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绍焱
国网哈密供电公司 新疆哈密市 839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智能变电站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而智能变电站的运维常见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措施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这就更需要相关的运维人员高度重视运维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提高实际运维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我国智能变电站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智能变电站的发展现状及主要技术特点入手,就智能变电站运维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措施
引言
我国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在社会现代化程度逐渐加深的推动下,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不可限量的发展前景。因此,智能变电站技术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储备,保证自身有能力解决智能变电站运维及操作相关问题,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为我国智能变电站运维及操作水平的提升和智能变电站的整体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1智能变电站的发展现状及主要技术特点
现代意义上的智能变电站,相对于传统变电站来说,智能设备更具科学合理性。现代智能变电站,依托网络系统,应用智能化信息共享设备,主要特征是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一次设备主要采用的就是智能化设备,比如电子互感器、智能断路器或智能传感器等都是现代科技条件下最新进的智能设备,通过应用这些智能设备,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二次设备主要采用的是网络化操作,利用网络进行数据的传输与交换,相对于传统变电站,可以更好地进行电网数据的传输与共享。
1.1精简二次回路,使用网络结构实现数据共享
智能变电站一般采用三层两网的网络结构,在此过程中,间隔层的设备和间隔层与过程层设备之间往往需要SV(采样测量值)网络与GOOSE(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网络进行连接,而间隔层和站控层之间往往是通过MMS(制造报文规范)网络进行连接的。除此之外,可以利用MMS 网络进行继电保护,通过对软压板的投入、退出以及相关定值区的切换进行相应的操作。与常规的继电保护相比,智能变电站的保护系统往往需要取消硬接点的警告信息,然后通过报文的形式进行警告信息的传输。
1.2倒闸操作方式与习惯的改变
简单来说,与传统的倒闸操作相比,智能变电站的相关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操作对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且实际的监控画面成为了实际的操作场地,软压板操作也成为了保护装置的主要压板操作。除此之外,当进行顺控操作的应用之后,极大减小了智能变电站运维工作人员的工作失误概率,进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的要点
2.1注重运维模式的构建
在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维护时,要想有效提高具体的运维质量和效果,必须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第一,优化原有的人员值班模式。结合智能变电站运维实际情况,对值班人员的工作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安排好节假日期间人员值班情况,保证智能变电站的运维工作在夜间和节假日也能得到有效的管理。第二,细化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智能变电站运维团队要针对具体工序需求对智能变电站运维工作展开细化处理。比如,详细记录每一次智能变电站运维工作的开展时间、维护人员、设备名称、存在的问题、是否解决、解决时间、下次维护时间等,不仅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还要保证制定的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使智能变电站运维工作的开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
2.2完善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功能
要促进智能变电站未来更好的建设与运维,还需要对其监控系统进行不断的完善。
如果智能变电站的监控系统不能对所有的环节进行全面且清晰的监控,那么就无法及时发现相应的问题。因此,只有完善相应的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才能够对各种存在的隐患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进而保障智能变电站的稳定运行。
2.3运维故障的控制
在智能变电站运维过程中,要加大对隔离开关的管理力度,隔离开关的作用是保证高压电能够被有效隔开,是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设备元件之一。因此,为了有效减少隔离开关发生安全故障的次数,在进行隔离开关生产的过程中,要按标准流程严格执行,仔细检查隔离开关中的铝铜材质是否接触良好。与此同时,在智能变电站正常运行过程中,断路器发生故障的情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基本上都是误动和拒动导致的。因此,针对智能变电站断路器具有的故障,运维工作人员必须结合设备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断路器。其中冲击电压不动作性电路器和延迟性断路器由于具有较多的优势,是智能变电站电力设备中断路器的最佳选择目标。
2.4加强运维管理理论研究、技术检测的手段
在智能变电站建设前期要对建设阶段进行充分的考察,并且考虑到日后系统运行可能遇到的问题。所以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智能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及时地发现系统中的不足之处和可能出现的运行问题,及时地解决以免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状况。而对设备的分析和研究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士,需要加大智能变电站系统运行的成本投入。所以运维管理的资金投入要纳入统筹,并且设立专项研究资金,加大支出比例。有些人认为技术研究没有必要,在发生故障后只要排除故障即可,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将问题解决在初期,就能够减少设备的损耗,检修的工作量,甚至减少由于系统停止运行造成的严重损失。所以各职能部门在运维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大理论研究和检测技术的创新投入,提高智能变电站的稳定性。
3智能变电站的操作
3.1操作原理
根据对智能变电站展开的大量实际调查研究能够知道,加大对智能变电站操作原理的深入分析和详细研究,能够使智能变电站相关工作顺利开展,对智能变电站整体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在智能变电站众多操作环节中,道闸操作具有的作用非常重要,与智能变电站中的遥控操作、顺序操作等环节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与此同时,在智能变电站操作中,使用的大量设备都具有比较高的技术性,要求相关使用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因此,智能变电站操作人员必须明确了解和掌握各种电力设备的操作原理、注意事项等内容。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对电力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3.2智能变电站“两票”原理
根据对智能变电站操作展开的大量实际调查研究能够发现,智能变电站与传统的变电站一样,在道闸操作过程中,票据的编制和填写过程经常出现不规范、不详细、不正确、不及时的全年概况,对智能变电站线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变电站操作工程中,工作票据、操作票据的管理工作一直是重点,特别是对于智能变电站而言,由于新增设了在线监测传感器设备、网络交换机设备、合并单元设备、过程层设备智能终端设备,因此不仅要建立健全命名操作的台账结合编号操作的台账,还要对各种参数进行备份设置。
结束语
我国智能变电站发展的时间比较短,还处于成长阶段,故我国智能变电站运维及操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因此,对智能变电站运维及操作展开深入的研究,对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采取有效的方式逐一解决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为我国智能变电站优化完善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也为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巨大的助力,是目前提升我国智能变电站整体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邱锋.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J].科技风,2019(15):164.
[2]马凌峰,王思豪.智能变电站技术对继电保护的影响[J].南方农机,2019,50(08):174.
[3]赵青,李瑞贤,刘胜帅.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研究及应用[J].科技视界,2019(1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