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娜
湖北地矿建设勘察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50
摘要:近些年,我国的建筑行业的规模和种类不断增加。现如今,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规模正在不断扩大,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水利工程施工往往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前要做好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然后以该评估结果为依据来制定施工设计方案,全面地保护施工场地周边环境,同时有效地推动社会发展。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政经、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项社会基础设施的完善,人们有能力去建造更大、更多的建筑物以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但是随着工程的扩大,人们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给所处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若是能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发现并制定危险系数的报告,人们就能有效地作出预防和避免,减少灾害带来的不良影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运而生,通过对灾害带来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做出评估,来使建筑工程等行业免受地质灾害的影响,确保更好地建筑与发展,为施工安全作出了保障。
1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重要性
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什么那么重要呢?其原因很简单,大部分工程建设涉及的领域都比较广泛,某个细节的不慎都有可能会导致满盘皆输的局面,而且工程建设中若遇到较为复杂的地质结构,就会使勘测工作的困难程度升高,其危险系数也会随之增高。为了避免这些,我们就需要做好水工环地址灾害危险性的评估工作,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做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希望可以保证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并且希望可以提高地质开发的效率和质量。因为其极具基础性,所以在工程建设的使用上可以缓解一些缺水地区农业和工业上的压力,第一,有效解决了因供水不足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第二,可以将水源送到一些缺水的地区;第三,还可以预防洪水灾害;第四,或许可以促进地方与地方的交流,促进两地的共同发展。我们再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打好基础,做好测评工作,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地质灾害进行勘测与评估,不仅可以顺利发展工程建设,还可以响应国家号召,使工程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水工环地质灾害的表现及其特征
2.1地震灾害
我国的版图广阔,地形因素也非常特殊,有很多部分是地震高发的地带。最近几年,我国有一些地震灾害出现,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不利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一般情况下,地壳会不断运动,进而引发地震,它的发生显现出破坏性大、突然性的特点。当前一些检测技术能够预测到地震的发生,可是预测的准确性还需要提升,不是全部地震都能预测出来。并且地震预测也只是能提前一点时间,时间毕竟有限,不够让全员进行撤离。
2.2泥石流、山体滑坡
地质塌陷灾害总是会随着地震灾害而到来,与此同时,因为全球变暖、降雨减少的原因,人们为了使生活环境的湿度与人体更加适应,使用人工降雨等措施,由于长期的人工降雨导致土质疏松,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泥石流的产生和破坏力度。植被过度开垦导致的水土流失也成为山体滑坡的重要影响因素,地质离开植被的保护,很容易受到雨水冲刷的影响,而过度开采也是人类为了满足经济需求所采取的破坏生态结构的人为行动。适合人类生存的生态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而生态的破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长期毫无节制的人类活动中,地球疲态尽显也是人之常情。地质灾害的频发是生态做出的最后抵抗,在深受地质灾害影响的今天,人们除了预防,更多的应是反思地质灾害的发生,到底是不是人类自己一手促成的。
3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优化措施
3.1加强施工现场勘查
为了全面开展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人们要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勘查,积极应用科学、系统的分析方法,确定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影响因素。同时,为了确保施工现场勘查结果的准确性,人们要全面了解施工设计方案,强化施工材料管理,正确处理施工材料与施工技术的关系,确保水利工程施工高效地进行,同时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达到相关要求。例如,山区施工初期要采集当地地貌信息,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设计方案,确保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有效地开展。
3.2严格把控策划方案的周密性
地形地貌也是影响水工换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地区地形地貌各不相同。如果是因为勘测人员自身专业能力的问题,相关地形地貌专业知识不广泛,实际勘探过程中也会造成各种问题,最终影响实际勘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更好地解决水工环地质环境勘测方面的问题,需建立健全地质环境勘测机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水工环地质环境全面勘测,制定周密预防方案,如果发生工程事故,有效预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确保工程建设如期完成。技术人员在地址勘察中,基于现有施工技术与设备进行预算,所制定策划方案的内容不要局限于施工现场,还要设计现场周围的环境,进一步完善施工政策,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3.3对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评估方法的改进
还有什么可以改善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的评估方法呢?除了对施工现场的勘察外,技术人员的勘测技术和专业水平也必须有保障。因为现在工程建设使用的非常广泛而且很频繁,所以地质灾害的评估质量也应该更加的专业,这时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跨领域的评估体系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通过高科技手段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提高了勘测质量,不但节省了勘测时间,而且还提高了准确性和科学性。
3.4加强对周边水文环境的勘测
由于我国的水利工程监测的技术局限,所以对于周边水文环境的勘测技术上不免有些落后。但是周边水文勘测对于施工的重要影响不言而喻,所以尽管水文勘测技术存在短缺,但是在施工前技术人员还是要注意周边水文的勘测。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全球交流的加深,对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水文勘测技术已经十分容易,与此同时,国内地质灾害评估人员在良好的环境下,也应抓住机会和条件,逐步研发出属于中国的水文灾害评估设施。
3.5引入科技技术,提升地质灾害防控能力
地质灾害的防控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对于其发育特征和形成机制的认识同样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各地区需要在监测预警、地质灾害调查评估、综合治理等方面运用先进技术建立综合化的防治体系。比如,可以利用三维激光扫描和无人机影像处理技术快速获取危岩体点云数据,利用通用辅助软件即可获得需要的地质信息;在识别地质灾害隐患中,可以借助时序INSAR等技术提高识别水平;而利用“空天地”这种一体化技术,可以建立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以更好地监测地质灾害,尽早做出应对。
结语
工程项目与水工环地质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缺乏前期的系统评估工作必将带来后期工程进行中的不可预估的风险灾害,更加会危及工程本身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在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整个周期,都要加强对水工环地质情况的掌握,借此减少及杜绝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工程项目前期有无预防性措施将会对后期的工程分项降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杰.关于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研究[J].西部资源,2019,(4):132-133.
[2]陈诗礼.土石滑坡的形成机理及预测探讨[J].勘察科学技术,1989,(2):27-30.
[3]陈 帆,刘 立,陆海空,等.岩质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