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飞
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 辽宁朝阳 122000
摘要:电能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在生产力不断进步的当下,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逐步上升,在此形势下,迫切需要推动发电模式的多元化,以缓解电力供需矛盾问题,与传统的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更具优势,具有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基建周期短、环境效益好等优点,
因而风力发电将成为未来电能生产的主要趋势。在采用风力发电过程中,要用到发电机,这是核心设备,为确保发电机稳定高效运行,增强整体效能,保障发电安全,应重视不断优化发电机的性能。本文结合风力发电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现状;建议
1.风力发电机类型分析
1.1恒速风力发电机
风力发电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风力作用来带动发电机工作,风机大小不同,则发电量会有所差异,风机越大,电压越稳定。该发电机对于转速有一定要求,即必须在额定转速内工作,且一般范围较窄,风力相对恒定,因此称为恒速发电机,这种发电机在发电应用过程中,对额定功率有一定下限制要求,即额定功率不能太低,以避免因旋转磁场形成,导致电网的功率相位差因素(Power Factor)偏低,影响发电设备运行安全。为了避免出现运行异常问题,可以适配并联补偿电容器组,用来补偿无功,电容器组的容量要求要根据实际而定,应遵循合理性原则。该发电机具有相对简单的结构,运行流程简单,且建设成本相对偏低,较为可靠,具有一定的利用优势。
1.2有限变速风力发电机
顾名思义,这类发电机的特征在于变速相对有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主要是通过改变电子装置转子回路的电阻大小,来改变转差率,一般转差率可以上调10%左右,调整后可以有效增强输出功率,实现有限效变速运转。就该发电机而言,其输出功率的状态会对整体应用成效产生影响,因此需注意确保输出功率处于稳定状态。该发电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异常天气的影响,因此在监测到风力情况的前提下,要提前进行防范,否则出现阵风,就会影响电网,如果风速比较高,会使得电网运行速度提升,容量也会有所提升,如果风力降低,这输出功率也会下降。合理的采用该发电机,可以减少异常天气对电网的制约,在使用过程中,要通过外电阻来保障平稳运行,然外电阻的使用也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弱化整体效能。
1.3变速风力发电机
现如今,发电机的类型多样,功能各有不同,因此在选择发电机的时候要结合实际应用需求。与前者不同的是,该类发电机可以智能化的调整速度,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电网情况来自动调整速度,提升运行效率,以避免由于电网异常运行增加安全隐患。变速发电机可以分为三类,即有刷双馈异步发电机、电励磁同步发电机、用磁同步发电机三种类型,均为变速运行。此类发电机的优势在于,性能方面与之前相比有了一定提升,降低了无功消耗,也不存在无功补偿,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然由于其中变换器不断减小,也大大降低了发电机的负重,提升了运行效率。
2.风力发电机发展现状分析
风力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在未来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与其他发电方式相比,风力资源的储量丰富、分布范围交广,不存在风能资源枯竭问题。近年来,由于风电技术日趋成熟,相应的设备也不断更新迭代,如风力发电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结合相关资料来看,目前全球的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651GW,与2001年相比增加了26倍之多,增长率达到20.12%。
现如今,风能在全球的电力僧生产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就新增装机容量来看,2019年已经达到60.4GW,是2001年的8倍之多,年均增长率为13.18%,具有较为广泛的发展前景,可以预测到未来五年全球的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355GW。
就我国的风电发展情况来看,风力发电地位显著提升,不管是装机容量,还是新增装机容量,规模显著提升,可以说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风电市场之一,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分析,到2019年截至,我国的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达到21千瓦,这其中包含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前者累计装机2.04亿千瓦,后者达到593万千瓦,占到全部发电装机的10.4%。结合近几年我国的电力能源发电量结构来看,目前风力发电依然成为继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电力来源,占全国发电量的5.54%。
3.风力发电机的发展建议
3.1组建高质量工程师团队,加强培训
要有效提升风力发电机的可靠性、安全性、高效性,应重视培养专业的工程师团队。可以定期组织培训学习活动,充实工程师的专业理论基础,使其在进行产品设计时能够从质量效益、安全效益、性能效益等角度出发,提升设计的科学性,为后期风力发电机的使用奠定基础。在设计完成后,要经过多次反复测试,以确保性能稳定,使用正常,在测试过程中可以依托于工程分析软件来进行,以及时发现产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发现问题之后要及时由工程师人员进行设计优化和调整,确保设计出高性能的风力发电机。
3.2智能化技术加持风力发电机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要推动风力发电长效发展,应重智能化技术与风力发电机的结合,提升风力发电机的运行能力和自动安全监测能力,保障使用安全。一方面,重视研发投入,设计出具备多功能的风力发电机集成体,增强发电机的智能化水平,减少人为操作或者干预,更多的依靠系统自身控制,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同时提升风力发电机的运行安全,系统自动监测和人工监测相比,前者更具优势,能够根据实际用电量需求对风力发电机的运转状态进行调整,可以做到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风力发电机的异常情况,并做出预警,保证电网正常。我国的风力发电设备多运行于自然环境艰苦、可达性不强的环境,因此更加需要实现智能运营。通过建立风电智能化运维系统,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自动分析和检测,一旦发现故障可以及时维修,不能再分配更多的值守人员,运行的可靠性大大提升。
3.3故障智能诊断和预警
就我国的风电机组利用情况来看,有大量的机组陆续过保,机组的利用率也大大降低,同时零部件的性能也出现下降趋势,由于故障问题造成的停机问题较为严重,因此需要重视引入状态诊断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实现对风电机组的自动化诊断分析,通过系统现场采集信息,可以实现对运行状态的评估,还可以评估全生命周期,综合多项检测结果统筹考虑,包括风能资源、风电规划、风电设备运行等,以实现经济性运行。此外,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要重视建立大数据中心,加强对机组监控能力的研究,并研究如何提升故障预警的及时性和精准性;我国目前的故障诊断技术还不成熟,对于风电机组的诊断分析能力较弱,因此需要重视提升对整机和零部件的运行机理和实效模式的认识,既要进行定性分析,又要做好定量分析,逐步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以实现对故障的精准判断。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社会的发展驱动了能源利用方式和模式的进步,在未来风力发电将因其清洁和可再生成为电能获取的主流。风力发电主要依靠核心设备发电机来能完成,发电机的功率会影响发电的功率,为提升发电效率和稳定性,应重视不断加强对风力发电机的技术研发,优化性能,增强稳定性,提升发电质量。信息化时代,风力发电机要取得更好的发展前景,应重视将智能化技术、自动化技术融入机组系统中,以提升发电机的工作效能,同时也便于对风力电动机的全时监测和动态分析,确保发电安全。
参考文献:
[1]程明, 张运乾, 张建忠. 风力发电机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J].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2009(03):6-13.
[2]吴洪波. 风力发电机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J]. 工程技术(引文版), 2015, 000(010):P.7-7.
3]李丛茂, 张亮. 风力发电机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28):2781.