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14期   作者: 王清华
[导读] 电力工程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清华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胶州市供电公司  山东青岛  266300
          摘要:电力工程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消费者提供电力资源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我国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管理对策的描写,对保障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更好的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方面进行简要的说明,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
          关键词:电力工程; 施工风险;管理对策
          电能是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与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的发展关系非常密切,电力行业的发展以及供电的持续可靠性关系到国计民生。近些年,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日渐加快,自动化程度的逐渐增加,电能的需求日益增大。如何确保国民的用电安全,这就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电力系统是最庞大、最复杂的人工系统之一,一旦电力施工项目安全质量出现问题,将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国民用电安全离不开电力施工项目的风险控制。目前国内的相关管理手段也较为落后,项目管理者风险意识淡薄,有必要加强对电力施工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
1.风险管理的内容
1.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开展风险管理后续工作的前提。风险识别就是风险管理者采用各种风险识别方法,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判断和整理的过程。风险识别是逐步分解、逐步细化的系统过程。
          在风险识别阶段,工程管理人员要从工程的各个方面识别风险,既可以从工程全局和工程各环节识别风险,也可以工程各部门和各分工程的角度考虑,力争做到综合分析、全面识别。但风险的性质和状态各不相同,而识别风险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工程管理人员应当合理分配各种资源,重点识别对工程影响大的风险,主次有别,保证效率。此外,风险识别还可以通过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经验和相似工程的历史数据分析得到。
1.2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就是管理者运用定性、定量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工程风险,以风险对工程目标的影响大小为依据,划分风险等级并排序,从而找出关键风险,制定初步的应对方法,为接下来的风险管理活动提供依据。通过风险评价,管理者对之前识别出的风险有了更精准的估计,对风险事件的内在联系与转化条件也有更清醒的认识。
          不同风险承担主体的评价准则不尽相同,但评价准则一定与工程目标相关。通常将工程风险评价准则划分为两个层次:计划风险水平是根据以往经验或前期估计得到的,一般是可以达到的;可接受风险水平是风险承担主体能够接受的风险水平,可以通过采取应对措施实现。
1.3风险控制
          风险管理的第三步是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管理者根据工程风险的性质、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消灭风险或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减轻风险发生造成的损失。
2.电力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2.1自然环境对电力工程的影响
          电力施工是施工建设中对环境要求比较高的项目,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若出现雷雨、大风等天气现象,轻则造成项目暂停,重则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2.2质量问题对电力工程的影响
          电力工程是一项沿用时间较长的公共性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任何材料设备出现质量问题都可能会导致电力事故的发生,比如某电厂在进行扩建的过程中,由于建设质量问题导致施工平台倒塌,造成现场 73 人死亡,2 人受伤的重大安全事故。以及,某工程队在进行起重作业时,支撑吊走绳用的小定滑轮绑线突然绷断,造成两人死亡的事故,都严重降低了电力工程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2.3人员操作对电力工程的影响
          由于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较多应用于高温高压环境下的精密设备,施工难度大,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种风险,相关工作人员稍有疏忽就可能出现问题。
3.加强电力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的对策
3.1管理风险管控
3.1.1建立规程制度
          施工风险管控应规范流程、完善制度,包括安全例会制度、现场勘查制度、风险评估制度、作业票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定期召开安全例会,能够及时分析、解决风险管控中的重大问题。组织现场勘查,有助于提前发现风险因素。开展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便于采取有针对性的预控措施。办理施工作业票,推动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到位。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形成闭环。
3.1.2明确责任分工
          通过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明晰的岗位分化、规范化的员工管理,建立分层分级的责任分工体系,让各级人员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承担的任务、担当的责任,可有效地防止出现管理混乱、工作推脱、责任推卸等现象,促使各级人员尽责尽职,确保风险管控高效顺畅。
3.1.3加强电力工程管理
          电力工程管理是保障电力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需要综合考量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强化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
3.1.4完善监督管理体制
          在进行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组织完善的监督体系,明确检察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科学的工作监管标准流程,加强检查人员与施工人员间的交流沟通,面对可能出现问题的部分及时进行反馈处理,保证全责对等,共同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
3.2施工风险管控
3.2.1现场勘查
          现场勘查作为施工风险预控的受压环节,不仅是具体实施的重要依据,还是提高人员和机械机具效率、提高材料利用率、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将直接影响后续施工的安全、质量和效率。现场勘查应由业主、施工、监理等所有相关人员共同参与,严格过程资料管理,采用文字、图片或影像等结合的方式,记录各项风险因素。
3.2.2加强员工安全意识
          为避免因员工自身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需要在施工前对管理人员与监督人员进行相应的岗前培训,在保证其掌握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牢记质量安全的重要性,确保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能够出色的完成自身的任务。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定期举行类似于安全主题演讲、安全教育培训和专题讲座,在此过程中对曾经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讲解,加强建设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保障项目的良好运转。
3.2.3预警启动
          风险预警的目的是将施工安全事故的预防关口前移,把事故的管理方式从以应急为主的静态安全管控转变为以事前风险监控、预防为主的动态安全管控。
风险预警实施过程是基于风险评价结果,对超过预警值的风险因素进行预报和预控,按照风险管控措施制定、预警发布、管控措施落实和预警解除的程序开展预警管控工作。
3.2.4过程控制
          施工风险过程控制是风险管控的实施环节和最终落脚点,应以风险管控措施为主线,以过程管理为重心,以制定措施、落实措施、监督检查和反馈处理的步骤展开,形成闭环管理。
(1)制定措施是风险过程控制的首要环节,针对施工过程的各种安全风险,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提出准确、完整、无遗漏的针对措施。(2)落实措施包含交底和实施两个环节,交底应重点强化风险点告知和应急处置方式,确保全体作业人员心里有数;实施应重点关注风险控制方法的执行过程,严格按照施工流程逐项确认,并做好记录。(3)施工风险过程控制中,有关各方应严格履职,监督检查风险控制措施落实的效果,及时发现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4)反馈处理是风险控制工作提高的过程,包含标准化和整改两个环节,有助于树立工作标准,形成闭环管理。
4.结语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施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若不能控制电力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就会为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甚至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监管,普及安全知识,尽可能改进工程管理办法,保证电力工程的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 夏磊.风险管理体系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4):52-54.
[2] 周航 . 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析与对策 [J]. 建材与装饰 ,2018(38):252.
[3]黄一晶.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管理[J].科技资讯 ,2015(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