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及防范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12期   作者:何磊
[导读] 电力调度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
        何磊
        玉溪供电局 云南省玉溪市  653100
        摘要:电力调度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核心,其工作的安全稳定关系到整个电网系统的有序运行,减少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满足现代人的用电需求,提高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促进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及防范对策,这篇文章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希望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及防范对策的研究。
        关键词: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及防范策略
1 前言
        社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各行业的持续发展,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当前电力行业的整体运行水平,确保企业电网的正常运行,为各行各业提供稳定的、源源不断的电能保障。此时,需要关注社会发展环境下的电力企业,深入分析电力企业整体运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需要考虑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接下来就需要根据当前电力企业的发展情况和整体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保证电网运行中电力调度的准确性。
2 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电力调度正常的运行操作是保证基层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一种有效手段,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对电力供应的配置进行优化完善,提高利用率,在不造成电能浪费的同时保证用户的用电量;②通过数据监测对电力调度运行操作进行预判,及时完善更改方案,保证电力供应工作正常运行;③对于可能面临的风险问题,能提前规划相应的解决方案。在问题来临时迅速向指挥中心反馈信息并加以解决,确保电力供应工作及时走上正轨。综上,县级供电企业必须要做好电力调度运行操作工作,这也是电力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3 电力调度运行中存在的风险
3.1系统运行风险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在社会的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促使电力系统的运营模式逐渐向智能化方向转变。在此基础上,应强化电力系统的运营管理力度,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但是,伴随电网系统智能自动化的发展,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管理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逐渐增加,且难度逐渐增大,导致电力调度系统出现了诸多风险因素。一般来说,系统运行中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施工过程中因设计不当导致的系统风险。因为设计的不完善,组网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警报信息,进而误导负责指挥组网运转的相关工作人员。第二,因为设备作业环境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外界环境能够影响组网运转,进而造成风险。比如,电力系统处于停电状态下的临时电源 UPS,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和维护,UPS 将干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3.2管理风险
        电力调度的管理风险是说对于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做的不到位,许多的工作人员对电力调度理解不够透彻,对它的安全缺乏认识,所以调配的时候动作不规范极容易造成电力调度风险。另外,应该积极检查电力调度系统,如果不能做到这点的话,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将会大大增加,这样很容易使得电力调度系统出现程序混乱,这样就会使得电力调度系统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我们可以多做一些电力调度工作的排练,争取使得每个工作人员都可以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这样一旦出现不良状况的时候,工作人员就可以及时做出调整,因此电力调度工作中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4 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的针对性防范方法
4.1提高电网调度人员的素质
        目前在我国电网系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情况是部分电网的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够,责任意识不强。调度员在值班期间负责对所辖设备实施调度、监视、控制,是电网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指挥员,保障电网安全、优质、经济、环保运行,如果操作失误,将会可能造成大面积停电或发生重大事故。

因此供电局要加强对调度人员的培训,开设有关的专业性的课程,提高专业素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工作的责任感,提高工作人员在发在电网事故和设备故障时有快速应变能力,使调度人员更好的服务于电网工作。
4.2加强设备运维管理
         在设备运维管理方面,应推行精细化管理,建立系统化管理流程,实现对设备质量及运行状态的有效掌控。应对电力调度运行中的设备运维管理工作流程进行延伸,从设备采购环节开始,就落实设备管理要求。市场上的同类电力设备型号众多,功能性能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应将设备购置标准精确到型号、规格、功率、性能等各项指标,选择优质设备,避免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故障问题。另一方面应通过加强设备运行监管,利用先进的传感器、物联网和通信技术手段,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运行状况,安排检修和保养工作,恢复设备正常运行。此外,还要做好设备运维管理记录,确保管理流程的可追溯性。
4.3建立规章制度规避风险
        完善和健全有关的行为规章制度,把一切经常性违章行为扼杀在萌芽中。但是在技术措施层面上,就要严格执行“实、严、细”的要求,并严格遵守“三票两制”的制度。对待调度指令,就要坚持隔班预告、隔班复审、预发制以及复诵制等。还要对操作票和调度命令票做出认真而严格的考核,与此同时还要进行严格审核。而且要强化电力调度的分析与预控、危险点辨识的工作,尽量保证各项工程都有危险点的分析,并采取行之有效而又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以此将危险的防范工作做到实处。更重要的是应该通过创建、健全各种与科学有关的、合理的规章制度来划分安全责任,从而达到到事事有章可循的目标,让“制度也就是高压线”的观念印入脑海。最后就是要明确划分电力调度工作职员各自的职责,消除形式主义的不良作风,对在新的模式下出现的所有管理缺陷做出封堵,从而将以前的人为控制转变为制度控制,以此来消除那些用科学技术来替代现场管理的错误观念。
4.4改善电力调度运行的管理制度
        电力调度系统的良性运行离不开先进的管理制度。相对于系统问题来说,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可控性空间更大,从而促使不断改进和完善电力调度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首先,应该根据电力调度工作的不同环节实行宏观管理和分节点管理并行的管理方式。宏观管理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对于上级指令拥有绝对的执行力,而节点式管理有利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次,完善并改进电力调度运行工作考核制度,严明电力调度的纪律,并且出台相应的奖惩措施,以绩效的形式与工作人员的工资直接挂钩,激发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
4.5合理处理故障技术
        对于电力调度运行工作的开展而言,问题和故障的发生是具有一定的相对频率的。因此,技术人员和具体负责维修保养的人员,应当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掌握相应故障的科学处理方案,以确保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完成对故障的处理,从而快速排除因为故障本身的原因导致的电力调度网络运行中的安全风险。
5 结束语
        总之,电力调度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其也存在许多的风险,因此需要针对这些风险进行防范,才可以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解决电力调度的风险问题首先要发现电力调度运行中常见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措施,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预防措施主要从企业管理来入手,电力企业要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才可以保障电力调度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李建军.电力调度运行操作面临的安全风险问题及防范措施[J].电工技术,2019(02):59-60+65.
[2]李之奇.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及防范策略[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12):279-280.
[3]李建军.电力调度运行操作面临的安全风险问题及防范措施[J].电工技术,2019(02):59-60+65.
[4]汤伟,杨铖.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力调度系统设计与实现[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9(05):55-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