恢复到85%~94%;无效:症状无缓解,双肺哮鸣音无减少,血氧饱和度<84%。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例数与有效例数之和,与总例数之比。
        家属满意度:调查家属对120院前急救效果满意度,家属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实施SPSS26.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患者病情缓解情况、家属满意度用计数资料检验,用卡方值检验,若2组间差异显著,使用P<0.05表示,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院前急救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33/3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8.57%(24/3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97.14%(34/35),对照组患者家属满意度74.29%(26/3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讨论
        在急诊科常见急症中,支气管哮喘具有极高发病率,虽然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药物逐渐增多,但仍具有较高病死率。而由于该疾病具有无预兆、发病突然、能够随时随地发作的特点,且病情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生恶化,多数患者由于抢救不及时死于家中。故此给予患者有效的院前急救为挽救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同时能够为其后期治疗提供有利条件[2]。120院前急救将急救措施延伸至现场,并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患者有效的抢救药物,从而早期控制患者病情情况。经抢救后,患者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下及时转送,若继而发现问题也可立即进行处理[3]。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病情缓解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35例患者和对照组3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家属满意度相比较,前者更高,P<0.05。
        综上所述,院前急救中完善的急救措施更能显著缓解中重度哮喘患者病情,为患者后续治疗赢得时间和条件,对抢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值得进一步探究与推广。
        参考文献
        [1]范娟娟,章冬娥.祛痰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07):55-57+126.
        [2]於娟娟.院前急救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效果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0):129.
        [3]刘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呼吸指导与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9):202+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