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超声刀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0期   作者:包莉
[导读] 研究腹腔镜下超声刀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包莉
        清河县人民医院妇科  河北清河  054800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超声刀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择我院2018.2-2019.8内5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对照组(23例,传统开腹术)和观察组(27例,腹腔镜下超声刀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手术情况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耗时短,出血量少,术后指标用时较低,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7%,明显比26.0%的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建议采纳腹腔镜下超声刀子宫肌瘤剔除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并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超声刀;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价值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在多因素的联合作用下,该病发病率居高不下,较小的子宫肌瘤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随肌瘤逐步增大且多发肌瘤时,患者会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贫血”等一系列症状,从而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目前临床治疗子宫肌瘤,手术治疗仍为最佳治疗方案[1];为研究腹腔镜超声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价值,特将我院2018.2-2019.8内50例子宫肌瘤患者纳入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择我院2018.2-2019.8内5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对照组(23例):23-42岁,平均(33.15±0.58)岁;瘤体直径8.1-9 cm,平均(7.55±0.20)cm。观察组(27例):年龄22-42岁,平均(33.56±7.15)岁;瘤体直径 8-9.cm,平均(7.23±0.14)cm。借助SPSS 22.0软件分析两组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传统开腹术:术前完善宣教,将围术期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者,帮助其取仰卧位,气管插管行全身麻醉,作横切口于下腹正中处,常规进腹后探查,进一步明确子宫肌瘤位置、数目、大小等信息,确认后剔除肌瘤;若患者瘤体较大,可在浆肌层注射缩宫素来促进子宫收缩,瘤腔常规缝合,闭腹。
        观察组:腹腔镜下超声刀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前完善肠道准备,帮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肚脐上部作1 cm切口,建气腹,腹压维持在10 mmHg,置入穿刺套管、腹腔镜,借助腹腔镜观察子宫肌瘤具体信息后,左下腹作两孔、右下腹作一孔为操作孔,置入相关器械行腹腔镜剔除术。在子宫肌层、子宫肌瘤间注射3 U垂体后叶素+20 ml氯化钠溶液(0.9%),借助超声刀切开假包膜,处理瘤体并剔除,双极电凝止血,可吸收缝线缝合切口。术后玻璃酸钠涂抹于创面,促进愈合,预防粘连[2]。
1.3观察指标
        手术指标。
        术后并发症(腹部不适、盆腔粘连、切口感染、下腔静脉血栓)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SPSS 22.0,建数据库并分析,研究所涉及的计量资料借助完全随机设计的“t”展开检验并作出处理,研究所涉及的计数资料借助“x2”展开检验并作出处理,数据遵从正态分布原则,以“P<0.05”视为研究存在统计学显著。
2、结果
2.1手术指标
        经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手术耗时短,出血量少,术后指标用时较低,P<0.05。见表1。

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腹部不适1例,盆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7%,明显比26.0%的对照组低,P<0.05。见表2。

3、讨论
        子宫肌瘤是一种妇科常见、高发病,发病早期患者并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因此难以发现并确诊;随疾病进一步发展,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现阶段,在内分泌紊乱、生活作息、环境等因素的联合作用下,子宫肌瘤临床发病率居高不下,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直接影响[3]。良性子宫肌瘤若没有在有效时间内采取干预措施,有恶变的可能,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威胁。
        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措施,传统开腹切除手术主要适用于肌瘤位置特殊、瘤体过大、数量较多的患者;但开腹手术创面较大,对肠管有干扰且患者术后机体恢复慢。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属于微创手术,切口小,因为对肠管干扰小,排气早,身体恢复快,在超声刀的辅助下,剔除肌瘤的同时可以止血,明显降低术中出血量,从而促使患者术后更好恢复[4]。
        此研究结果示:观察组手术耗时短,出血量少,术后指标用时较低,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7%,明显比26.0%的对照组低,P<0.05。证实了腹腔镜超声刀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价值。分析腹腔镜下超声刀子宫肌瘤剔除术,该术式具备以下优势:(1)腹腔镜是典型的微创技术,术中所需的创口较小,可借助相关仪器设备完成各项操作,因此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速度较快,可以很好的保障患者预后[5]。(2)腹腔镜手术操作中需要建立气腹来进行操作,因此可以很好的避免腹部脏器直接接触空气,从而减少患者术中感染风险。故,腹腔镜超声刀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沾.超声刀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6):29.
[2]张利娜.阴道超声辅助行腹腔镜剔除术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76-77.
[3]黄红红,俞勤辉.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阴道超声辅助行腹腔镜剔除术治疗疗效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2016,21(3):463-464.
[4]谷雨枫,谭细凤,王玉凤, 等.阴道超声引导腹腔镜下剔除多发性子宫肌瘤的术后效果[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0,28(7):1006-1009.
[5]王玉凤,谭细凤,章艳燕, 等.动态超声监测在多发性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30(3):358-3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