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维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14期   作者: 刘志远
[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网管理难度日益增大

          刘志远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南宫市供电分公司 河北 邢台 05575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网管理难度日益增大,做好调度自动化系统运维将为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提供更加夯实的基础,充分发挥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作用,不断提高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性能和运维水平,为地区电网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维
1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分析
          1.1概念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电力企业中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与监控的系统,通过对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与整理,进而为电力企业决策提供科学的信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还可以向其他与电力有关的部门提供相关的数据信息。因此,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合理应用是满足国家电网需求以及保障电力系统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在该系统中,位于变电站内部的远程终端系统对运行过程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并上传至后台终端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与整理,从而获取电力运行有关的信息。
          1.2功能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作为主要支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其功能也越发完善,主要功能有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分析功能、安全事故预防功能、电力调度功能等,现主要介绍其应用范围最广的几种功能:其一,电力监控功能。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通过电力监控能够为电力的管理与监控提供准确度更高的数据信息,保障系统运行的合理性。电力监控功能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电力运行系统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并上传至各级电力调度部门,如此一来,部门技术人员能够在运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及时传达给相关管理人员,加强管理。二是对电力设施进行有效的减速与防控,确保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平稳运行。其二,电力调度功能。为了满足社会民众以及工厂的用电需求,保障电力运行的平稳性与可靠性,提升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其三,监控自动发电功能。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闭环控制,能够对电力进行合理的调度和分配,加强对各变电站的监督与管理。
2电力调度运行中常见的故障
          2.1前置机故障
          前置机是组成电力调度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前置机主要由三个模块组成,即电源、监控、通讯,其常见的故障有电源和通讯单元指示灯异常以及数据交换异常。在前置机监控运行过程中,如若指示灯依照固定间隔的时间在闪烁,那就表明没有故障。如若通道板存在故障,就可在关机之后对通道板进行更换,若是没有备用的通道板,就可以将故障芯片和通道上的备用芯片进行对调,此外,在无法进行对调的情况下,可以先对切换电源进行检查,确定自动切换开关位置有无问题存在,然后对其进行调整。
          2.2数据库故障
          数据的共享及更新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在展开电力调度的处理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时间相关的数据,而数据库时常会出现一些故障,如数据库出现错误、不能如常进行定义、重复对数据库遥测数据存盘描述进行记录、频繁出现遥信信号及遥信表重复填写等故障。造成这些故障出现的原因很多,对此就需要检修人员先对开关位置及数据库极性进行检查。如若遥信正常,但遥控时间却延长,就要在通道正常的情形下对设备信号展开进一步的检查。


          2.3网络系统故障
          实时数据源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所采用的,其含有的直接原始数据量非常大,而多数企业所选用的双卡及三卡内桥式分段网络,在物理层面上的隔离较为欠缺,存在着相对严重的二次防护问题,这就极易受到黑客或者是病毒的攻击,进而就造成了电力调度数据被破坏的状况。针对这一故障,企业应增加预防措施,对外来程序拷贝要严格禁止,将软件及硬件结合起来的安全防护措施展开综合的运用,并将非法信息隔离开来。
3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维
          3.1完善冗余容错结构
          冗余容错结构的存在不仅能够及时发现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预防工作人员在网络结构中产生的矛盾,加大力度保障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平稳性。通常情况下,电力企业为了有效提升电力运行效率会在系统内部设置网络备份,并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利用备份进行替换,确保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各项功能得以正常运行。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冗余容错结构也存在较多的缺点,例如,冗余容错结构的系统存在功能重复问题,导致系统中的各项功能无法发挥其实际作用,形成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当前电力企业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冗余容错结构进行调整和创新,及时弥补冗余容错结构中存在的缺点。
          3.2加强系统的整体优化工作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完善工作应当将整体系统作为着手点,并将完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作为现阶段的最高目标,不断提升系统中的各项功能以及系统的可组性,从整体上提升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平稳性与安全性。与此同时,为了提升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还可以加强对可视技术的分析与应用。电力企业应该在电力调度中央处理单元中对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有效提升系统的可控性以及精准性。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质量,还能促进电力企业提升整体工作进度,促进电力企业经济发展。
          3.3优化电力调度系统网络通信体系
          数据信息的感知与交换是提升电力调度工作效率的重要基础,因此,电力企业在实际工作当中,为了确保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应当加强对数据信息的感知与交换技术的有效运用。与此同时,电力企业还应当根据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建立电力调度自动化的数字化平台,并对电力调度系统、通信系统以及网络系统中的数字基础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通信协议,提升电力调度对数据信息的感知能力。目前,我国多数电力企业最常用的通信平台为结构化查询语言QueryLanguage),简称SQL。SQL的合理运用就是激发数据传输以及信息加工等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有效提升数据加工效果。除此之外,SQL还具有记录功能,能够不断地为日后的查询工作提供准备的数据信息,还能为构建新系统提供参考。
          3.4加强电网运行状态监控
          要想保证电网能稳定、安全地运行,就要对电网运行中的每一环节加以更强力度的监控,特别是对受控变电站信号,对于实际运行中设备的数据也要强化监测及分析力度,并依据实际情况对出现的偏差状况展开分析和调整,以此来为电网的安全提供有效保障。除此之外,强化危险点监控力度,也能及时发现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状况,同时积极、及时组织维修人员对其展开有效的修复工作,不仅能很好地保证电网调度安全、可靠的运行,还能有效提高电网运行故障防治的水平。
结束语
          我国电网逐渐趋向于智能管理,电网调配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实施能够促进电力系统的有序发展。但是由于电网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常常会出现电网事故,因此,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应当深入分析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管理,最大限度地保障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我国电力系统在时代和科技的双重影响下其发展趋势主要为智能化和标准化,以满足各行各业日益正常的用电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帅,段鹏飞.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运维平台的设计与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2):77.
[2]李吉云.电力自动化系统中调度故障及其处理[J].通讯世界,2019,26(11):203-204.
[3]郦鑫.关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与实现技术[J].通讯世界,2019,26(11):206-207.
[4]丁鸿元.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与优化措施[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37(11):102+104.
[5]梅咏武.电力调度自动化设备的检修与管理[J].河南科技,2019(32):75-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