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莉
四川宏业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电力工程提供的动力供给,电能也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着重要影响。尤其随着社会的发展速度的加快,无论是在日常生活需求上还是产业发展中都离不开电能发挥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备受关注,本文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及存在问题进行简单阐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不断促进我国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精细化
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的增多,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是目前我国电力工程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项目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施工质量管控欠佳、施工进度拖延、安全文明管理不到位等,不利于电力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精细化管理策略在电力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关措施,以促进电力工程的良性发展。
1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从现实情况来看,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存在的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存在着严重的管理制度漏洞。这些漏洞体现在项目过程中部门分工模糊,责任落实不到位等,这些问题让精细化的管理根本不可能进行,也无法保证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及工程质量经得起检验。管理制度的不到位使得工程处于一个混乱的管理之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不仅仅是管理问题,很大可能也是工程的质量问题。
1.2施工质量管控水平不足
质量因素直接决定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体水平,并且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电力工程实施的有效性和稳定性。目前我国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在项目工程建设初期,因未及时同步设置监控系统与报警系统,导致后续出现安全事故隐患时无法得到有效处理,对项目工程质量及工程整体效果造成不良影响。除此之外,很多工程管理人员及工程建设人员工作态度浮躁,操作流程存在不规范行为,导致工程进度拖延。工程建设方为赶工程进度而忽视工程质量,导致工程质量无法达标,浪费大量的资源和成本,甚至影响项目资金的正常运转,严重阻碍了项目运行。
2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策略
2.1严格的落实监管工作
设计完成之后,最重要的是将整个设计付诸于实践施工中。施工阶段做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需要在各个层面都做到严格把控,避免在工程完成后投入使用时出现问题,造成不可逆性的人员损伤或使用障碍。(1)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施工的质量进行监管,具体的管理权力下放到管理人员手中。因此在管理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根据规章制度办事,每项工作需要有严格区域划分,避免工作盲目、错乱。除此之外,由于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工作要求,需要对任务进行精准划分,并分配给指定的管理人员,每天任务完成之后,管理人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交流,并及时地填写现场记录。如果发现施工过程中有材料或仪器发生问题,要及时地上报给上级组织,直到问题被解决。(2)工程完成之后,最后一个步骤是对工程完成的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工程一旦投入使用之后,施工单位可定期调派工作人员,对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与跟踪。并不断地与使用方和用户进行交流,解决相关方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积累相应的经验,有利于后期在其他工程设计、施工时,对设计、施工方案进行完善。
2.2完善电力工程管理制度
在所有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加之工程项目在实际建设中所涉及的知识范围较广,故为确保整个工程施工质量,企业必须严格监管施工过程,强化对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要求各施工人员严格参照对应施工要求来进行监管施工,同时确保每个施工环节都有对应的管理制度,从而为企业搭建一个完整的管理机构,确保工程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1]。如企业管理者需具体结合各电力工作基本特点与管理工作中的基本要求,来构建对应管理章程,从而实现工程管理结构的整体化,进而确保故障后相关人员能及时就故障情况展开针对性处理;同时,企业还需逐步落实各项责任制度,因为在整个电力工程管理工作中,各部门均有着各自工作的内容与责任,对此要想有效提升工程管理质量,企业必须进一步细化这些内容与责任,让每个管理者都能清楚认识到自身的工作职责,从而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3建立优秀的组织团队
有效的管理模式,需要人才支撑,要建立相应的管理队伍。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电力工程管理的需求,甚至会降低人才利用率。开展电力工程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加强团队合作,积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掘管理人员的潜能,使其有能力为工程管理奉献自己的力量,进一步防止产生冗员现象。电力工程管理通过对人力资源科学分配,促使管理效率提升。另外,电力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人员基本技能欠缺和对管理观念认识不足的问题,导致管理人员工作动力不足,工作中经常产生问题,从而影响电力工程管理工作,应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组建优秀的团队,培养训练有素、能力突出、反应迅速的优秀团队,从而达到优化组织结构的目的。人才是创新的关键,鼓励人才创新,营造创新型工作氛围,有利于从根本上达到管理模式创新的目的,进一步提升电力工程管理效果。
2.4提高管理人员各项知识水平
无论是制度的制定,还是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管理主体都是相关的管理人员,精细化管理要求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能力高低决定着精细化管理的实际效果。所以在实际过程中进行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之前需要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同时还需要对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需要加强培训,制定相应的管理要求约束管理人员某些不正确行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所涉及到的专业技能知识比较多,随着时代的发展某些技能也在随之改变,要求管理人员要针对电力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进行督促更新,以此让工程更加顺利地进行和管理。
2.5精细规划安全管理
电力工程项目具有资金密集、物品供应类型较多、设施成本较大、工程技术较复杂等特点,施工企业需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保证其顺利展开。同时应深化安全委员会职责,弥补工作的不足。此外,还应提高电力建设工程项目危险源辨识能力,实施风险控制,例如高大支模架、射线探伤、大吨位吊装等隐患较大的危险源。识别危险源应与工程具体情况相结合,全面强化、细化,危险源全面动态识别,做好危险源控制,做到“安全无伤害”。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学习,合理分配施工人员工作,科学安排施工顺序,监督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发现安全隐患立即制止,并向上级领导汇报。例如,建立施工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制度,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监督测试,对未通过考试的人员暂停其施工;建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定期记录、维修和检查电力工程项目涉及的设备材料、施工机械和施工场地,对不符合安全规范的设备或材料进行详细记录并督促整改。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与应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具体的工作实践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管理方法,在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影响下,树立先进的管理思想,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同时,要不断对电力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思想,因地制宜地对电力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与应用,从而促进电力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涛.基于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分析[J].华东科技(综合),2019(7):267.
[2]王坤.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1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