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志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临颍县供电公司 河南漯河 462600
摘要:电力维护人员操作不当是电力运行阶段中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电力使用的稳定性构成极大的风险。所以说,在具体工作中,有必要重视防操作不当措施,以提高电气安全程度以及稳定程度。
关键词:电力;变电检修;人员防误操作
当下,电力从业者经常在现场使用解锁系统来进行变速器开关和刀开关的维护工作,并且在此期间,存在意外操作操作设备并导致意外操作事故的情况。为标准维修人员的设备操作,现场对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操作过程都应有详细的了解。使用计算机就能操作作业设备,而若是操作不正确或间隔不正确,计算机密钥将锁定该操作,并在错误时语音提示“错误”,和非法操作类型,当下非法操作设备号和对的设备号中会给予提示。本次则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为变电站检修人员的标准化操作提供了参考与指导,这是落实检修模式下设备标准化操作的成熟操作模式。
1变电站微机防误闭锁装置的作用与运用
目前,考虑到高压电气设备的故障,在高压变电站中安装了故障预防锁定装置。防篡改锁定装置有五种类型(以下称为“五个预防措施”):(1)避免断路器在运行阶段中被意外拉动;(2) 避免隔离开关被负载拉动;(3) 避免接地线被卡住或闭合(接地刀开关);(4)避免让接地线(接地刀开关)闭合断路器(断路器)。(5)避免意外进入活动隔间。
2电力变电站检修人员误操作影响因素
2.1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有关人员在进行工作期间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总体工作中占有主要地位,并直接影响着电力的安全程度性和稳定性。维护人员进行变电站维护工作的正确性取决于他们对相关知识的熟悉程度,当前,许多维护人员的职责不足以完成实际工作,并且在出现问题时无法响应,突发问题未采用正确的方案进行解决。此外,在实际进行工作期间,一些维护人员没有遵守工作过程中的有关规定,因此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甚至会对用电的正常使用产生极大影响,这种情况完全表明产品质量不足。
2.2信息传递以及设备标识不够清晰
在实际进行工作过程中,维护人员经常使用某些设备,但由于长期使用,许多电气设备已经老化,设备的信号可能会模糊,这会对操作员造成一些不利影响,并且无法准确划分所需的设备。在实进行际操作期间,经常使用类似的设备,这在变电站的维护工作中会构成重大的安全隐患,从而无法达到维护目的,从而会造成严重的操作错误出现,从而会影响到用电安全程度和稳定性。。
2.3企业相关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足
在维护人员实际进行工作期间,部分电力公司不能很好地管理这项工作,也没有形成防止误操作的良好工作环境。并且,由于不良的企业管理系统和不良的系统制度,一些维护人员并未充分意识到在实际工作中处理不当的严重后果。长久以来,维护人员不完善的工作已经影响了实际的操作过程,对动力操作系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另外,对于公司维修人员的管理系统不完善,维修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自我责任意识不清,很难改变其工作习惯。在实际进行工作期间,仍然按照自己错误的方式进行工作,从而造成了安全隐患的出现。一些电力公司缺乏对维护人员的评估,并且没有积极实施责任制,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有待提高,在实际进行维护工作期间,很可能会发生操作错误,并且无法有效地确保用电的安全程度。发生用电安全事故时,有关人员并未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了解,忽视了事故原因,因此忽略了维护工作中的安全措施,对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
3 电力变电站检修人员防误操作控制措施
3.1落实检修人员安全责任制度
电力公司需要依照具体发展情况来修改和完善维修人员的有关管理规定,特别是安全责任对顶,公司有关的部门更应积极的执行,在工作过程中应积极树立安全意识,摒弃自己的不良习惯,并根据有关规定来操作,以保证操作的正确以及有效的减少错误率。并且,为了有效地实施安全责任制和保护电力系统,企业应确保安全责任制是全面、整体和综合的,并包括各种责任、安全生产义务和权限。还应确保操作的稳定和安全。
3.2提升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
公司必须定期向维护人员提供维护培训,以便他们可以在电网维护过程中发挥其全部技术能力,并根据有关例程落实维护任务。此外,企业不光应加强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还应有效的提升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维护维修人员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以及安全意识,还需要强化集中精力的认识。在具体的维护工作阶段中,应有良好的维护操作习惯。在增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阶段中,公司应注意选择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法,这可使维护人员可以在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提高其整体素质水平,从而科学并有效地使用它们,以符合社会上的用电要求。
3.3完善检修人员防误操作系统
为了更好的保证电力系统使用的稳定程度与安全程度,电力公司有关部门必须采取加强措施,防止维修人员误操作。此阶段中还要求实用程序“高效、经济、简单、可实施”。并基于维护人员“防错”操作系统的原理。并且,企业应该依照网络信息时代的进步特性进行修改和健全,落实变电站能耗的智能化和自动化。针对变电站中的高压电气设备,维护人员在维护工作中必须遵守以下“五个预防”原则。
(1)通电时应防止意外进入间隔区域。(2)避免切断开关接地/闭合。(3)关注开关的通电和接地。(4)关注负载开关和开关的绝缘。(5)应加强交换机误接和防止误接的措施。另外,在具体工作阶段中,维护人员会经常需要更换电气设备或增加变电站,在这种情况下,维护人员必须检查异常预防装置和电气设备,以保证它们能够正常工作。还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来有效的实施设计工作。
3.4强化监管机制
我国大多数电力公司都可以起到监控机制的作用,通过计算机监控方法对维修人员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以保证工作质量以及效率。
4检修模式防误操作方法探讨
依照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禁止全部操作人员以及维修人员未经许可使用解锁钥匙(工具)。” 维护人员锁定释放操作严重的违反法规要求。但是,若是允许运维人员在维护工作中进行检修操作,又将会影响工作效率。所以这就需要就地联系操作维护人员,以根据防错锁来了解维护人员的工作方式。如果在计算机密钥中输入了所有维护设备信息,则维护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密钥来操作任何维护设备,而防止微型计算机的五种操作模式就被称为维护操作模式。
5结论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气安全工作规则的要求,“禁止全部操作人员以及维修人员未经领导允许使用解锁钥匙等(工具)。”维修人员自行进行上锁和释放操作是严重的违反法规要求。但是,如果允许运维人员在进行维护期间独立进行操作,则会对工作效率产生极大影响。为了通过现场的防错锁对维护人员的工作方式进行详细的了解,有必要现场与运营维护人员进行有效的联系,如果在计算机密钥中输入了所有维护设备信息,则维护人员可以使用计算机密钥来对任何维护设备进行相关操作,干扰微型计算机的五个操作模式称为维护操作模式。
参考文献:
[1]张俊杰.周健.蔡俊杰.变电运行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浅析[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2]郑海平.张玥.张银花.探析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6:141-142.
[3]彭峰.柳强.当前电力企业进行变电检修的管理方式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1):138-139.
[4]王志亮.范增光,唐学东,胡可新.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7,04:226-227.
[5]张南辉,张雪萍,杨彦鑫,邹欢,李裕.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分析与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3,30(04):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