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12期   作者:魏志宇
[导读] 自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如何妥善运用新能源解
        魏志宇
        国网(北京)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100070
        摘要:自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如何妥善运用新能源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并应对能源危机挑战,成为社会热议问题之一。其中,清洁能源与电力系统融合与发展,成为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压力,优化能源供给结构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探析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方略,以期为电力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
        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具有如下价值:第一,减少不可再生资源在电力系统的投入比率,解决因煤炭燃烧引起的大气污染问题;第二,在引入新能源同时改进电力系统,为新理论、新技术、新机制的引入给予支持,使电力系统管控质量得以提高。基于此,为助力电力系统发展,探析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控制与优化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关键
1.标准
        从表面上讲新能源与电力系统存在极大差异,为保障电力系统中新能源能得以控制与优化,实现为人们提供电力服务目标,需在清洁能源引入过程中总结经验并规设标准,保障电力系统中新能源控制与优化有据可依。
2.流程
        当前我国新能源应用经验相对较少,在借鉴传统能源电力系统管控经验前提下需规设新能源管控与优化流程,循序渐进、逐级深入、科学推广,确保民众电力服务需求、电力系统承载能力、新能源投入、技术性保障等条件始终同步,避免出现能源清洁、技术先进与电力系统运营能力不符消极现象,确保电力系统和谐稳定。
3.制度
        为发挥新能源供电服务优势,电力系统需规设配套控制与优化制度,如新能源设备运维制度、新能源供电绩效制度等,并将有关制度与新能源控制与优化工作关联在一起,赋予电力系统秩序性、安全性、稳定性、发展性,使新能源电力系统得以与时俱进。
二、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方法
1.友好型控制优化
        相较于传统电力控制方式,新能源属于友好型能源,能提供安全稳定、低耗环保电力服务,与传统电压相比较高,在总结以往能源控制手段实施经验前提下得到全新控制及优化方法,即预测分析法,可针对电力系统功率、电压、电流、设备故障、用电高峰等方面进行预测及分析,根据预测分析结果改进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对策,为区域性潮汐能、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灵活调配、互为补充给予支持,使电力系统运营更为稳定安全。


2.双侧资源型控制优化
        当前单侧资源控制手段无法满足用户对电力资源的切实需求,加之生产生活对供电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催生双侧资源型控制优化手段,该手段具有双向随机波动分析管控优势,能从两种资源或供电、用电等两个角度出发进行分析,结合需求解决新能源整合及供电服务难题,达到控制用电成本,提高电力服务有效性,充分运用两种或以上新能源目的。
3.互补型控制优化
        虽然可再生资源绿色节能,但其稳定性相对较差,对供电服务质量容易带来负面影响,为此需运用互补型控制手段优化电力系统,根据电力系统运营现状优化控制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在控制煤炭使用量同时能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还可为新能源技术研究推广争取时间,为更多成熟的新能源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奠定基础[2]。
三、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方略
1.树立新能源广泛应用意识
        为保障新能源应用效率较高,电力系统需加强顶层设计,站在科学发展观视角剖析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短板,在深入推广新能源前提下做好设备升级、管理改进、技术创新、人员培训等各方面工作,使新能源可在电力系统中发挥作用,避免新能源应用过于盲目,保障电力系统控制到位且深入优化。
2.在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中引入先进技术手段
        在高新科技创新实践背景下新能源优化与控制需朝着智慧化方向不断发展,为此大数据、云存储、物联网、5G等技术投入率随之上涨,以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应用为例,电力系统可规设若干传感设备,经由网络将新能源应用情况实时传输至电力系统管控终端,在计算机建模处理后得出新能源配置结果,为技术人员优化与控制新能源提供参考,还可根据实时数据做好电力系统运维工作,使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得到高效利用。
3.赋予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完整性
        首先,加大新能源电力系统管控研究力度,一方面借鉴国际经验,另一方面了解本国电力系统运营对新能源的要求,旨在找准控制与优化立足点,助推新能源电力系统与国际接轨;其次,以行业、区域、电力服务对象为导向控制与优化新能源电力系统,规设若干系统分支,保障新能源可应用到不同的电力系统内;最后,兴建新能源、传统能源联动供电服务管控体系,为电力系统过度成为新能源型系统给予支持,避免电力系统发展脱离实际,有效优化控制电力资源[2]。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能源电力系统是我国电力服务产业发展主要方向,为此我国需紧抓标准、流程、制度关键,运用友好型控制优化、双侧资源型控制优化、互补型控制优化等方法,树立新能源广泛应用意识,在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中引入先进技术手段,赋予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完整性,使新能源电力系统得以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朱蕾,王来宁,梁鹏飞.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28):3282.
[2]刘吉臻,王玮,胡阳,等.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6(12):1555-15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